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馨欣
(黑龍江省投資服務中心,黑龍江 哈爾濱150001)
改革開放以來,外商直接投資(簡稱FDI)對黑龍江省經濟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僅帶來了西方國家的先進技術,先進的管理理念,同時,彌補了省內資金不足,增加了勞動力就業,優化了黑龍江省產業結構,促進了經濟快速增長。但由于在吸引和使用外資的過程中存在著盲目性和隨意性,造成了外資企業總體規模偏小、技術實力不強,高耗能企業偏多及產業投向不合理等問題。本文剖析FDI 產業投向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
目前,黑龍江省第三產業發展嚴重滯后,而FDI 在第三產業的投入卻偏低,第三產業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發達程度的重要標志。若某地區第三產業不發達,其促進消費的能力就低,市場需求就容易呈現疲軟。因此,第三產業的發展對拉動地方經濟和擴大地方勞動力就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近年來,黑龍江省吸引外資的產業投向在第三產業的資金卻只有8.8%,第二產業則超過70%以上。黑龍江省第三產業利用FDI 的比重始終低于同期全國的平均水平,第三產業的落后是阻滯黑龍江省GDP 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
近年來,黑龍江省FDI 產業投入主要是裝備、醫藥、食品、森林、能源和石化六大類行業,引進的大型跨國公司不多,外商投資企業生產的產品科技含量低,大多數FDI 只能獲取標準化和適用技術,投資高技術領域較少。FDI 給內資企業帶來的技術溢出效應并不顯著,同行業內資企業并沒有從外資企業學到更多的先進技術和先進管理經驗。
黑龍江省部分FDI 產業投向不合理,偏重于高能耗、高污染、低效能的粗放型一、二產業,在一些工業基礎薄弱的市縣,由于缺乏科學規劃,加上引資心切,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引進一些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高能耗、高污染、低效能產業。這類產業大量消耗自然資源,破壞生態環境,污染嚴重,排放的廢氣、廢水等對環境的破壞作用較大。這種“三高一低”(高污染、高耗能、高成本和低效益)產業的引進,盡管對當地GDP 有一定的拉動作用,但是與當前國家提倡的低碳環保和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產業指導政策背道而馳。
由于FDI 對黑龍江省優化產業結構起到了不容忽視的作用,針對FDI 投向第三產業規模偏小、比重偏低的問題,應從黑龍江省的省情出發,放寬市場準入,積極制定引導外資進入第三產業,以加快發展現代物流、電子商務、服務貿易、金融保險等現代服務業。同時,要高度重視服務外包業的發展。服務外包是當今國際產業轉移的一種新形式,具有信息技術承載度高、附加值大、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吸納就業能力強、國際化水平高和不受地理、氣候、環境限制等特點。要加快建設大慶產業園和黑龍江省軟件園兩個服務外包基地示范區。積極發展研發設計、倉儲配送、售后服務、信息咨詢、技能培訓等生產服務業。把旅游業作為第三產業的發展重點,積極推動哈洽會、綠博會、木博會等重展會做大做強,擴大規模、提升檔次,打造北方會展品牌,力爭將黑龍江省第三產業占經濟總量的比重提升到35%以上。同時將信息產業、知識產業、資源再利用產業和環境保護業納入到吸引外資中來,與第三產業協同發展,將引進優質FDI 作為優化黑龍江省產業結構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黑龍江省企業最缺少的就是跨國企業的先進技術和經營管理經驗。黑龍江省應加大引進技術實力強的跨國公司投資力度,提高外商投資的技術含量,加速先進技術轉移和擴散,放寬高技術FDI 準入門檻,限制低技術含量的項目進入。政府在制定招商引資政策時應在鞏固第二產業引資規模的基礎上,更加有針對性地引進高新技術產業,例如電子信息、生物技術和新材料等產業。在投資方式上可以選擇與國有大中型企業合作的方式,利用國有大中型企業基礎條件較好、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素質較高的優勢,提高合作的成功率。
一方面,政府在制定招商引資政策時應嚴格限制“三高一低”項目的引入,以減少對資源的大量損耗和環境的嚴重污染。另一方面,要積極引入FDI 清潔能源項目,實現綠色低碳經濟。隨著世界各國對能源需求的不斷增長和環境保護的日益加強,清潔能源的推廣應用已成必然趨勢。清潔能源項目既可以為黑龍江省降耗減排提供渠道,也為黑龍江省利用外資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了新機遇。黑龍江省煤層氣開發、風力發電、生物質發電、工業余熱發電等產業資源豐富,各級政府應依托這些資源優勢有針對性地與夸國公司開展合作,吸引先進技術和優質外資投入清潔能源領域項,促進黑龍江省綠色低碳經濟的加快發展。
[1]Michael E Porter.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The Macmillan Press Ltd.London and Basing stoke.1990.
[2]王春梅,桑紅莉. 黑龍江省產業結構優化發展的對策[J].商業經濟,2009(8).
[3]孫彩. 黑龍江省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J].科技與管理,2010(4).
[4]尚慧麗,姜述弢. 黑龍江省產業結構調整效益研究[J].商業研究,2012(3).
[5]王桂蘭,張彤彤. 黑龍江省使用外資問題研究[J].黑龍江對外經貿,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