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艷 山東大學管理學院
隨著經濟的發展、理論的完善,會計包含的內容也日益豐富。在以往,會計都是將企業作為一個單獨的對象加以評價與研究,因此在核算及計量企業的盈利情況時,往往只考慮企業內部消耗的成本費用。但伴隨著社會的進步、各種學科(如社會經濟學、生態學等)及相關理論的成熟,人們開始意識到,一個企業是無法脫離社會獨立生存的。企業在進行生產經營的同時,會消耗社會的資源、污染社會的環境、損害消費者的權益等等,而這些都是企業應當承擔的責任,并應該為此付出相應的成本費用,但這些卻沒有被傳統的會計報表所囊括。隨著人們觀念的不斷改變,群眾對于環境及可持續發展越來越重視,對于企業應承擔相應社會責任的呼聲越來越高。而社會責任的承擔必然會對企業利潤產生影響,因此社會責任信息也需要有相應的會計方法來對其進行計量與披露。
社會責任會計是從宏觀經濟的角度,對企業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社會影響和環境影響等進行計量和報告的程序和方法。當然,社會責任會計并不是只對企業某一方面的社會責任進行反映,它包括環境會計、人力資源會計等諸多方面的內容。
企業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過程中,往往會產生廢水、廢氣、廢渣等環境污染的負面影響,而這些污染的治理、污染的后果以及未來避免再次污染而對環境的保護等都需要企業承擔,這不可避免的導致企業產生額外的費用。隨著人們對企業是否承擔了這部分責任的關注度的提高,不承擔社會責任會明顯的影響企業的聲譽,因此企業需要進行相應的信息披露,以免產生不好的影響。
隨著競爭的加劇,人力資源已成為企業取得成功的關鍵,同時也是社會責任會計必須包含的內容。在經營過程中,保證員工的利益與安全是企業的責任,這便需要企業及時發放員工工資、足額繳納各種保險、為員工提供安全舒適的工作環境、定期對員工進行培訓等等,而這些方面的信息都可以通過社會責任會計予以披露。
科技發展進步的同時,同種產品的競爭也在不斷加劇,很多企業為獲取更大的利潤空間,不斷的降低成本,甚至是犧牲掉產品的質量,這樣不可避免的會損害消費者的利益,甚至會危害他們的人身安全。因此,在社會責任會計中披露企業產品的性能及安全性指標等相關信息,有助于利益相關者更加全面的了解企業的產品,提高它們的可信度。
經濟的發展離不開社會中每一位成員的努力,企業是社會經濟中的組成部分,也應為經濟的提升做出貢獻。所以,在實現利潤最大化目標的過程中,企業還應積極為改善社會存在的缺陷做出努力,如捐款、助學、扶貧等等。這些既是企業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同時也是企業宣傳自己品牌、提升自己形象的一種重要手段。
在確定了社會責任會計的核算內容后,下一步便是要明確如何將這些信息提供給利益相關者,也即是社會責任會計信息的披露問題。社會責任會計與傳統會計有很大的差別,因此在披露的模式上也與以往有所不同。
由于社會責任存在無法量化的信息,因此在進行披露時不能完全采用傳統的財務報表的方式進行披露,但是社會責任會計越完善,能利用財務報表披露的信息也就越多。
社會責任會計信息的披露現狀是財務報表披露和文字說明并存的,但是在對信息進行分析時,數據信息往往會包含更多、更準確的信息。因此,在能夠用具體數據進行計量的社會責任項目,應優先考慮將其在財務報表中予以反映。
就目前來看,財務報表中還沒有專門的科目來核算社會責任,這就會讓有關反映社會責任的信息與其他的信息相混合。因此,設置專門的會計科目,如固定資產下設“環境固定資產”、在“管理費用”中下設“排污費”等等,可以讓人清楚的了解到公司對于社會責任的承擔程度。
由于我們國家的社會責任會計起步較晚,因此我們可以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披露模式。對于員工人數在300人以上的大型企業,可以要求必須每年披露企業的社會責任,獨立的以報告的形式對企業的社會責任進行披露。該報告一方面可以將本年涵蓋在財務報表的社會責任信息進行歸納說明,另一方面可重點披露企業的人力資源信息,包括員工的人數、工資待遇及福利、采取的安全措施等。
企業應承擔的社會責任有些確實無法用數據來可靠核算的,但是這部分信息又很重要,此時便可以用文字說明的方式來敘述,不過這種形式要盡可能的壓縮,僅將其作為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次要手段。
總之,中國目前的社會責任會計還存有諸多漏洞,但理論的發展與實踐會逐步改進這些缺陷,完善其信息的計量與披露方法。
[1]汪萍.會計如何反映企業的社會責任[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2006.06(03)
[2]劉珺,耿建新.企業社會責任會計及其信息披露研究[J].財會學習,2008.10
[3]趙相華.中國社會責任會計的產生、發展與展望—基于新制度經濟學視角的詮釋[J].理論研究,2008.10
[4]陽秋林.中國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模式的架構[J].當代財經,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