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清
1月15日茅臺在其官網發表聲明,稱根據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和貴州省物價局的檢查情況,公司決定取消以前違反反壟斷法有關的營銷政策,并嚴格依據反壟斷法立即進行徹底整改,具體措施將在隨后公布。
事件的起因是在去年底山東濟南召開的茅臺經銷商大會上,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所宣告的“限價令”,即嚴令所有經銷商堅守價格底線。在其15日所發聲明中的“取消以前的營銷政策”,簡單說就是取消“限價令”。
是什么原因讓“限價令”不足一個月便“徹底整改”了呢?茅臺所代表的高端白酒市場又有哪些新情況?
首先不難想到的原因是,中央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八項規則”的出臺,各地政府在落實過程中嚴控招待費用支出,淡化“酒桌文化”,甚至提出“禁酒令”。而茅臺之類的高檔白酒的市場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政府部門的公務消費。如此一來,高檔白酒的消費市場受到很大的擠壓,其價格的升降或是價格底線,都不可能是自己說了算的。
其次,高檔白酒價格在近幾年來一直是只漲不跌,這固然有市場力挺的原因在內,但居高不下的價格其實早已是高處不勝寒了,尤其是在受到塑化劑事件沖擊之后。如今的形勢是經銷商囤積過剩、庫存增加,銷售市場萎縮,高檔白酒的終端價格必然會逐漸回歸到正常合理的軌道上來。
最后,茅臺作為國內高檔白酒的典型代表、行業內的領軍企業,反壟斷部門對其取消“限價令”,或許將成為一個導火索,高檔白酒市場在多重壓力下或將迎來價格拐點。
面臨高檔白酒的價格回落趨勢,各有關商家當未雨綢繆,提交部署應對方策,而對于高檔白酒競爭對手的紅酒、黃酒、養生保健酒等等相鄰商家,是否可以從中發掘一些商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