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蕾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齊齊哈爾分院
隨著經濟發展在社會發展中地位的持續加強,企業會計信息成為判斷企業經濟發展的重要依據,近幾年會計信息失真的情況時有發生,對維護會計信息真實性、保障會計數據可靠產生一定影響和危害。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對企業運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實際操作中既要充分認識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更要分辨出失真和造假的會計信息。這樣不僅有助于企業經營者可以利用會計信息研究確定企業經營方針和目標,制定企業長期戰略計劃和短期經營計劃,又能夠幫助國家宏觀調控,可以說,真實的會計信息直接導致有效的經濟決策和經濟管理。
某些企業的原始憑證填寫不完整、不規范,甚至用作假的方式“美化”原始憑證,從而使一些非法收支變成“合法”收支。在眾多原始憑證里,最為常見的發票,發票有分記名與不記名兩種,是經濟業務和財務活動的見證,更是記賬憑證填制的主要依據,也是信息失真的重要來源之一。如發票上虛填交易金額;虛填貨物費用等。同時,原始憑證的失真還體現要素填寫不全,無法明確區分收支的資金渠道,混淆了成本和專項基金的界限。
在會計賬簿設置和使用上,沒有嚴格按照會計法規的相關規定進行設置處理,無法做到賬證、賬賬、賬表、賬實相符。一些企業對往來賬戶管理不嚴格,為了降低賬面成本,經常將收入和支出經過處理入賬,隱瞞企業真正的財務狀況。
具體表現為人為地調整報表數字,甚至編報兩套報表,一套自用,一套對外公布,使報表使用者不能從報表中準確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一些上市公司為了企業的外在形象,不惜編制兩套會計報表,來欺騙股東。而一些企業為了能夠順利拿到銀行貸款,將企業會計報表進行美化,顯示出很好的經營利潤,而實際卻是一筆爛帳。這些都是會計報表失真的表現。
一些企業為了追求效益,在原材料成本計算中使用不同的計算方法,令成本隨著企業的喜好改變。另外一些國有企業為了私利,違反規定處理資產,造成國有資產流失。而收入的失真則表現為截留、轉移、坐支收入;成本和費用的失真表現是多列或少列成本和費用,造成賬實不符。
企業的會計信息對于企業發展、經濟建設都有十分重要且特殊的作用,規范會計信息、合理利用會計信息就要制定統一的質量規范,并建立切實可行的會計信息質量評價體系,但長期以來企業業績的評價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利潤、資產收益率等財務性評價指標上,較少地關注非財務性評價指標;通過數據只強調企業的經營結果是否達到了既定的目標,忽視了企業如何達到這種結果。因此,要建立一個科學可行的會計信息質量評價系統,制訂一系列會計信息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提高企業會計信息質量,具體來說,就是要建立以國家會計相關法律法規為依據,以企業會計報表為基本內容、以提高會計信息真實性為目的、以各類會計要素為線索、以失真率即會計信息的失真程度(或真實率)為中心指標的動態評價體系。
會計信息的真實性需要嚴格的法律法規來進行約束,我國現有的相關法律有《公司法》、《會計法》、《證券法》等,但這些法規制度對會計信息造假、失真的打擊力度明顯偏弱,使一些造假行為逍遙法外。同時,會計行業的規范力也不夠,預防打擊會計失真的力度不足。因此,為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規范會計行為,要加快會計規范體系建設,建立一個以法律法規為指引、以政府監管為手段,重點進行行業自律的有效會計監督管理體系,明確界定會計行為主體的責任,同時結合財政、稅務、審計等執法部門輔助,嚴格規范會計信息真實性。
具體在實施過程中,要注意發揮和運用現行《會計法》及其有關法律法規。各企業為了方便是實際操作,可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會計法》實施細則、《會計信息質量監督檢查辦法》等具體細則。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細則進行監督,而對于會計信息出現的失真現象則要嚴格依照《會計法》規定處理,以引起警示作用。財政部門是會計信息管理的職能部門,要深入加強對會計信息工作的管理和監督,結合實際,實行監督檢查管理體制,如企業會計信息、質量抽查公告制度等,并且要充分發揮稅務、審計、銀行、證券、保險等相關部門的監督促進作用,各種方式促進會計信息更加真實,加強社會中介機構對會計信息的再監督檢查作用。
現代企業制度是在企業法人制度下建立的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新型企業制度,現代企業制度的核心內容就是要具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如今,我國的公司治理結構只注重形式而無實質內容,背離了現代企業制度的初衷,這成為導致企業會計信息缺乏真實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建立完整的企業內部監督制度,明確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營者的責任和權力,真正做到三權分立(即決策權、監督權、經營權)、各司其職、相互制約,消除一切可能導致失真會計信息的根源。最后,還要營造正確的企業文化,樹立以效益和價值最大化為目標的經營理念,確立積極上進、健康向上的企業文化。正確的企業文化能夠引導企業進行有效的經營管理活動,創造價值,降低成本,杜絕人為舞弊、隨意篡改數字等現象的發生。
在會計工作錄入、整理、運用過程中,會計工作人員在其中起著處理加工會計信息的操作員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選擇會計人員時,更多考察的應該是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然后才考慮其業務能力。考慮到會計工作的時效性,應對會計從業人員進行定期、不定期的培訓,以方便這些人員適時把握會計準則的變化,隨時調整不恰當的會計核算。同時還要對會計從業人員進行執業道德教育,引導會計從業人員樹立正確的會計道德標準,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完整、準確。切實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法律意識。通過廣泛宣傳的方法貫徹、落實《會計法》,定期進行法制宣傳講座等,加大會計工作人員的法律意識。
[1]杜興強.會計信息產權的邏輯及其博弈[J].會計研究,2002(2):52-58
[2]陳建民.博弈論、信息經濟學與會計信息失真研究[J].蘇州商學院.2009
[3]師林清,李敏. 提高會計信息真實性的對策[J]. 西安郵電學院學報,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