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穎 綏化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在我國,中小企業是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生力軍,它以獨特的活力和優勢促進經濟增長、提供就業崗位、推動科技創新。在我國,絕大部分企業都是中小企業,它創造了一半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解決了四分之三的就業問題,它既是國民經濟的重要來源,同時也是進行社會管理的重要手段,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中小企業的發展過程中,融資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融資不僅可以解決中小企業的現金流問題,實現企業的正常運作與管理,還以推動中小企業的技術改革和科技創新,實現企業的健康發展。
1.中小企業資金鏈存在缺口。雖然中小企業的規模較小,生產運營的資金投入不大,但在調查中發現,有將近一半的中小企業老板認為,資金短缺是制約他們企業發展的關鍵。普遍中小企業的資金鏈都存在缺口,打亂了他們的生產運營計劃,壓抑了企業內部的積極性,嚴重影響了中小企業的發展。
2.中小企業融資的意識薄弱。在我國的中小企業中,很多企業的老板沒有意識到融資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他們還停留在僅僅運用自身的資金進行企業的發展壯大,對于融資的認識很淺,沒有理解融資在企業發展過程的實際意義,他們沒有基礎的融資意識,也就不會有融資的行為。
3.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單一。在中小企業當中,融資的渠道非常的有限,絕大部分都是來自于民間的自有資本,另外就是銀行貸款,幾乎沒有其他的渠道進行融資,隨著世界格局的確立和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單純的融資渠道已經無法滿足中小企業對資金的需求,狹窄單一的融資渠道勢必會影響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4.中小企業融資能力不足。由于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過于追求企業發展的速度,沒有注重企業本身體制的建設,造成目前我國許多中小企業內部存在很多的問題,而且在融資的問題上,企業也沒有很多的方法,他們覺得融資對于企業來說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他們不愿意花太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去提升企業的融資能力,所以我國中小企業目前這樣的一個尷尬局面。盡管現在他們認識到了融資的重要性,也愿意去進行融資,但是卻不知道如何成功的融資,中小企業的融資能力不足也成為企業融資失敗的重要原因。
5.中小企業融資成本高。過高的中小企業融資成本也是很多中小企業對融資望而卻步的重要原因,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包括支出的利息成本以及籌劃過程的相關準備成本。中小企業向銀行進行借貸一般都是采取他人擔保或實物抵押,不但這過程手續復雜繁瑣,而且中小企業還要付出在尋求擔保過程中的相關費用,比如抵押資產評估、擔保費等。相比大中型企業,在銀行借貸上他們沒有優惠可言,甚至還要支付額外的一些費用,而且貸款利率偏高,期限時間一般在半年到一年之間,過于短暫,貸款額度在五百萬一下,也很低,中間的成本偏高,更加加重了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度。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企業融資難給企業的健康發展帶來了不利的影響:第一,資金是企業正常運轉的動力和保障,如果中小企業資金存在短缺現象,它的生產經營就無法維持正常,影響到企業的生存狀況。如果企業的發展僅僅依靠自有資金,不借助融資的話,企業很難實現快速的發展與擴大。我國很多的中小企業破產倒閉,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企業融資困難,資金無法滿足企業正常生存和發展的需要。第二,中小企業如果因為融資困難而破產倒閉,會產生一系列的社會問題,企業倒閉,會有許多的人失業,導致社會秩序和管理的紊亂,也不利于社會經濟體制的建設。因此對中小企業融資現狀進的產生原因進行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1.中小企業內部的原因
(1)中小企業的融資信息渠道不暢。在我國普遍的中小企業,因為本身對于企業融資的不重視,不注重融資資訊的關注和融資經驗的積累,在企業需要融資的時候才臨時抱佛腳,卻由于沒有融資的知識和經驗,使得融資進行的不順暢。就如有些中小型企業要進行融資,它之前從來沒有了解過企業融資,甚至不清楚中小企業貸款需要滿足什么條件,要準備什么材料,盲目的進行融資,最后就不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
(2)中小企業發展規模和水平。目前我國的中小企業,很大一部分都是勞動密集型的企業,他們發展水平較高,但內部的管理和發展不是很健全,資金少、管理差,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差,企業規模普遍較小,而且身處在市場激烈競爭中,很容易破產,銀行給這些企業貸款,要冒很大的風險,商業銀行從利益的角度出發,更加傾向于貸款給大型企業而不是中小企業,因此留給中小企業的資金不是很多,造成中小企業融資困難。
(3)中小企業熱衷非正常渠道。我國的中小企業由于自身條件相對來說難以滿足正規銀行信貸的要求,使得他們不得不進行其他的渠道的融資,非正常渠道融資,條件簡單、資金靈活等優勢,滿足了一些中小企業及時的需求,所以在融資的選擇上,中小企業更加熱衷于這些非正常組織和渠道,比如我國的民間高利貸和地下錢莊就是這樣應運而生的,他們的貸款條件手續簡單、時間快、資金靈活度大,使得他們更受一些中小企業的青睞。
2.金融機構層面的原因。在我國,企業融資的主要的機構就是銀行等金融機構,但是目前在我國金融機構對于中小企業的融資上并不很理想。
(1)金融機構的貸款要求和程序復雜。中小企業為了向銀行貸款要做充足的準備,由于目前我國小企業本來生產規模小、資金不足,很難滿足金融機構提出的條件,使得借貸融資工作難以進行。要進行貸款首先中小企業要向銀行提出申請,而且他們會提出比較嚴苛的要求,準備銀行的相關要求證明,比如資產證明、產權證明等,而且必須要滿足一定的經濟條件,銀行對其進行核實后,才會發放貸款,手續非常繁雜。
(2)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存在歧視。在我國的一些商業銀行,他們更加樂意貸款給大型企業,因為他們規模大、發展穩定、企業固定資產多,他們的投資風險相對較小,而對于中小企業,因為中小企業的信息公開不透明、財務信息不公開,銀行不了解其經營和財務現狀,他們認為給中小企業貸款的風險系數高、成本較高,所以他們更加熱衷于大型企業的貸款,不重視中小企業的貸款,對中小企業存在歧視態度。
(3)金融機構服務網點分布和體系的不合理。我國很多金融機構都是實行在一些發達的城市,具有大項目的地點實行最便捷服務,從而獲得更高的回報,而我國中小企業所處的小城市,他們的服務就不是那么方便,他們為了降低風險,提高了對中小企業的貸款難度,而且在資金的調配運作上也不是那么方便,就算能及時得到貸款,那也是微乎其微,而且對于中小企業的信用評價體系也不合理,很難滿足企業的需求。金融機構的服務網點分布和體系不利于中小企業的融資進行。
3.政府對中小企業的政策扶植不到位。國家的政策對于國家的經濟發展起到很重要的引導和調控作用,當然,在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上,也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支持,但是目前我國的政策還不是很完善,它的政策支持不夠,過于注重大型企業的發展,而忽視中小企業,在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上,由于市場不完善、政策不全面等原因,目前還沒具體的措施來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融資的問題。
1.拓寬融資渠道。從企業的自身出發,積極完善中小企業的管理制度,建立現代化的企業制度,能夠實現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同時重視企業信息的公開,增強企業社會責任心注意提升企業的形象,與金融機構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重視企業的融資,積極提高企業融資的能力,開發融資的渠道,探索多種多樣的融資方式,對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實現中小企業穩定健康的發展有很大幫助。
2.促進金融機構的改革與創新。從金融機構來說,金融機構要從態度上發生轉變,平等的對待中小企業的融資和大型企業的融資,積極與中小企業進行溝通,增加與中小企業合作的渠道,建立相互之間良好的關系,同時注重金融機構本身水平和業務素質的提高,開發新的金融產品,同時建立良好的信用擔保體系,為中小企業的融資帶來便利,積極為中小企業做好融資服務。
3.加強國家的引導和調控。國家政府要積極支持重視中小企業的發展,為中小企業的融資做好恰當的引導,鼓勵金融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并且引進國外的一些金融機構,增加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完善相應的信用評價體系,簡化中小企業融資的過程,同時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保護好中小企業和金融機構雙方的利益,為中小企業融資保駕護航,為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關系到我國國民經濟的順利發展,他們在發展過程面臨融資難的問題,制約了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我們應該重視起來,全面思考問題,發現問題并積極解決。企業從本身的制度健全和完善出發,金融機構為企業融資提高更優的服務,國家在宏觀層面上為其做好積極的引導和調控,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就能夠實現中小企業的順利融資,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和壯大。
[1]于源.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0(7)
[2]李喆.后金融危機時代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研究[J].河南城建學院學報,2012,21(1).
[3]李小鵬.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研究[J].財經界,2012(10)
[4]洪超陽.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研究[J].商場現代化,.2009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