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偉航,王學俊,張俊紅
(大連工業大學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遼寧大連116034)
質量控制在現代機械制造業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其重要性也更加顯著[1-2],而軸承是旋轉機械中最為關鍵的基礎零件之一,軸承的質量直接關系到工作母機的工作性能,據可靠數據顯示,旋轉機械中30%的故障與軸承有關[3]。所以對軸承加工過程中的質量監控日益受到重視。軸承振動值的大小是反映軸承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4]。國內目前對軸承振動信號進行檢測,一般使用LabVIEW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或者直接將采集到的數據用表盤指針顯示出來,前者涉及到版權問題導致成本較高,而后者不便于安裝攜帶。基于此設計一套軸承加工過程中的實時質量監測。
基于ARM Cortex-m3核的STM32F107VCT6做主控芯片,最高工作頻率為72 MHz,內置高速存儲器,片上資源豐富,包括:時鐘電源管理器,中斷控制器,具有脈沖帶寬調制功能的定時器 (PWM),通用I/O端口,3通道UART,ADC多達18個通道,可測16個外部和2個內部信號源,還具有觸摸屏接口,看門狗定時器,IIC總線接口,IIS總線接口,1個USB從設備接口,SD主機接口,SPI接口等[5-6]。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系統硬件結構框圖
軸承振動經過傳感器產生電信號,但是由于信號較弱不能進行A/D轉換,所以需對模擬信號進行放大處理。理想的運算放大器具有以下特點:開環放大倍數無窮大;輸入偏置電流為零;輸入電阻無窮大;輸出電阻為零;失調電壓和失調電流及溫漂為零。從以上特點以及性價比方面考慮,該系統選用TI公司的精密、低功耗儀表放大器INA128,如圖2所示。

圖2 INA128信號放大電路
軟件設計有WinCE操作系統、硬件驅動程序編寫和應用程序設計。
利用WinCE的PlatformBuilder根據硬件配置對WinCE操作系統進行定制,將不需要的功能塊去掉,安裝創建設備驅動程序,生成平臺的鏡像文件,然后用PlatformBuilder導出應用程序所需要的SDK。創建過程如圖3。

圖3 WinCE平臺創建流程圖
首先,該系統采用的液晶控制器的型號是ILI9320。它是一款帶有26萬色的單芯片Soc驅動的晶體管顯示器,320×240的分辨率,自帶有顯存,容量達到172 800字節。
觸摸屏接口模式采用的是中斷的方式接受輸入,通過ADC得到坐標值,整個觸摸屏中斷流程圖如4。

圖4 觸摸屏中斷流程圖
底層LCD驅動程序:

程序設計主要有數據庫構建、控制圖生成、監控與分析,其中數據庫設計包括了文件模塊的設計、數據操作模塊的設計等。
(1)數據操作是對數據文件進行操作的模塊,其中又包括數據存儲、輸出、刪除等菜單。數據的輸入采用的是手工錄入的方法,是對離線狀況下的一種質量數據錄入方式,如圖5所示。

圖5 手工錄入界面
主要代碼實現的程序:

(2)采用單值-極差控制圖,它適用于對每一個產品都進行檢驗的場合,當控制圖曲線出現異常時,說明軸承出現問題產生報警,通過采樣軸承內外圈振動值的大小能查出軸承出現的問題。系統使用控件Picturebox作為容器,調用DrawLine函數實現控制圖的繪制。數據提取與計算包括樣本平均值、極差、移動極差等的求取。下面是求解中位數的部分程序。

控制圖界面如圖6所示。
(3)控制圖分析,控制圖判別準則即:點子出界就判斷異常;界內點排列不隨機判斷異常。
界內點排列不隨機有8種情況,在國家標準GB/ T 4091-2001《常規控制圖》有明確的規定[7-8],如表1所示。

圖6 單值-極差控制圖

表1 控制圖異常模式判斷
開發了一種基于STM32F107VCT6芯片的軸承振動信號檢測儀,該檢測儀具有體積小、成本低、便于攜帶等特點。以統計過程控制理論為基礎對振動信號進行分析、處理,對軸承進行加工過程中的實時質量檢測。
【1】Marsh,Michael.CIM Solution-toward 21stCentury SPC[J].SMT Surface Mount Technology Magazine,1997(10):48-50.
【2】張公緒,劉艷永.質量管理與診斷七十年[J].質量管理,1999(7):39-41.
【3】馬亞良,陳仁竹.軸承制造技術[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4】于洋,楊金英.機械振動檢測儀器的研制[J].儀表技術與傳感器,2008(9):35-36.
【5】于春雪.基于STM32F107的高速以太網接口設計與應用[J].電聲技術,2011,35(9):63-67.
【6】孫凱明,石磊,甄海濤,等.基于Cortex-M3處理器和CC2430的無線網關設計[J].自動化技術與應用,2011,30(8):34-47.
【7】羅鴻.ERP原理設計實施[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2.
【8】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GB/T 4091-2001常規控制圖[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