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華 張建政

吉人自有天相

順其自然

齊白石大師

日有所思

辛卯

在經濟社會發展的今天,電腦代替了手寫,書法、篆刻這些國學文化已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蓪τ?0后的李彥云來說,這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藝術上的追求。在他的博客里,有一句話是這樣寫的:“喜歡朱砂的顏色,一得閣的墨香,青田石的淡雅,印章邊的殘破?!?/p>
李彥云,字殘石,號水墨軒,1982年11月12日出生于甘肅天水,中共黨員,現在陜煤化集團神南礦業公司孫家岔龍華煤礦綜采隊任技術員。他自幼酷愛書法篆刻藝術,自學不懈,曾為全國很多書法家刻印,現為神木縣書協會員,江都書畫院特聘篆刻師,曾在陜煤化集團神南礦業公司孫家岔龍華煤礦舉辦的首屆“魅力煤業·書香龍華”書畫展中獲得才藝類一等獎。
藝海耕耘數載,靠的是一種信仰。篆刻之路漫長艱辛,靠的是一種堅持。數年如一日,鐵筆寫春秋,一路辛苦走來,從不停歇,其中的原因,也許只有李彥云自己知道。
他在網上設立了博客,與眾多篆刻藝術家交流心得,踏踏實實研究理論、熟知故字,然后刻出數百方“大作”。他對藝術的靈性、創作的熱情、筆畫的駕馭、形式的把握、情趣的領會都很到位,作品曾多次參展,被很多友人及同行收藏,并在各類刊物上發表。
李彥云從1996年起迷上了篆刻。由于當時還是在校學生,沒有工具及石料,他就以木料和橡皮做材料,以鉛筆刀代替刻刀。由于缺乏經驗,長木條被刻了削、削了刻,變成了短木條,手指被鉛筆刀劃得滿是傷口,他傷了包、包了又傷。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第一方印章終于完成了。當給刻好的印章蘸上紅紅的印泥時,他的心禁不住怦怦直跳,而當看到紙上鮮紅的印跡時,他的內心有了一種成就感,感受到了篆刻藝術的魅力所在。因為這個印章,他堅定了沿著藝術之路執著地走下去的信心和決心。
人的修養會改變作品的風格。李彥云閑暇時間經常在網上交流、學習,把自己沉浸在藝術氛圍之中,藝術修養和人生境界逐漸提高,創作水平也有了質的飛躍。在一次展出中,他向參觀人員現場表演篆刻,其專注的神情、完美的章法和刀法令人折服。短短十幾分鐘,一方穩健厚重的印章便呈現在觀眾面前,博得了陣陣掌聲。
除了篆刻,李彥云也喜愛書法。他臨習了很多篆書作品,堅持“印從書出”的藝術創作思路,把書法和篆刻有機地結合到一起,以書潤印,以印補書,使兩者相得益彰。
誰知印海真藏象,為有春風杏出墻。李彥云以自己獨特的藝術思想和人格魅力,詮釋了一個80后青年人的篆刻藝術夢想。正所謂:踏遍千山萬水卷,閱盡天地無字書,成熟頓悟生平闊,刻苦透徹樂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