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殿鴻
由于門診輸液靜脈患者較住院接受治療給患者帶來的方便與快捷,越來越受到患者的親睞,因此,保證門診病人靜脈輸液質量安全成為醫院門診最重要工作之一。提高門診輸液室的安全質量,把好醫院首道安全閘門是門診治療得以安全保障的關鍵。在實際工作中,患者因為焦慮、經濟條件限制及擔心過度用藥等因素,愿意與護士增加溝通交流機會現象越來越多,也更為關注靜脈輸液的治療效果。因此,如何在患者防范意識不斷加強的同時,降低輸液中的護理風險,杜絕護理差錯事故發生,確保輸液過程的安全順暢,提高輸液安全與質量顯得尤其重要,下面就我院門診輸液室護理管理總結以下心得體會。
1.1 患者方面因素 患者病種繁多,流動性大,病情多變,文化程度不同,個人修養、素質差異,年齡跨度大,患者的自我保護意識逐漸增強,加之現代化設備的廣泛應用,對疾病知識一知半解,出現不遵醫囑、不認可護士宣教的現象。如擅自調快滴速[1],帶輸液瓶自行離室走動,輸液(應用抗菌藥物)過程中吸煙飲酒等,均成為門診輸液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1.2 護士方面因素 我院門診輸液室工作量大,每天可接待輸液病人150~200 人次左右,工作量處于超負荷狀態,護理人員數量有限,年齡跨度大、身體素質不同、個人或家庭負擔重,護士每天重復一樣的工作從早忙到晚,門診輸液環境不安靜,患者對護士服務態度不配合等,難免出現因注意力不集中,導致患者的藥物被張冠李戴或核對病人時出現錯誤。出現錯誤的常見原因如下。
1.2.1 對病情不了解、藥理知識掌握不全面,門診輸液室的患者病種復雜,患者來自各個??疲o士與病人接觸時間短,溝通機會少,護士對患者病情不了解,患者對護士了解也很少,護理宣教內容僅限于用藥注意事項,范圍小。
1.2.2 護士人員配置少巡視不周密,患者在輸液中出現病情變化發現處理不及時,容易引起護患糾紛。
1.2.3 執行三查七對制度不周密,由于門診患者多輸液工作量大,時常出現一個點滴架懸掛兩名患者輸液袋現象,再有患者姓名相似或相同,不易查對,部分患者語言不通、聽力、視力下降,有時呼叫患者名字,家屬代答等現象,容易出現應答錯誤。加藥后或輸液前,未按照查對制度的要求認真檢查液體質量,而未能及時發現液體里的微?;蚱渌s質,從而造成患者及家屬不滿或恐慌,在輸液過程中違反無菌操作原則,操作中不戴口罩,不嚴格消毒,不使用一次性止血帶和隔離墊布,導致藥液污染或患者對服務不滿意。
1.2.4 護士人力配備少,患者輸液結束時間太過密集,出現輸液外滲、針頭滑脫或移位等現象發現不及時,漏液導致皮下腫脹疼痛乃至靜脈炎的發生,需要更換兩段液體時不能準確、及時把握更換時間,輸液結束不能及時幫助患者拔出點滴針頭,病人不配合以至于觀察病情不仔細,未能及早發現病情變化延誤治療及搶救機會。
1.2.5 靜脈穿刺護士技術水平低,穿刺前對病人未進行操作前告知或告知不詳細,態度把握不是很好,對患者血管評估不到位,或進行穿刺時精神過于緊張,造成穿刺失敗,失敗后未能及時、態度誠懇的向患者道歉,或由于精神不集中,靜脈穿刺操作時排氣不凈或頭皮針接觸不好,導致空氣泡進入血管,造成患者精神高度緊張,導致患者不滿情緒,引起患者病情變化,造成護理糾紛。
1.3 藥物配制方面因素 藥物種類繁多,許多藥品有多個名稱,有時僅一字之差,卻是完全不同類的藥物,容易造成混淆[2]。新藥品層出不窮,更新與臨床使用不同步,一種液體加多種藥物情況很普遍,增加了藥物配伍查對難度。
1.3.1 一部分新藥沒有配伍禁忌查對表,因此在臨床使用中出現配伍禁忌,容易引起不良后果。
1.3.2 瓶裝液體在藥物配制時由于一瓶液體需要加多種藥物,因此加藥針頭反復穿刺易將瓶塞碎屑帶入藥液。
1.3.3 保證操作臺、處置室空氣按要求進行消毒處理,如果不能確??諝?、操作臺細菌含量在合格范圍內,那么操作臺及空氣中可能有大量的細菌,易使藥液受到污染,引起不良反應。
1.4 輸液速度方面因素 輸液速度應根據患者年齡、所患疾病、藥物作用于副作用、視患者病情不同選擇不同的滴數,輸液前對患者做好全面評估,進行告知和宣教。同時護士要做好對于未按醫囑或對藥物藥性不熟悉,或患者隨意調節滴速,因輸液速度過快出現不良反應而至病情發生變化時的應急準備和處理能力。
1.5 治療單方面的因素 門診醫生不固定,個別醫生的處方字跡潦草,難以辨認。書寫不規范,護士難以適應,容易造成文字識別困難而出現差錯。
2.1 對護士的要求
2.1.1 嚴格按照查對制度(反相核對)及靜脈輸液技術操作規范和流程進行操作,熟練掌握每一項護理操作技能,護士長定期組織培訓和考核,對于靜脈輸液整個流程要進行整合,將輸液流程分為6 個環節,即:接單、核對、擺藥、加藥、輸液、巡視。并將接單、核對、擺藥、加藥四個環節實行雙人負責制,按流程環節加強管理,每個崗位都制定相應的崗位職責,落實到位,每個環節相互關聯,每個程序人員相對固定,既明確分工,又相互配合,責任到人、落實到位。
2.1.2 接單護士 護士長安排固定班次,責任人負責接待輸液患者,認真核對治療單上患者姓名、性別、年齡、診斷、藥名、藥房所發藥品及藥量是否正確。護士嚴格把關,技術嫻熟,對于治療單上藥品有疑問時,要親自去藥局核對,同時對醫囑進行核對,如有疑問,及時與醫生溝通。
2.1.3 擺藥護士 重新核對治療單上各項內容:藥品名稱、劑量、仔細檢查藥品的安瓶是否完好、瓶內藥液質量、有效期、特殊說明、使用要求和不良反應等,嚴格遵循藥物配伍禁忌,注意藥物保存,如避光、儲存條件等,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對于需要做過敏試驗的藥物,使用前按照操作流程和配置方法,配制皮試液(皮試液現用現配),試敏后雙人判定,如果是陰性,在患者病志和治療單上用藍筆標明陰性(-)標記,有執行者和判定者雙簽字。(執行者/判定者)對于有些藥物需要限制滴數的,在治療單上醒目注明,畫上重點號★,同時囑咐患者監督護士,對于各別患者對醫生用藥提出疑問時,護士要認真對待,與醫生及時核實查對,當確認治療單和藥物無誤后,需在治療單右下方簽名。
2.1.4 加藥護士 與擺藥護士做暫短交流后,再次核對擺好藥物與治療單是否相符,確認無誤后進行加藥。如果是瓶裝液體,加藥過程中,盡量減少穿刺瓶塞的次數,選擇銳利不帶鉤的針頭,減少橡皮塞微粒的產生。安瓶類藥物吸藥時應將針頭放在安瓶中部吸藥,防止瓶口微粒帶入藥液造成污染,在加入粉末狀藥物時,要讓藥物充分稀釋、溶解,不要把藥物的結晶、未溶顆粒以及藥物安瓿膠塞碎屑帶入輸液瓶內,加藥是輸液環節中的重中之重,因此要嚴格遵守操作規范和無菌操作原則,避免不安全因素的出現,加藥后,再行核對,確認無誤后,加藥護士在治療單右下方擺藥護士/下簽名。
2.1.5 注射護士 注射前再次與患者核對姓名、性別、年齡、藥名、藥量,核對無誤后才能開始注射,注射前,再次反相核對患者姓名,年齡,對患者進行用藥告知宣教,輸液前的護理尤為重要,要熱情主動與患者交流,詳細詢問病情、有無過敏史和特殊要求等,同時,向患者講解輸液方面的相關知識,告知患者他所輸入的藥物名稱和作用及用藥過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項,本次輸入液體的總量及大約需要的時間,讓患者對整個輸液過程有全面詳細的了解。同時,對于患者提出的問題要耐心傾聽,認真給予解答,消除患者疑慮,舒緩患者心情,為治療創造良好的氛圍和前提。護士在操作時,動作要熟練、沉穩、輕柔,態度要認真、和藹、說話要溫馨、自然,處處體現對病人的理解和尊重,如果一次穿刺不成功,護士主動道歉、取得患者的諒解。主動提出選派另名護士給予處置,如果患者態度生硬,不接受道歉,由護士長出面幫助協調,取得病人的諒解。
2.1.6 巡回護士 對注射后的患者通過輸液卡和本人重新核對一次,并主動與病人進行有效溝通,根據患者的病情、年齡和藥物治療需要,再次調節滴速,同時囑咐病人不能自行調整輸液速度,每半小時巡視一次輸液病人,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早發現患者有無輸液反應、輸液部位有無疼痛、腫脹,及時排除輸液故障。對于輸液卡上有重點號標記的患者要特別注意加強巡視密度,縮短巡視間隔時間,特別是輸液過程導致針頭在血管內滑脫而引起局部組織壞死藥物,告訴患者藥物外滲后所導致的后果,囑患者隨時報告輸液部位的疼痛和燒灼感覺,重點部位加強重點看護,出現輸液反應或藥物過敏反應時,立即減慢或停止輸液,更換所有輸液管路,續接生理鹽水液體,保持靜脈通路暢通,迅速通知醫生,減少患者傷害。患者輸液結束后護士應主動及時為患者拔出輸液針頭,動作應輕柔,親切,囑咐患者拔針后針眼處按壓3~5 min,防止血液外溢或形成皮下淤血,觀察患者無不適情況發生,方可離開。
2.1.7 門診輸液室護士 應具備良好的素質,良好的護士素質和嫻熟的操作技能是使病人病情得到痊愈的堅實基礎。而護士的良好素質和規范的行為儀表是使病人能從心里接受你、愿意接近你的必要的條件。一個護士表現出來的端莊、和藹、親切、友善,首先是給患者傳遞一種無聲的信息,是使病人愿意把生命托付給你的力量源泉,因此,護士不僅要強調內塑氣質、還要強調外塑形象,只有德才兼備,才能得到病人信服。
2.2 嚴格執行操作規范及無菌技術操作流程 每天對處置臺、治療車使用優氯凈消毒液的專用毛巾擦拭,地面使用優氯凈消毒液的專用拖把拖地,拖布分區使用,做好標記,用后消毒晾干備用。門診處置室、輸液室每天紫外線照射消毒1 h,周末用乳酸熏蒸消毒,并定期做空氣培養,紫外線燈每天用酒精擦拭,每季度用紫外線強度指示卡檢測照射強度。確保病人在安全環境中得到有效治療。
2.3 舒適、整潔、安全的輸液環境 舒適的輸液環境是使患者心情愉快接受治療的前提,簡潔、明快、舒適、溫馨的輸液室環境布置,可以有效的解除患者的恐懼心理,給患者一個溫暖、親切、輕松的視覺感覺。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溫濕度適宜、床面整潔干凈,地面一塵不染,可以給患者制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心境。輸液室墻面懸掛宣傳欄,利用文字和照片等形式向患者介紹常見病的診治和預防及護理知識、門口書架擺放各種健康飲食、養生指南、用藥注意事項提示、藥物的作用及不良反應、輸液過程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及處理辦法、健身運動等健康小處方,以及健康之路等報紙,在病人接受治療之余,還可以學習、交流養生、健身之道。既可以分散患者對注射部位的注意力,也可以增長對疾病的治療和預防知識,最大限度地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同時,也體現了健康宣教工作貫穿于全程的整體護理模式。免費提供飲用水、一次性杯和紙巾,一方面,可以使患者充分體會到人性化關懷無處不在,另一方面,患病期間患者體質虛弱,飲食及水攝入量不足會導致病人精神疲憊,及時提供飲用水或牛奶或豆漿,可以有助于病人身體的恢復和精神狀態的改善。
2.4 尊重患者的合法權益、體貼患者的心理感受 在給病人進行各項處置操作前要對患者進行必要的告知,對本次采取的操作流程及重點環節要做一說明,處置中可能遇到哪些不適的感覺,提前告知病人,使病人心里有所準備,能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每項操作要在征得患者的同意后方可實施,尤其是一些復雜、特殊的治療,必要時應簽署知情同意書后方可實施。
2.5 加強藥理知識的學習和提高 尤其是對新藥物,護士長要組織科室護士,定期請藥劑師講解新藥的相關知識,定期考核,使護士隨時掌握新藥的作用、劑量、藥物名稱與哪些藥物屬于同類、與那些藥物作用相近,有哪些不良反應,出現中毒癥狀時的解救方法等[3]。
2.6 做好護理記錄及藥品保存工作 護士在接收病人治療單核對好藥品后,確認無誤需在門診病志醫囑欄醫生簽字下方,簽上執行護士名字,證明該醫囑已執行。對在輸液過程發生不良反應的患者,要填寫不良反應護理記錄本,注明患者姓名、性別、年齡、診斷、輸液時間、藥物名稱、批次、處置護士、出現癥狀、采取處理辦法、癥狀轉歸、持續時間、病人去向,搶救醫生、當班護士認真做好記錄,護士長簽名。對于患者需求把藥物存放在醫院的患者,護士和病人按照醫囑單、治療單認真交接、核對、確認治療單和藥品相符無誤后,存放在藥品柜內,治療單和輸液瓶(袋)要粘牢,防止藥品和治療單分離而造成不必要困擾。
門診需要護士有持之以恒的敬業精神和對護理事業的無比熱愛,以及對患者的理解包容和奉獻精神,能通過換位思考體諒患者、理解患者、同情患者、才能真正成為患者的知心朋友,才能使輸液室這個小小的治療區成為患者的避風港,病人家屬的溫馨家園。由于護理學是一門獨立的學科,要想做好門診護理工作,只有經驗是不夠的,還需要不斷地更新知識,掌握新技術,探索新問題,才能不斷完善自己,適應新形勢下的護理工作,確保護理工作的質量安全。因此,我們要不斷加強醫學知識的學習和提高,加強科學有效的溝通管理技巧,適應當前護理技術可持續發展的不斷改進,規避護理工作中存在的風險,為患者提供一個和諧、安全、可靠、舒適、溫馨的服務治療區,建立一個和諧的、新型的、包容的、友善的護患關系。
[1]孔曉霞,尹曉紅,梅申聰,等.門診輸液室常見靜脈輸液安全隱患及對策[J].常州實用醫學,2009,25(2):121.
[2]高麗君.門診輸液室潛在的安全隱患及對策[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24)(下半月版):92.
[3]凌云,陳朔暉,諸紀華.兒科門診輸液存在的安全隱患及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07,42(4):329-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