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心
(棗莊學院 心理與教育科學學院,山東 棗莊 277160)
1946年,在美國誕生了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發明——計算機,它的出現引領人類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并被迅速應用于各領域.1958年,計算機開始滲入教學領域,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概念開始提出,人們期望用計算機幫助和代替教師執行部分教學任務,傳遞教學信息,向學生傳授知識和訓練技能,直接為學生服務,并且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這種期望已經成為現實,并且引入了一個新的概念——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的英文單詞是Multimedia,它由multi和media兩部分組成.“媒體(Media)就是人與人之間實現信息交流的中介,簡單來說,就是信息的載體,也稱為媒介.多媒體就是多重媒體的意思,可以理解為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文字、圖形、圖像、動畫、聲音和視頻等各種媒體的統稱,及多種信息載體的表現形式和傳遞方式.”[1]
多媒體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通過教學設計,合理選擇和運用現代教學媒體,并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結合,共同參與教學全過程,以多種媒體信息作用于學生,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構,使學生在最佳的學習條件下進行學習的活動.[2]
多媒體教學的概念是在50年代末被正式提出的,隨著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的內容也在發生著變化.早期的多媒體教學主要是基于硬件的媒體組合,每種媒體都有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到20世紀80年代,幻燈、投影、錄音、錄像等手段已經運用于課堂.20世紀90年代以后,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普及,計算機的價格也大幅下跌,開始通過計算機將幻燈、投影、錄音、錄像、繪畫、文獻查找、復制、傳遞等結合在一起,出現了多媒體計算機.
多媒體計算機的出現給課堂教學帶來了革命性的突破.它的集成性、交互性、非循序性等特點不僅優化了教學環節,改進了教學手段,更重要的是它還帶來了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改變.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指出,要“大力提高教育技術手段的現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為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山東省在摸清了教育信息化現狀的基礎上做出了推進計劃.
從統計的現狀來看,目前山東全省17市140個縣(市、區)全部建立了教育城域網;100%的高等院校、88%的普通高中、70%的初中、34%的小學建成了校園網;三分之一以上的縣(市、區)所屬中小學實現了“班班通”.總體來說,目前大部分市區中小學已經具備了多媒體教學的條件,只是在設備配置上存在一定的差異.
目前中小學的多媒體配置主要有兩種,多媒體演示系統和交互式電子白板.
2.1.1 多媒體演示系統
多媒體演示系統主要用于播放展示各種現代教學媒體,如實物、幻燈片、錄音、錄像、多媒體教學軟件等.目前大多數高中的多媒體教室主要配置是連接局域網的多媒體計算機、投影機、投影屏幕和音箱.
2.1.2 交互式電子白板
1991年,加拿大的SMART公司率先研發了電子白板,并把電子白板進行產品化,在歐美市場推廣使用.電子白板是匯集了尖端電子技術、軟件等多種高科技手段研發的高新技術產品,它通過應用電磁感應原理等,結合計算機和投影技術,可以實現無紙化辦公和教學.
交互式電子白板是一個融合了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與通信技術的計算機輸入輸出設備,人機交互的智能平臺.它的核心硬件有電子感應白板、白板操作系統級感應筆等附件.在教學上可以替代傳統的粉筆、黑板的數字化教學演示設備.
多媒體教學的蓬勃發展,使傳統的教學方式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多媒體教學的信息量大,表現形式多樣,生動形象,能更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多媒體技術的出現打破了傳統的粉筆+黑板的教學模式,為教學提供了更好的表現形式.同時,它的出現也讓很多老師變得手足無措,從90年代到現在,雖然他們已經從最開始的抵觸變得慢慢接受這種教學方式,但是在應用方面還顯得有些生硬.
3.1.1 教師工作的量
從目前高中多媒體的使用現狀來看,教師大都是用來播放多媒體課件或者與教學相關的視頻.由于多媒體的表現形式比較多樣,容易吸引學生注意力,很多老師就誤以為只要用多媒體就可以達到好的教學效果.甚至有些學校也把教學過程中是否使用多媒體劃入量化標準,對于信息素養不是很高的老師來說,無疑又增加了一項繁重的工作.
筆者在訪談過程中也問到課件制作的問題,很多老師表示課件大多是網上搜來的稍微改改就拿來用,自己制作的課件只占很少一部分.部分老師明確表示自己制作課件工作量太大,尤其有些學科需要畫一些不規則的圖形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導致沒有足夠時間用來設計教學過程.
3.1.2 教師工作的質
多媒體教學的出現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的專業發展內容也隨之發生變化.教師除了要具備專業知識外,還要不斷提高信息素養,掌握更多與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相關的知識,要學會使用一些專業軟件來開發和制作課件.
馬克思主義哲學提出,量變引起質變,網上少數多媒體課件資源的重復利用并不能提高多媒體課件的質量.
從目前的課件寫作方法來看,大多數的課件依然沿襲了傳統教案的寫作方法,包括知識的回顧導入、新知識的講授、練習、作業等,只是把紙質的教案變成電子版的,并沒有充分發揮出多媒體的特點.從課件內容來看,基本是將課本內容照搬到PPT課件中,只是一個適當加了圖片或視音頻的電子書.從課件設計來看,圖片和視音頻的插入比較生硬.很多老師直接把網上找到的圖片插入到課件中,不會進行適當的修飾裁剪.有些老師因為不會處理視頻音頻,插入課件之后無法達到流暢的效果,甚至會浪費學生的時間.
3.2.1 學生的認知負荷
“認知負荷”這一術語最早出現于20世紀70年代,John Sweller(1988)將其作為一種理論應用于教育領域,認為認知負荷是處理被給信息所需要的心智能量的水平.[3]心理學研究證明,人的認知資源是有限的,個體的工作記憶容量只有7±2個組塊,如果大量信息同時呈現,就不會得到有效加工.
多媒體教學中的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材料都會引起學生的注意,學生在對這些信息進行處理的時候,很難有效篩選出教學內容中的重點.課件設計的不合理,媒體呈現的不清晰都會增加學生的認知負荷.
3.2.2 學生的學習能力
多媒體教學的出現在給老師提出了新的挑戰的同時,也對學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學生的學要從以前的“被學習”變成“要學習”和“會學習”.
多媒體教學的信息量大,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講授的知識量可以是傳統板書教學的2-3倍.信息在呈現的過程中,有著呈現時間短,同時呈現的信息量大的特點,這會使學生有應接不暇的感覺,知識點出現之后很快就會過去,沒有思考的時間.筆者在訪談中發現,很多學生在課堂上都無法記住老師講授的重點,在自習課上抄老師的課件是很常見的現象.
這個問題的解決一方面需要教師盡量簡化課件內容,另一方面需要培養學生如何在多媒體情境下學習知識掌握重點.
3.3.1 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
新課程標準對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強調課堂中的師生交往,構建互動的師生關系,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教學效果的指標除了考試成績,還要對學校生活的質量和課堂互動的過程進行全方位的評價.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教學對師生互動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多媒體教學信息傳遞的快捷性、媒體內容形式的新穎性以及它的交互性都有利于展開靈活多樣的活動,促進師生的互動.但是,多媒體教學在師生互動方面也有一些負面影響.很多教師把多媒體作為演示工具,把注意力放在事物的演示和知識的呈現上,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缺乏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情感互動的交流,難以達到好的教學效果.
3.3.2 教學過程中的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教學是新課程理念所提倡的一種學習方式.它要求學生做課堂的主人,要在老師的引導下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調動自己的各種感覺器官,主動去獲取知識.
多媒體教學表現形式的多樣性,可以幫助教師創設逼真的教學情境促進學生進行自主探究.但是在應用的過程中,老師需要把握多媒體使用的度,濫用音效和圖片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無法正確抓住需要探究的點.
在知識的盛宴中,多媒體教學是主餐還是甜品是我們需要界定的一個問題.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已經成為必然,因為它獨特的優點可以優化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甚至是我們的教學思想教學理念.但是,多媒體要怎么用,依然是眾多老師需要厘清的一個問題.
多媒體教學從最開始就是作為一種輔助手段出現的,只是被有些老師誤用,以為使用多媒體的課堂才是好的課堂.多媒體教學是用來幫助老師把一些復雜的問題簡單化、生動化的呈現給學生,方便學生理解鞏固知識.這就需要有關部門通過培訓幫助老師明確多媒體的用量.
4.2.1 與時俱進的技術培訓
隨著科技的發展,多媒體技術也在與時俱進,從最初的多種媒體的綜合使用,到多媒體演示系統的應用,再到現在的電子白板的逐步普及,所以做好與時俱進的技術培訓也是多媒體教學培訓系統中必要的一個環節.
4.2.2 加強正確的理念引導
多媒體教學的技術培訓一直在進行中,各地區都已經建立了多種平臺來幫助教師進行學習.從學習內容來看,主要是與多媒體課件制作相關的軟件的學習,幫助教師提高基本的信息素養.
同多媒體在教學中的地位一樣,老師們所學的軟件技術也只是一種手段,是為了幫助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但是多媒體教學的使用效果如何,則更多的取決于教師的制作理念.關于教師的多媒體教學理念的引導可以通過講座或者短期面授的方式進行.目前很多高校的教育技術學領域的專家都已經對這個問題有了比較深入的研究,可以通過培訓的方式將他們的理念傳遞給廣大中小學教師.
多媒體教學的評價體系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環節,從定性和定量兩個方面對多媒體教學活動進行描述,以達到正確反映多媒體教學的教學效果的目的.
多媒體教學的評價體系的建立,除了要符合一般的指導性原則、可操作性原則之外,還需要考慮適應性原則.不同的課程、學科對多媒體應用的要求也不同,所以要綜合考慮各學科的教學特點,做出不同的評價指標.
目前網絡上關于多媒體教學的資源庫已經有很多,但是一個普遍的現象就是資源的重復,而且每個資源庫的多媒體課件的質量也相差很多,所以建立一個高質量的多媒體教學資源庫是非常必要的.
隨著計算機技術及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云計算”已經進入人們的視野并被大量應用起來.由于它具有實時更新、隨時獲取、可共享性等特點,利用云計算平臺來建立大范圍的校間的資源庫就成為可能,而且可以節約大量的硬件投入和維護的費用.
多媒體教學已經經歷了起步和探索階段,正處于一個平穩發展的狀態.很多中小學已經普及了多媒體教學,但是教師的理念仍需正確的引導.相信隨著多媒體的應用,無論是多媒體課件的制作還是它的應用理念都會逐漸成熟.而且電子白板的興起也逐步解決了目前多媒體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相信多媒體教學在未來的高中教學中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1〕李彬.大眾傳播學[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6.
〔2〕何曉玲.高校多媒體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于應用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08.
〔3〕萬華麗.交互式電子白板支持下的課堂教學互動研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2.
〔4〕葉萃.中學多媒體教學的現狀分析及策略研究——以黃石八中為例[D].重慶:西南大學,2009.
〔5〕王波.中學物理多媒體教學與學習效率的探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6.
〔6〕曹亞楠,陳龍.淺談網絡多媒體技術在高校教學中的利與弊[J].中國校外教育,2012(12):101.
〔7〕王元元,時勘.多媒體教學中學生認知負荷研究述評[J].現代教育科學,2012(6):125-126.
〔8〕Sweller J.Cognitive load during Problem solving:Effects on learning [J].Cognitive Science,1988,(12):257-285.
〔9〕徐麗珍.基于云計算的多媒體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研究[J].2012(6):48-50.
〔10〕趙團萌.基于電子白板的師范生教育技術能力培養研究[D].廣西:廣西師范大學,2012.
〔11〕邢倩.多媒體教學中的干擾及其對策研究[D].湖北:華中科技大學,2009.
〔12〕陳忱.形成性評價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福建省漳州市第三中學為例[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12,28(3):94-98.
〔13〕夏敏.基于網絡的多媒體教學資源庫的構建[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10):153.
〔14〕李太博.高中英語課堂互動教學中的教師提問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9.
〔15〕葉萃.中學多媒體教學的現狀分析及策略研究[D].湖北:華中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