李浩 晶晶
有個主持人說過:“玩幽默有一個妙處,那就是如果你玩不好,沒有人會笑你。”你仔細揣摩一下這句話,是不是很有趣?幽默不僅體現在語言文字上,讀來讓人會心一笑,還可以通過神情、動作表演出來,讓人捧腹大笑。究竟怎么才能讓人笑?就讓下面三位大師傳授你“笑”的秘訣吧。
馬季:抖落笑的“包袱”
喜歡聽相聲的同學一定對“包袱”這個詞不陌生,我們見不著,摸不著它,可它卻是相聲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包袱”到底是個什么東西呢?
用相聲大師馬季的一段相聲來解釋:“說這兒有一塊四四方方的包袱皮兒,你看著我把這個錄音機放在了上邊,然后我這邊一搭,那邊一搭,好,系上了。請注意,等我轉了個圈兒,再把這包袱一打開,哎?怎么不是錄音機而變成麥克風了?”
大家明白了嗎?原來“包袱”就是出其不意的笑料,大家想不到所以才會發笑。馬季的“包袱”是挖掘生活中的小事而來。芝麻大的事情都可以“做”成“包袱”,不信你看:
甲:《絲路花雨》里的英娘,那大喇叭褲腿有三尺,那也好看哪。
乙:那是在舞臺上。要是生活中也穿這身兒呢?
甲:上公共汽車麻煩了。擠上以后,人上車了,褲腿還沒進
來呢。還得請求售票員:“您等會兒關門,我先倒倒褲腿兒。”
乙:快倒吧!
甲:倒完以后也走不動。
乙:怎么?
甲:那么寬的褲腿兒,不是這兒踩著,就是那兒夾住。別人不明白還問呢:“這是誰穿降落傘上來了?”
——相聲《談美》
超鏈接:一段《談美》真不過癮,推薦你再去聽聽《宇宙牌香煙》《拔牙》《說一不二》吧!
錢鍾書:癡癡落下神來之筆
李先生臉上少了那副黑眼鏡,兩只大白眼睛像剝掉殼的煮熟雞蛋。
桌面就像《儒林外史》里范進給胡屠戶打了耳光的臉,刮得下斤把豬油。
張先生跟外國人來往慣了,說話有個特征——喜歡中國話里夾無謂的英文字。他并無中文難達的新意,需要借英文來講;所以他說話里嵌的英文字,還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因為金牙不僅裝點,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縫里嵌的肉屑,表示飯菜吃得好,此外全無用處。
每當讀到錢鍾書《圍城》中的這些文字,我們總忍不住眼睛發亮,他怎么能寫出這么妙趣橫生的句子來呢?錢鍾書的夫人楊絳說,這是因為錢鍾書有種“癡氣”。
錢鍾書還不識數的時候,就愛看《西游記》《三國演義》《說唐》《七俠五義》這些小說,讀著讀著就自己帶故事主人公玩“穿越”。“關公若進了《說唐》,
他的青龍偃月刀只有八十斤重,怎敵得李元霸那一對八百斤重的錘頭子;李元霸若進了《西游記》,怎敵得過孫行者的一萬三千斤的金箍棒。”
錢鍾書上小學時,有一天下雨,他在路上看到好多小青蛙,就脫了鞋,把青蛙捉了放進鞋子里,光著腳抱著鞋去上學。到教室了,錢鍾書把鞋放在黑板下面,想讓小青蛙也跟他一起上課。結果小青蛙從鞋里跳出來,滿教室亂蹦,同學們都顧著看青蛙了。可想而知,錢鍾書被老師狠狠地批評了。
長大了的錢鍾書一樣“癡”心不改,他的貓半夜和別的貓打架,他急忙爬出熱被窩,抄起一根長竹竿,趕出去幫自己的貓兒打架。
錢鍾書讀起書來更加“癡”,他不挑書,讀的內容五花八門。讀到戲曲中的插科打諢,他就拿起書演練起來,把自己樂得從椅子上摔下去。讀偵探小說入了迷,他做夢也手舞足蹈,不知在捉哪個江湖大盜呢……如果連字典都翻完了,錢鍾書還能拿出自己以前的筆記,“反芻”一樣地讀一讀。然而,他不是一個只會讀書的“癡”人,只有心系社會,洞察人情,才能寫出《圍城》這樣一部讓人讀著捧腹大笑,讀完蕩氣回腸的小說。
想一想:讀了上面的小故事,你能總結出錢鍾書的“癡”是一種什么品格嗎?
卓別林:默片時代最響亮的笑聲
20世紀早期的電影還處于默片時代。在電影技術還很落后的時候,一個長著小胡子、蹬著大皮鞋、戴著圓禮帽、拄著竹拐杖的人讓黑白沉默的屏幕鮮活起來。不用見到人,你已經知道他是誰了。對了,他就是卓別林。
要了解卓別林,還得從他塑造的一個個經典的銀幕形象說起。
在《城市之光》里,他是一個為幫助雙目失明的賣花女治病,去參加拳擊比賽的流浪漢。他想獲得獎金,卻輸得狼狽不堪。
在《摩登時代》里,他是一個貧苦的工人,夜以繼日的勞作讓他患上了“職業病”,把自己當成了機器里的一部分,把路人的鼻子都當成了螺絲釘,看到就想擰一擰。
在《尋子遇仙記》里,他是一個撿到棄嬰的玻璃匠,他們雖生活貧苦,卻無比快樂。他們一起玩一起鬧,孩子把別人家的玻璃打破了,他就跟在后面換玻璃。然而國家的慈善機構要把孩子送到孤兒院去,玻璃匠翻過屋頂,追上飛跑的卡車,把孩子抱進懷里搶了回來……
卓別林一生出演過80多部電影,塑造的幾乎都是其貌不揚的小人物,每一個形象都與他早年的貧苦生活息息相關。他曾經是流浪兒,當過報童、雜貨店小伙計、玩具小販、吹玻璃的小工人,還在游藝場掃過地……正因為了解生活,了解藝術來源于生活,卓別林才能把這些無聲電影中的人物表現得有聲有色,讓觀眾們笑,笑出眼淚來!
超鏈接:卓別林的電影形象被稱為一張張“含著淚的笑臉”,推薦你去看看他的代表作《城市之光》《摩登時代》《淘金記》。
現在,你應該有標題的答案了吧?“笑”從何處來?“笑”從生活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