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霞 山東省沂水縣高橋鎮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站
近年來,我國的農業經濟管理堅持“科學管理、民主監督、公開透明”的原則,率先推行“資金、資源、資產,民主化、網絡化、服務化、公開化”的“三資四化”新機制,在“三資四化”的新機制推動下,保證了農村三資的安全和增長,為促進社會穩定和諧、農村經濟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三資四化”是指對村級的集體資產、資金、資源進行監管服務上的民主化、服務化、網絡化,實施“三資”委托代理服務,用服務來促進管理,實現“三資”委托的代理服務,堅持民主管理、監督、決策,實現“三資”監督的民主化;通過互聯網平臺,建立起市、縣、鎮、村四級的電子信息平臺,實現“三資”監管的網絡化;把全程公開操作貫穿在運營中的各個環節,實現“三資”的監管公開化。在全市范圍內展開“三資四化”的新機制,市政府提出推行明確要求具體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推行前要把握的三個原則首先要堅持村黨組織統一領導下的村民自治原則。二是要堅持委托代理的原則。三是堅持民主公開的原則。二是,在推行過程中需要把握的三個步驟。一是做好推行前的準備工作。二是做好推行中的規范工作。三是做好推行后的管理工作。三是,實施后需要達到的三個基本要求。一是推行了“三資四化”,要給農民群眾一個明白。二是推行“三資四化”要還基層干部一個清白。三是推行“三資四化”的新機制,要形成資源的合理利用、資金管理規范的良性循環。
作為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在村一級、財務、資產管理現有集體資源,有大的問題要處理,傳統的管理方法,已不能滿足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新形勢的要求。監視管理難。因為基層一級黨委主要集中于增加農民收入,所以放松的監督和管理村級資源、資金、資產、的出現"無法控制"。第二是腐敗行為的發生。現行的"鎮村代管"制度,以規管農村管理、農村經濟發展和維護農村穩定的金融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但發展的新形勢,逐漸暴露出缺陷管理的基金的監管機構,監管過程是,村一級的資源,購買,貨物拍賣如缺乏監督和管理,為村干部的群體的數量很少提供腐敗的機會。第三,損壞群眾的利益。因為不規則、不完善的機制,監測管理不到位,村級集體"三資"貿易不公平、不清楚收入會計,不只是對管理人的權利也損害了群眾、個別村群體和甚至是內部的矛盾,影響很大的利益的集體請愿,嚴重影響了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
1.建立資產帳戶。由市領導、鎮組織、村在滿足、復選、模仿、測量、評價整個部署,四步驟仔細的村資產總的檢查。"檢查"控制相關的資產管理檔案和現金之間的帳戶的庫存;"模仿",召開的村民代表大會舉行會談,聽力質量都的意見;"測量"衡量的資產的情況下和該領域的評估,保證資產和資源的已驗證準確;"評估",對到最終的結果公開、大到千畝肥沃的土地,和小到點的耕地需要在公開欄中進行宣傳,請質量監督和評價。映射通過調查、集體資產在股票和福利,以及建立資產電子檔案,嚴格定義的村集體資產,需要徹底理解同時為合理的規劃和集體經濟的發展提供科學的依據為合法性的集體資產,提供有力的保證。
2.強化監督管理,嚴格規范交易的程序。在監督管理的服務過程中,要嚴格遵循實用。有效的要求,健全民主決策和鎮級管理工作的流程,保證所有集體資產、資金、資源的出售嚴格依法、依據程序辦理,實現集體資產的管理規劃。鎮級監督管理的流程為:鎮農村服務監督管理中心根據統一的程序、標準,對村經濟類的所有事項進行規范管理和指導監督。重點對村集體的支出、收入,村集體的固定資產和資源性資產的處理,特別是上級所撥付的投資資金在2000元以上的項目、金額在1000元以上的集體資產的購置,都需要嚴格的按照規章制度進行監督管理,確保全程的公開化、透明化。
3.健全的機制、動態監測系統。建立網絡的質量、檢查和監督系統。關于監督的群眾,實行民主,民眾的參與,在執行過程中,全面向人民宣傳實施后的驗證需要前。關于監督檢查、自查在村里,建立鎮檢查器,檢查工作模式,在該市重點監測服務監視、服務對象已包括在市鎮中心及監察服務為重要內容的誠實的評估,從而提高監管效率的需要。網絡監測、財務管理需要制定、信息傳播、信息管理、網絡操作、全面監督、業務警報六個職能監督的集體資產服務,根據設計過程中,一個系統中的每個鏈接之間進行通信,而被解雇的行動。針對管理的資產,由市、鎮和村的服務管理水平和網絡管理系統,配置中的所有問題歸根結底,服務管理動態監管。
綜上所述,“三資四化”新機制的推行和完善,是農村治理機制的開創之舉,是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治本之策,也是促進農村的和諧與穩定發展的必經之路。
[1]建立新體制新機制是統籌城鄉發展的關鍵—中國農村經濟論壇在重慶舉行[J].華夏星火,2009,(4)
[2]劉荃信.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以陜西嵐皋縣為例[J].農業經濟,2008,(9)
[3]孫鳳德.建立農民培訓新機制全面提升農村勞動力綜合素質[J].農業經濟,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