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蘭蘭
電網公司的經營特點決定了其思想政治工作是提高經營管理、安全管理、經濟效益和優質服務等工作的組織保證和政治基礎,只有將思想政治工作深入有效地滲透進入企業各項內容的管理工作中,才能釋放政治工作的強大力量。據此,電網公司的政工部門以及各部門的黨組織在工作開展上要講求工作方法的與時俱進,所有思想工作的開展都要緊密圍繞企業的工作重心。
一、新時期電網公司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問題
第一,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有待加強。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采用灌輸的教育方式,運用自上而下的形式向員工灌輸黨的基本方針路線和理論、政策。但是現在電網公司多數為青年職工,他們的視野較寬闊,吸納的新知識較多。有些電網公司忽視了員工的個性和實際特點,對青年職工進行針對性不強的空泛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思想政治工作得不到領導干部的重視。
有些電網公司的領導對思想政治教育不重視,沒能認識到加強思想政治教
育的重要性,或是只口頭重視,卻缺少實際行動;有些領導干部只注重抓經濟建設,忽視了思想政治工作;有些領導干部認為機關黨員的素質較高,自覺性較高,沒有必要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些領導干部缺乏責任感和光榮感,缺乏必要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
第三,缺乏激勵機制。
目前電網公司內部的組織體制未能激發員工的積極性,缺乏一個平等、公平、擇優、競爭的激勵機制。電網公司要盡量挖掘員工的潛力,通過激發誘導,充分發揮、調動電網公司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合理安排崗位和職位,通過精神上或物質上的獎罰實現新時期電網公司高效、廉政和勤政目標。
二、新時期電網公司思想政治工作所面臨的挑戰
第一,“一頭熱”現象。
當前電網公司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往往沒有針對性,仍然停留在傳統的說教層次,沒有注重對員工需要的滿足。這就導致思想政治工作無法深入到員工的內心,造成資源的浪費,無法取得預期的效果。隨著電網公司改革的不斷發展,電網公司的思想政治工作相對滯后,沒有進行積極的創新,對員工缺乏人本關懷而且嚴重的脫離實際。這就導致員工對思想政治工作不買賬,出現一頭熱的現象。
第二,邊緣化現象。
對于電網公司來說,員工思想政治狀況的好壞將會直接影響工作的開展。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電網公司中的思想政治工作逐漸的被邊緣化,在單位當中越來越不受重視。很多單位的領導將工作的重點放在單位的業務和業績上,而忽視對員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對思想政治工作缺乏足夠的重視,這就導致投入不足,經費短缺。在這種情況下,勢必導致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專業人才大量流失,很多單位都不再有專門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員,大多數都是兼職人員。兼職人員本身有自己的工作要做,根本沒有足夠的精力關注思想政治工作。這些都導致電網公司的思想政治工作逐漸的處于邊緣化的地位。
第三,應景式現象。
當前電網公司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從事者就是政工干部,其思想狀況直接影響到其工作開展的效果。在新時期下,很多政工干部自身的思想就出現了問題,對于思想政治工作大多都是應付了事,自身都不重視,缺乏責任心,將電網公司的思想政治工作看成是一般的工作。導致政工干部消極工作心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當前思想政治工作沒有很好的適應新的形勢。
三、新時期電網公司思想政治工作問題的對策
第一,充分利用現代化的信息傳播平臺。
與時俱進,創新思想政治工作形式。與時代相接軌,充分利用好當前的媒體及載體,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增強時代感、實效性。對時下人們所接觸的多元化媒體進行全方位的分析與了解,適應網絡的高速發展,并充分利用好網絡的優勢,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網站、組建健康活動QQ群,定期發布哲理故事、滲透積極正面的政治思想,并隨時關注熱點網絡新聞中的思想動向,開展人們喜聞樂見、參與性強、趣味性強的政工活動,從而讓職員們感染健康思維、明確思想導向;利用PDCA管理工具把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一個閉環的計劃、執行、檢查、改進系統。當思想政治工作有管理工具時,也就有了計劃、有了目標、有了措施。這樣才能更經濟、有效、簡潔、快速地達到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標,通過改變組織行為,從而實現組織目標。
第二,建立人員管理檔案,努力實現“兩個轉變”。
新時期的電網公司思想政治工作要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努力從各個方面尋找工作的切入點,從根本上對單位職工的思想動態進行關注。以職工為本,以掌握職工的思想動態為工作重點,轉變傳統思想政治工作高高在上的局面,從以下兩個方面抓起:
單向關懷型向雙向交流了解需求型轉變。即尊重和重視職員的精神層面需求,通過檔案填報及日常交流了解個人喜愛及特長,結合職員喜愛及特長開展針對型互動活動,從而滿足青年職員個性精神需求,并實現干部職員之間的和諧相處、挖掘職員潛能,使“以人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集中向民主轉變,根據新時期新職員的接受特點,由原來的單向訓導、統一培訓、統一灌輸式轉變偏向拓展式,把空泛的大道理理論轉變為通俗易懂、貼近生活、貼近工作,進行關注型、針對型的滲透式傳輸。
(作者單位:廊坊三河供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