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峻軍
一、前言
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社會經濟形勢正發生著急速的變化。面對新形勢,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人們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也發生了廣泛而深刻的變化,這些新變化主要表現在職工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與思想政治工作內容、方式方法滯后的矛盾上。在新的形勢下企業應當如何開展企業政治思想工作,已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二、企業政治思想工作存在問題
第一,存在“兩張皮”現象,工作形不成合力。
企業經理抓生產經營,黨委書記抓政治思想工作,各有各的思路、各有各的權力各有各的隊伍、各有各的任務、各有各的陣地,各有各的考核要求。因此,“各吹各的喇叭、各抬各的轎”,造成企業內部“兩張皮”、“兩個中心”,企業領導班子內部爭權奪勢鬧不團結,形不成合力,影響企業正常發展。這個問題在上個世紀80、90年代極為突出。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企業體制的改變,股份制企業大量出現,企業的股權結構、治理結構和運行機制發生了極大轉變,企業政治思想工作又出現了從一個極端轉向另一個極端,即從“萬能論”變成“無用論”。
第二,缺乏調查研究,針對性與科學性不高。
由于長期工作模式的慣性影響,政治思想工作通常是自上而下地開展,即在企業黨委領導下,以政治思想工作部門為主體開展正面的理論灌輸和宣傳教育。這種單向工作流程是被動地開展工作,文件照轉照發,文章照讀照念,缺乏深入調查研究與廣泛溝通,抱著一種錯誤心態:“只要拉鋸就掉沫”,只求形式轟轟烈烈,不求效果扎扎實實,工作單調方法簡單。政治思想工作缺乏針對性和科學性,也缺乏應有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因此,企業政治思想工作失去了原有的魅力。
第三,缺乏創新,思想觀念守舊。
政治思想工作不被重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政治思想工作本身而言,長期固守單一的形式、內容和方法,缺乏創新、與時俱進和“虛實結合”的行之有效的手段是一個重要因素,也是政治思想工作難以突破的一個關鍵因素。現在有些企業雖然也有了“圍繞中心開展工作”的意識,但終因視野狹窄,限于自我循環的小圈子,其結果依然是針對不強、觸及不深、效果不佳。
第四,政工隊伍不穩,素質有待提高。
由于一些企業行政領導對政治思想工作存有偏見,缺乏正確的理解和支持,現時又過度強調物質利益,加之大眾傳播媒介高度發達,員工獲得信息的渠道多且內容豐富,出現了政治思想工作難做,政工干部多余,待遇和晉升受阻,缺乏做好政治思想工作的信心等問題,導致大部分政工干部轉行或流失。再有,專職政工干部擅長黨務工作,缺乏經營管理的中和技能,對企業經營和內部管理難以提出獨到見解,因而很難融于企業生產經營工作中去。
三、企業積極探索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機制
積極探索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機制,是思想政治工作科學化發展的必然要求。探索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機制, 應建立和健全“一個體系(全方位思想政治工作網絡系統)”、“兩個理念(以人為本、服務至上)”、“三個工程(信念工程、人心工程、形象工程)”和“四個主渠道(正面灌輸、媒體傳播、社會輿情、活動載體)”的整體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系統。其具體措施為:
第一,完善“一個體系”。
全方位思想政治工作網絡系統是思想政治工作運行機制發揮其作用的重要保證。建立和健全與思想政治工作相適應的高效、有序的網絡系統,首先要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團結協作、務實高效的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并使思想政治工作者明其責、勝其任,真正體現“能者上,庸者讓,俗者下”,只有這樣,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做到組織領導到位,整體隊伍素質優化。建立和健全全方位思想政治工作網絡系統,還需建立與網絡系統相配套的思想政治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還需建立健全科學的績效考評機制,這是優化思想政治工作,體現責權利相統一的重要保障。
第二,確立“兩個理念”。
思想政治工作的對象是人,人又重在教育引導。思想政治工作作為武裝人、引導人、塑造人與鼓舞人的一項長期的社會系統工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必須確立“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以人為本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工作中,要及時了解群眾的生活,體察群眾的疾苦, 傾聽群眾的呼聲,設身處地為群眾著想,扎扎實實為群眾辦實事,一心一意為群眾排憂解難。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思想政治工作春風化雨,虛功實做。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須積極研究在社會現代化進程中,人們思想、道德和價值觀念的新變化;研究因體制改革、利益關系的變化和各種文化思潮對人們思想觀念的沖擊和困擾;研究如何針對群眾所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耐心細致的思想教育,為群眾提供服務與思想保障。
第三,實施“三個工程”。
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實施理想信念教育。現今思想政治工作最大的失誤,就是淡化了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實施信念工程,就是要對人們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特別是要強化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目的是培養人們的價值觀與人生觀。實施人心工程,就是要通過思想政治工作激發人們的積極情感,達到有效的教育目的。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真心實意,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不應企盼別人賦予自己感召力,而應依靠自身的理論素質、人格力量與率先垂范,來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實施形象工程就是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注重自身形象建設,用高尚的品德感召人;用淵博的知識點撥人;用謙遜的態度親近人;用務實的作風帶動人;用顯著的業績凝聚人,真抓實干,身體力行,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入心、貼心,使群眾心悅行從,才能真正形成思想政治工作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第四,拓展“四個主渠道”。
正面灌輸是指對人們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政治理論教育。當今思想政治工作仍需通過正面灌輸,進行主流意識形態教育。進行主流意識形態教育,還需引導和教育人們樹立和堅定正確的思想觀念,必須堅定不移地進行科學理論知識的教育,要以科學的態度和理性的原則對各種思潮進行審視,明辨是非,確保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有效地防御和抵制各種負面影響。同時,還要引導和提高人們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識。媒體傳播主要是指對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影響的影視、報刊和網絡等的傳播。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的影響力,積極搶占網絡宣傳的制高點,主動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對重大問題、熱點問題進行討論與開展豐富多彩的網上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了解人們的思想狀況,擴展思想政治工作空間,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的合力。社會輿情是指社會群眾的意見和態度。洞察社會輿情,引導社會輿情,構建和諧社會,是思想政治工作重要任務。現階段,社會弱勢群體的存在,潛伏著一定的社會不安定因素。同時,還需引導和教育人們系統地學習法律、法規知識,培養和提高人們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識,自覺地按照法律、法規行事,調整和規范自己的行為。活動載體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形式。當今思想政治工作要積極組織開展社區、社團活動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社區、社團活動,寓教于理,寓教于情,寓教于行,不僅能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說服力和感染力,而且對促進人們的社會意識和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培養、自我服務,具有潛在的滲透性作用。
四、結語
總之,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是我們黨在新時期新形勢下實現工作機制的一項新舉措,這一活動與企業政治思想工作結合起來,才能形成創先爭優的長效機制,成為立德樹人的一項經常性工作,成為維護社會和諧的有效載體和得力抓手,成為企業可持續發展強大推動力量。
(作者單位:寧鄉縣煙草專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