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平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在一些國企改制為民企的企業內部就出現了一些不良作風和腐敗行為,這都給企業帶來了負面影響。而上級黨組織對改制后企業基層黨組織約束不夠,存在放任自流現象,而致使改制后企業黨組織管轄歸屬相對混亂,不能很好的適應企業特性。針對這種情況,本論文將淺析如何加強對改制后國企基層黨組織的各項管理辦法,實現黨組織的凝聚力作用,抑制不良行徑的出現。
隨著市場經濟的大發展,一些新形式和新變化逐步呈現。民營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很多國營企業也都在進行相應的重組或是改制。在這一進程中,為了有效抑制一些不良作風和腐敗行為,上級黨組織應該對企業基層黨組織加強管理,以發揮基層黨組織的作用,同時在企業內部也要加強黨組織管理工作,這些都會影響到黨在經濟領域中的執政能力。下面筆者將對國企改為民企后,如何開展黨組織管理工作等相關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以便發揮基層黨組織對企業的正面的影響,進而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強化黨的執政能力。
一、改制后企業的基層黨組織面臨主要問題
改制后的企業基層黨組織在實際工作中面臨主要問題主要包括:現實定位問題、職責范圍問題、群眾威信問題以及開展的活動少、形式舊等問題。改制后的很多企業基層黨組織對自己在企業中的定位不準。企業基層黨組織應該是“黨在社會基層中的戰斗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所以說,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首先就應該為自己企業中進行定位,進而明確任務。
在現實工作中,企業中的黨務干部往往把精力放在企業具體的生產經營管理上,忽視基層黨組織基本任務。還有就是企業基層黨組織的工作性質不具備企業中的生產經營決策權、人力資源調動權、工資獎金分配權,不能自如地幫助職工解決各種問題和困難,導致了企業基層黨組織的影響力不強、黨務干部地位不高、在黨員和群眾中威信不高的局面。在企業內部不能開展形式多樣的,新穎的活動。
二、加強對基層黨組織管理的必要性
國企弱勢在經營,民企弱勢在管理。所以說國企改制后,上層黨組織應該進加強對企業內部的基層黨組織的管理工作,這樣才能增強企業內部的凝聚力,實現企業的創造力,才能夠促進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國企向民企過渡過程中,滋生了很多不良的作風和現象,在改制后的企業內部所采用的管理模式相對來說也不夠合理、科學。在企業內部的管理工作中,一些處于主導作用的職位的設立很多時候都是“任人唯親”,或是實行集權化管理,很多關乎企業發展的重大決策等都是部分領導的“獨角戲”,實行的是專制式管理和決策,使得企業不能集思廣益,封閉化運行,發展較慢。在企業改制后,上層黨組織要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注重基層黨組織的建設,加強黨組織管理工作,凸顯黨的民主、平等的組織原則,并將之引入企業管理層或是決策中,進而動員全體員工,讓他們能提出合理的、有建設性的意見或是建議,這樣才能實現企業內部的凝聚力,有利于企業的集中管理,有效推進企業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進程。
要加強對企業基層黨組織的管理,將黨的方針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及時引入企業的決策及運作環節中,這樣就能推進企業文化的創新,實現企業文化的生機,提升企業自身的發展水平,推動了企業的健康發展。
三、抓住先進性教育,強化黨組織力量
對企業基礎黨組織也應該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進而促使企業攻克發展、創新過程中的難關,能有效促進企業的發展,實現讓員工和群眾的滿意度。所以,應該對企業黨委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促進企業的騰飛。同時在企業內部推行一邊學習,一邊創新,學習和創新相結合的理念,實現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成效,推動企業全體員工實現凝聚性。首先要強化基層黨組織成員的黨員意識,持續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增強黨員的素質能力。這樣企業基層黨組織的整體素質和工作能力都會相應的得到提升。上層黨組織也應該對企業基層黨組織成員開展開展理論學習活動,努力促使他們能將理論學習活動中所學到的理念等落實于實踐鍛煉中。實現企業內部基層黨組織對黨的一些重要思想的科學內涵的理解,理解其精神實質。讓企業也能認識到基層黨組織在改制后企業中的重要性,這樣黨組織意識和宗旨意識等都會相應的得到提高,在企業中就會發揮基層黨組織的作用,實現黨組織的示范作用,進而調動所有黨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意識,發揮其帶頭作用。
同時,在企業內部也要加強黨組織管理,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增強黨員的凝聚力,強化黨組織的影響力,呈現黨組織的重要作用。不只是企業內部的黨員們要有團結意識,還應該通過自身的示范作用,影響其他員工進行積極主動的工作。所以說,應該對基層黨組織和企業內部進行先進性教育,這樣才能強化黨組織力量,加強黨組織管理,推進企業的發展。
四、加強企業黨內民主監督,推動企業廉政建設
面對社會上的一些不良作風和腐敗現象,上層黨組織應該對企業基層黨組織進行黨內民主建設,實現民主監督,進而推動企業重大決策的民主性和科學性,實現企業的廉政建設。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明確: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對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帶動作用”。可見黨內民主是關乎黨生死攸關的大事。應該對基層黨組織進行或是加強民主建設,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進行體制完善,發揮基層黨組織的管理和監督作用。保證企業內部黨組織建設和管理的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實踐民主。企業內部的決策應該是民主決策,并且目標應具體化,范圍擴大化的決策。確保決策對企業發展和深化改革有利,確保能實現企業的競爭力。這都需要完善議事和決策機制,實行民主決策。只有這樣才能推進企業決策的民主化、制度化、科學化,避免個人獨斷專行現象。上層黨組織應該對企業基層黨組織進行講評、誡勉,或是進行考核和定期民主測評等,落實對基層黨組織的教育管理工作。也可以改革干部任用考評機制,實行聘任和群主推薦相結合辦法,這樣也都能很好的實現企業黨內民主建設,發揮基層黨組織的監督作用。
此外,現行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夠完善,缺少法律制度的監督和約束。所以上層黨組織應該對企業基層黨組織要進行思想教育,強化基層黨組織成員的廉潔自律,在工作中以身作則,發揮帶頭作用,實現工作的清正廉潔。也可以在企業內部建立健全黨內監督機制,讓群眾進行民主監督,嚴肅對黨員的違法違紀處理。
五、加強黨建工作創新,提高黨建工作水平
國企改制后,而企業基層黨組織作為“科學發展觀”等黨的重要思想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對于企業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所以說,要實現企業決策層或是基層黨組織成員觀念的轉變,對企業進行依法管理,進行科學民主的決策,根據企業員工的實際工作好壞進行相應的獎懲,努力構建經營有序、和諧的企業,這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部分。做好企業黨建工作,加強黨組織管理是提高企業黨員素質的基礎,是全面加強企業經營效能建設的前提,同時也能正確履行黨組織職責,推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保證企業權力運行的規范與廉潔,能樹立企業管理的良好形象。此外,加強企業基層黨組織管理,也要與經濟發展形勢相適應,要依據企業生產經營方式進行具體的調整,解決基層組織發展不平衡和報酬有差異等問題,靈活地調整企業基層黨的組織機構設置,進行黨組的有效監督和管理。
總之,國企弱勢在經營,民企弱勢在管理。在新的市場形勢下,在改制后的企業中,要強化對基層黨組織工作的管理,更要加強企業內部基層黨組織工作管理,抓好企業基層黨組織建設,努力構建和諧企業,這都需要上層當組織和企業基層黨組織以及所有黨員干部進行不斷的創新和積極的探索,努力實現和諧社會的遠大目標。
(作者單位:杭州市建筑工程監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