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延 章 雁
(上海海事大學,上海 200120)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小企業取得了長足發展,為我國經濟發展、充分就業做出了巨大貢獻,截至2012年中小企業占我國企業總量的98%以上,新增就業崗位貢獻率85%,占據新產品的75%,發明專利的65%,GDP 的60%,稅收的50%。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小企業為了在競爭中生存和發展,必須確保企業資金供應充足,防止資金斷流。雖然近年來小企業融資額在金融機構貸款中所占比例有所提高,但小企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所做出的貢獻與其所獲得的金融資源并不相稱。融資難已成為困擾小企業生存和發展的一個長期而普遍的問題。
1. 企業經營風險高
小企業大多為私營企業,經營規模小,自有資金少,負債率高,生產設備陳舊、技術落后,技術含量和產品附加值低,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差,抵御市場波動的能力差,經營狀況不穩定。
2. 管理不規范,會計信息質量偏低
我國大部分小企業多實行家族式管理模式,缺乏科學的法人治理結構,導致企業的所有者和管理者權責不明確,管理混亂。會計是企業治理結構和內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小企業的會計人員往往與企業所有者有親屬關系,或者受企業所有者的直接管理,勢必造成會計人員的獨立性降低,使得管理層虛報財務數據、操縱會計利潤的可能性增加,嚴重影響會計信息質量。
3. 缺少金融機構認可的貸款抵押物
目前,我國金融機構對小企業常見的貸款方式為抵押和保證,采用信用貸款方式的少之又少。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由于我國融資環境建設相對滯后和小企業自身信用不高。具有融資需求的小企業往往處于發展初期,經營場地多為租賃,固定資產相對較少,金融機構認可的廠房、土地或具有較高價值的機器設備恰恰是小企業所欠缺的,因此增加了融資難度。
1. 金融機構對小企業的貸款門檻偏高
一方面,隨著我國金融改革力度的加大,商業銀行加強了信貸風險控制,金融機構從謹慎性原則出發,傾向于為經營風險適中且具備基本償債能力的大中型企業提供貸款,而對于財務信息質量較差的小企業的貸款門檻相對較高。另一方面,由于金融機構以盈利為目的,對待每一筆業務首先要從自身的利益出發。小企業貸款額較小,單位貸款成本偏高,并且由于小企業自身的經營特點,貸款在賬戶中沉淀比例較小,難以達到金融機構內部規定的存貸比例。此外,金融機構缺乏針對小企業貸款的激勵機制,這也導致其向小企業貸款的動力不足。
2. 惡性競爭使內部融資能力進一步削弱
企業融資分為權益性融資和債務性融資。對小企業來說,受自身條件的限制,權益性融資尤其是通過自身積累的內部融資能力有限。而國際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沖擊,造成我國經濟不確定性因素增加,國內外需求雙降,使得小企業的銷售收入銳減,企業不得不通過價格戰這種同業惡性競爭方式維持生計,這不僅削減了小企業原本就很薄弱的利潤空間,更使得內部融資更加不足,致使小企業更加依賴于外部融資。
2013年《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實施,為提高小企業會計信息質量,增強小企業會計信息可比性提供了契機。小企業會計人員應確保會計科目運用符合《小企業會計準則》中的各項規定:文字表達通俗易懂,避免產生誤解和歧義;報表中數據列示準確,勾稽關系嚴密,相應的文字描述要有針對性,與數據相匹配。小企業應加強對會計人員專業素質的培養,使其能夠及時跟蹤掌握國家政策,提高財務數據分析的能力。
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獨立性是小企業內部控制的基本目標之一,科學有效的內部控制可以幫助小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強企業競爭力,進而提高小企業的會計信息質量。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能夠提高管理人員和會計人員的獨立性,減少舞弊和粉飾財務業績行為,確保國家政策的順利貫徹執行,保護企業財產物資的安全和完整性。在小企業融資的過程中,真實、獨立的會計信息能夠增加金融機構和債權人對小企業的信用程度,有利于小企業順利獲得其生產經營所需資金,促進企業進一步發展壯大。
金融機構應當按照市場化原則和商業化運作模式的要求,完善信用評級授信機制,對不同類型的小企業實行差別信貸的政策。差別信貸政策既可以體現在信貸規模的差別上,也可以體現在信貸產品的差別上。例如,對于那些符合國家有關政策要求、發展前景良好、信用水平高、經營穩健的小企業,可以對其實行一定的信貸規模的傾斜;對于那些抵押不足但是訂單充足的小企業,可以通過貿易融資產品來解決其融資難問題。
金融機構應當創新貸款抵押質押的方式,除了傳統的土地、房產、存貨以及機器設備抵押物之外,可以進一步擴大抵押物的范圍,對那些發展前景好、信用度高的企業,可以探索創新法律允許或不禁止的其他有價資產抵押形式,例如開展采取林權和土地承包權、采礦權、知識產權、股權、退稅質押等作為抵質押物的融資方式,適當提高傳統抵質押物的抵質押率,以破解小企業貸款中抵質押不足的困境。
小企業大多缺少融資所需的抵質押物,必然更多地倚重擔保。應重視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在企業融資中的作用。通過開展小企業聯保貸款業務,建立為政府公共目標服務的政策性擔保公司。支持有實力的民間資本成立商業性擔保機構。建立多層次、多結構、多種所有制并行的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和再擔保機構,進一步推動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的規范發展。
[1]何璐. 關于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探討[J]. 浙江金融,2011(8).
[2]郭潔,王巍. 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對策研究[J].商品與質量,2012(5).
[3]侯宇. 基于會計信息質量的小企業融資困境探討[J].商業會計,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