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效強
(萊蕪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板帶廠,山東萊蕪 271104)
經驗交流
熱軋產線高壓水除鱗系統優化改造
王效強
(萊蕪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板帶廠,山東萊蕪 271104)
為提高1 500 mm寬帶熱軋生產線高壓水除鱗系統的除鱗效果,對系統進行優化改造,重新對噴嘴進行選型,增強了高壓水對板坯表面打擊力,系統實現了離心泵、空壓機1用2備。優化后,除鱗效果得到改善,軋制速度得到提高,年產量達200萬t以上。
高壓水除鱗系統;噴嘴;集管;水流量
萊鋼1 500 mm寬帶熱軋生產線高壓水除鱗系統由2臺ZDS-350/200高壓離心水泵、2臺高壓空壓機、3臺蓄能器、除鱗箱、噴嘴、集管、閥門(噴射閥)管系及附屬設施組成。其運行狀態直接影響熱軋寬帶機械性能和表面質量,是寬帶生產的關鍵環節。噴嘴的選型、安裝布置、使用壽命是確保高壓除鱗系統穩定順行的瓶頸環節。為此,對噴嘴功能失效的原因進行分析,采取有效改造措施,提高其綜合性能,以保證生產順行。
2臺高壓除鱗泵并聯運行,單臺水泵設計供水量為350 m3/h,3個除鱗點噴嘴總流量即軋線最大用水量為583 m3/h。運行發現系統存在多項缺陷:
1)除鱗效果差。2)電耗指標超高。2臺除鱗泵1用1備,無法滿足生產工藝水量要求,需2臺泵并聯運行,每年造成電能浪費200多萬元。3)離心水泵、空壓機故障頻繁,閥門、噴嘴使用周期短,設備運行成本高,軋制節奏緩慢。4)若單臺水泵運行,只允許單點除鱗,不允許2點同時噴射除鱗,軋制1支鋼約需要6 min,每天產量在3 990 t左右,不能滿足生產線設計產量要求。
根據板坯打擊力控制理論,除鱗效果的好壞與打擊力的大小有直接關系,在整個系統壓力穩定的前提下,打擊力與噴嘴流量、噴嘴噴射角、集管到鋼坯表面的噴射距離有關。通過對粗除鱗、E1立輥除鱗、精除鱗3個除鱗位置的噴嘴噴射角進行充水測量,噴射角與原設計不符,實際噴嘴噴射角均大于設計噴射角,導致除鱗打擊力偏小。經現場測繪核實,粗除鱗集管和精除鱗噴嘴的噴射距離過大,導致爐后粗除鱗和精除鱗打擊力減小。
除鱗泵壽命短。板帶廠軋鋼用水是重復利用的濁環水,其懸浮物等雜質含量高,水質較差,現場工況不能滿足十級高壓離心泵運行條件。同時,軋線除鱗用水量大于水泵額定供水量,水泵始終處于大流量運行狀態,引起十級泵長軸撓性變性,導致葉輪口環磨損,水泵串壓失效,造成除鱗泵故障。同時,水壓波動大造成水流不穩,其蓄能用的空壓機頻繁啟動,故障率偏高。
高壓水除鱗噴嘴與集管優化從兩方面入手:重新選定噴嘴;改變除鱗噴嘴在集管上的分布(排數、間距、數量等),集管的安裝位置、本身的參數調整(噴嘴外沿距鋼坯上、下表面距離調整,集管的內經、長度等優化)[1]。此次優化改造在原軋線進行,對集管改造只局限在噴嘴外沿距鋼坯上、下表面距離的調整。
2.1 噴嘴與集管優化改造
1)粗除鱗噴嘴改造。原噴嘴噴射角30°,流量為75 L/min。根據軋鋼工藝要求及相近裝備水平軋線的使用經驗,確定噴嘴規格選用萊克勒進口噴嘴,型號682.726.H7,噴嘴角度26°,流量63.64 L/min。噴嘴沿粗除鱗距鋼坯上、下表面由200 mm調整為140 mm;噴嘴間距70 mm;數量21個,均勻分布,有效除鱗寬度1 475 mm。高壓水流量分配:單集管80 m3/h,單排集管除鱗高壓水流量160 m3/h,雙排集管除鱗高壓水流量320 m3/h。噴射流量與打擊力成正比,在一定的壓力和流量下,噴嘴的噴射角對除鱗系統的打擊力影響較大。噴射角越小,噴射面積越小,噴射沖擊壓力越大。在噴嘴噴射角一定的情況下,噴射距離是噴射面積變化的唯一變量[2-3]。
2)E1立輥除鱗噴嘴改造。原噴嘴角度40°,流量為90 L/min。根據E1立輥除鱗區域軋鋼工藝要求,選用萊克勒進口噴嘴,型號645。噴嘴角度22°,流量39.6 L/min。噴嘴安裝距鋼坯上下表面由120 mm調整為100 mm;噴嘴間距70 mm;單排集管噴嘴數量21個;噴嘴的散射角2°~3°。高壓水流量單集管47.5 m3/h,除鱗高壓水流量95 m3/h。
3)精除鱗噴嘴性能強化改造。原噴嘴角度30°,流量為25.5 L/min。根據精除鱗區域軋鋼工藝要求,最終選用萊克勒進口噴嘴,型號606。噴嘴角度26°,流量35.5 L/min。噴嘴安裝位置距鋼坯上下表面200 mm,噴嘴間距76 mm。單排集管噴嘴數量20個,均勻分布,噴嘴有效除鱗寬度1 500 mm。高壓水流量單集管44.7 m3/h,單排集管除鱗高壓水流量89.5 m3/h,雙排集管除鱗高壓水流量179 m3/h。
高壓水除鱗噴嘴與集管優化前后3個除鱗點主要參數對照見表1。
2.2 動力源改造升級
由于除鱗噴嘴改造升級后,單臺高壓離心泵運行完全能夠滿足工藝要求。根據萊鋼熱軋鋼生產現狀,在原高壓水除鱗系統中新增加了1臺空壓機和1臺新型高壓離心泵,與原系統互為備用,同時,對原系統高壓離心泵進行了改造。目前高壓除鱗系統實現了離心泵、空壓機1用2備的可靠運行模式。
表1 3個除鱗點優化前后參數
1500mm寬帶高壓水除鱗系統通過噴嘴、集管、動力源優化改造,設備運行穩定。除鱗泵運行實現1用2備,減少了1臺3 150 kW電機的日常運行。高壓水壓力波動僅在1.5 MPa左右,除鱗效果得到改善,由除鱗效果差引起的質量異議明顯減少。每支鋼軋制速度有由6 min減少至3 min左右,軋線產能得到有效釋放,年產量達200萬t以上。
[1]陳力,夏建國,周昌勇,等.高壓水除鱗裝置評述[J].液壓與氣動,2001(7):28-30.
[2]盛敬超.液壓流體力學[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85.
[3]李學通,杜鳳山,張健民.帶高壓水除鱗換熱的帶鋼粗軋過程溫度場數值模擬[J].鋼鐵研究學報,2005,17(3):39-41.
TG333
B
1004-4620(2013)01-0073-02
2012-11-27
王效強,男,1964年生,1986年畢業于山東冶金工業學校冶金機械專業。現為萊鋼板帶廠機動科工程師,從事機械設備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