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惠君
結腸癌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腫瘤,隨著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老年結腸癌患者不斷增加。我國結腸癌的發病率愈來愈高,由于缺乏早期的典型特異性臨床表征,患者往往在發生腸梗阻時才會到醫院就診。有研究表明,約有10%~30%結腸癌患者合并有腸梗阻[1]。當前臨床對結腸癌梗阻患者經常使用的治療方法為手術治療。商丘市第四人民醫院自2010年使用急診Ⅰ期切除吻合術對老年左側結腸癌梗阻患者進行治療,取得了滿意的治療效果。現總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河南省商丘市第四人民醫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左側結腸癌梗阻老年患者32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3例,年齡60~82歲,平均年齡(72.1±4)歲,病程 1~7d,平均病程(3.5±1.4)d。患者主要的臨床癥狀:腹脹、腹痛為首發癥狀,同時還伴有停止排氣和排便等完全性低位腸梗阻的臨床表現。患者在術前均未做腸道準備,在入院后2d內進行急診手術,患者在術后經病理證實為結腸癌腸梗阻,其中腺癌13例,粘液腺癌6例,患者均未合并有嚴重的心肺疾病和糖尿病以及其他絕對的手術禁忌證。排除腸穿孔病例,腫瘤位于結腸脾曲9例;乙狀結腸12例;降結腸8例;直腸和乙狀結腸交界3例。
1.2 手術方法
1.2.1 術前準備 所有患者均經過禁食、補水和電解質、胃腸減壓、抗生素預防感染、營養支持、奧曲肽抑制腸道分泌等一系列的常規保守治療及術前1~3d準備。在治療過程中未發現嚴重的水、電解質紊亂以及低蛋白血癥、貧血、酸堿失衡等。
1.2.2 手術方法 經回腸末端或者闌尾切口進行插管灌洗腸道,使用生理鹽水對病灶遠端進行灌洗。切除范圍不超過全結腸的2/3距癌腫至少10cm。保持吻合口兩端無張力和嚴重水腫以及血運良好。對于在術中一般情況較好和生命體征比較平穩的患者進行淋巴結清掃。
1.2.3 術后處理 放兩根硅膠管于腹腔引流,其中一根位于吻合口旁邊,術后進行負壓吸引,同時放置肛管進行固定減壓。每天進行擴肛直至自行排氣。同時加強營養支持,應用光譜的抗生素進行治療預防感染,使用奧曲肽抑制腸道的分泌,及時糾正患者蛋白血脂和電解質紊亂。
全組患者均無死亡病例,其中無1例患者吻合口瘺,2例患者切口裂開,3例患者發生感染,患者在經過臨床對癥治療后全部痊愈;住院時間為14~35d,平均住院時間為(19.4±3.7)d。
對于左側結腸癌腸梗阻、經非手術保守治療后癥狀未明顯緩解的患者,要立即進行急診手術治療。由于患者自身體質的狀況及對手術的耐受程度不一樣,在術前要對患者進行綜合的評估,確定手術的安全性,選擇合理的術式[2]。適合選用Ⅰ期切除吻合術患者的指征為:患者有良好的一般情況;未合并有嚴重的心肺以及其他重要臟器的疾病;無中毒性休克以及嚴重的腹腔感染;發病時間短,血運良好、水腫不嚴重、無腸壁撕裂;術中腸道灌洗效果十分理想,近端結腸的內容物完全或者基本排空;吻合口較松弛無張力,滿足吻合口遠端通、近端空的基本要求[3]。
老年結腸癌患者在急性發作梗阻時,術中一般在梗阻部位近端進行橫結腸造口,在腸道有充分準備后再進行Ⅱ期手術根治性切除。分期手術住院時間較長、醫療費用高、給患者帶了極大的痛苦,部分患者在等待進行Ⅱ期手術期間因為癌腫的擴散失去治療的最佳時機。有研究表明,Ⅰ期切除吻合治療后5年存活率要遠高于分期手術治療,且切口感染以及吻合口瘺發生率較低[4-6]。
綜上所述,對左側結腸癌梗阻患者進行急診Ⅰ期切除吻合術治療過程中,應正確把握手術的適應證,在手術中進行有效的腸道灌洗,同時注重圍手術期患者的綜合治療。老年結腸癌導致的腸梗阻采用急診Ⅰ期切除吻合術方案是一種十分理想的術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葛海福.老年左側結腸癌梗阻急診I期切除吻合術療效[J].中國醫學創新,2012,10(10):116.
[2]張健,應榮超,封光華,等.金屬支架置入術治療左側大腸癌性梗阻療效觀察[J].現代實用醫學,2011,23(1):72-73.
[3]劉認真.左側結腸癌并腸梗阻的外科治療[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1,17(3):42-43.
[4]徐剛潮,陳勇平.左半結腸癌并急性腸梗阻16例一期切除治療體會[J].嶺南現代臨床外科,2012,12(1):30-31.
[5]胡世雄,郭凌燕,吳印愛,等.吻合口上下雙管引流法對左側結腸癌梗阻患者一期術后腸黏膜屏障功能的影響[J].華南國防醫學雜志,2007,21(5):21-22,30.
[6]裘華森,呂賓,張勤,等.腸道支架減壓在左側大腸癌梗阻一期切除吻合中的應用[J].中華消化外科雜志,2009,8(6):43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