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勝會 付軍亮

他懷著“鐵心鐵意”,嚴守安全規章制度這面“鐵壁銅墻”,在處理違章、安全督導方面始終“鐵面無私”,以一份獨特的“鐵骨柔情”,為金華山煤礦再獲國家級質量標準化礦井、陜西省“煤礦安全文化建設示范企業”、陜煤化集團安全工作先進單位等諸多殊榮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他就是人稱安全戰線“鐵將軍”的陜煤化集團銅川礦業公司金華山煤礦2011~2012年度勞動模范、金華山煤礦安全質量檢查科副科長李衛東。
2002年10月,李衛東從掘進二隊調到安全質量檢查科任技術員,這一干就是十年。當時的安全質量檢查科只有科長和他兩名管理干部,安全質量標準化建設、文件編制、規程措施審批、安檢員培訓、安全監督檢查等各項工作都要做,但他從來沒有放棄過。有人勸他:“安全工作不好做,抓得緊了職工罵,抓得不緊領導罵,還是干點別的吧!”可他卻說:“安全監管是個良心活,嚴管也行,松管也行,但是出了事良心過不去。我是個犟脾氣,就愛攬這麻煩事,只要能保證礦井安全生產,職工生命免受傷害,我就覺得臉上有光!”
就是憑著這份對待安全監管工作的“鐵心鐵意”,李衛東在煤礦安全管理這條路上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了下來。
在安全規章制度的執行方面,李衛東始終嚴守不松。針對零點班、四點班和節假日等安全管理薄弱時間,他帶領安全督導組開展每周不少于兩次的安全督導檢查,加強對零散工種的安全管理,杜絕了安全管理上的盲點。為了提高安檢員的業務素質,他把班前學習提前了半小時,開展的“每日一題”安全培訓、安全事故警示教育、月底考試和筆記檢查等,增強了安檢員的責任心,提高了安檢員的業務能力。他深入基層單位,深入生產現場,仔細檢查生產單位每班的“三三整理”和“四位一體”等各類安全制度措施的落實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他說:“班長、驗收員、瓦檢員、安檢員是最前沿的安全監督管理人員,只有把他們管好了,安全才能管好。”他要求科里的人:“安全規章制度就是一面鐵壁銅墻,它要是倒了,砸的可不是一兩個人,那份量誰也承擔不起!”金華山煤礦現任安全質量檢查科技術員小蘇這樣評價李衛東:“李副科長絕不允許任何人‘玷污’安全規章制度。在他看來,那是對他的一種羞辱!”
寧聽罵聲,不聽哭聲。這是李衛東從事安全管理工作的原則。
2012年6月的一個8點班,李衛東下井檢查。在某掘進工作面,他發現10米鏈鎖不夠,便立即命令停止工作,對當班安檢員進行了批評和處罰,并及時向礦生產調度室和安全信息站說明情況。區隊跟班干部不停地說好話,可他沒有半點讓步,直到區隊安排人員將所缺部件補充完整,經檢查符合生產條件后,才允許恢復正常生產。
李衛東不僅在區隊干部面前不講情面,就是在礦領導面前也從不低頭。
2012年11月的一天,李衛東在科室值班,井下安檢員打電話匯報說,某煤巷掘進工作面當班錨網索支護只用了錨桿,沒有用錨索,頂板整體下沉。李衛東立刻命令先停產,從外向里進行架棚支護。跟班干部認為他小題大做,打電話向礦領導“告狀”。那位礦領導向李衛東詢問情況,李衛東堅持自己的處理意見,隨后又陪同礦領導一起下井查看實際情況。在生產現場,礦領導嚴肅批評了生產單位的跟班干部,表揚了李衛東。
再硬的人也有柔情的一面,“鐵將軍”也不例外。安全督導檢查、“零點行動”、下井帶班、臨時檢查等有關安全的工作,不論任何時間,李衛東總是隨叫隨到。他的老母親經常抱怨說:“整天不見你在家,你比礦領導都忙!”每到這時,李衛東的眼角便會有一絲濕潤,可是一提及金華山煤礦已經實現連續安全生產2000多天,他又流露出了一絲驕傲,因為這其中包含著他的辛勤汗水。
李衛東并不是一個鐵石心腸、頑固不化、只會用制度管理的人,他一直主張“罰教結合”,每次發現違章行為總是現場指出錯誤,并幫助工友認真分析違章的危害性。他說:“發現工人違章卻不告訴工人,只是在升井后進行登記處罰,容易讓工人不滿,也為日后埋下了更大的安全隱患。我們要想辦法讓工人自覺接受監督、接受處罰。罰教結合不僅有利于從思想上杜絕違章,也是在為今后的安全監管工作做鋪墊。”
這就是李衛東。他以一份信念、一份熱情、一份執著,在煤礦安全生產工作中贏得了“鐵將軍”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