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偉
如何有效開展企業紀檢監察監督工作,達到預期的監督效果,是一個實踐性課題。紀檢監察監督是企業紀檢監察在實踐中探索出的一種有效的監督方式,是企業加強內部管理、提高效益和效率的重要監督控制手段,是衡量辦事的效率和工作的能力,是加強事前、事中監督、預防腐敗的有效途徑。重點領域和關鍵部位腐敗問題之一,為此,本文結合陸梁油田作業區實際,就如何加大事前、事中監察力度,提高效能監察監督的實踐問題作一探討。
一是提高思想認識,改變實施方式。加強事前、事中效能監察,這一提法早就有之,但在具體操作中,卻往往又表現為事后監察的居多。究其原因:一是思維定式使然。因為自企業開展效能監察以來,選題立項的目標大都是已完結的項目,并且也見到了較好的效果,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事后監察的思維定式。二是介入氛圍有限。由于有些監察對象被監督的意識比較淡薄,對效能監察提前介入采取回避態度,有的干脆把效能監察拒之門外,以致“鞭長莫及”,只有等項目結束了再說。三是監督者底氣不足。相當一部分監察人員對何時提前介入,介入后如何監督,做到什么程度心中無底,特別是那些專業性很強的項目不好把握,于是事前選擇了放棄。當然,最根本的原因是,“不愿監察、不敢監察、不會監察”的問題沒有得到徹底解決,對事前、事中監察的認識不夠,還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提前介入的工作方略。因此,開展事前、事中監察,首先要組織監察人員和有關部門的領導進行認真學習討論,使人們對開展事前、事中監察的目的、意義及重要作用形成共識,改變那種重事后監察、輕事前事中監察的認識和傾向,切實將效能監察的監督方式從事后監察為主,調整為以事前、事中監察為主。
二是清晰工作思路,突出監督重點。效能監察是依據企業領導的授權行使權利,這就決定了企業效能監察方向就是圍繞企業的中心工作,服務企業發展大局。因此,效能監察不僅要圍繞企業中心工作選題立項,而且更需要與企業中心工作的開展同步進行,采取事前、事中監察的方式,對管理行為進行過程監督,才能更有效地發揮效能監察在企業管理中的監督作用。目前,涉及企業管理方面的問題很多,情況比較復雜,效能監察不能面面俱到,包羅萬象,必須有所側重。要緊緊圍繞企業生產建設目標,突出企業的工作重點和重心,針對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存在的關鍵問題和薄弱環節,以及直接影響企業改革和發展穩定的重大問題選題立項,積極開展監督工作。2011年作業區效能監察對17項工程進行工作檢查。在現場工程項目竣工驗收管理中,對發現的7個問題進行了整改。通過檢查無未經批準擅自提高或降低建設標準、改變建設內容以及擴大或縮小建設規模的情況;物資采購是嚴格執行集團公司、油田公司物資采購相關制度規范,采購過程是公開透明,采購物資質量符合標準,沒有未招標、肢解項目規避招標、虛假招標等問題;對承包商的監管到位,沒有違法轉包和違規分包等問題;工程管理人員的管理及監督職責基本到位;設計變更經過部門領導審批,沒有利用變更、虛列、高套等手段增加工程費用的行為;質檢和驗收是符合程序和標準,無發生重大安全質量事故;項目資金管理的內控制度健全、執行有效;根據《內部控制管理手冊》對項目的“控制環境”、“風險評估”、“信息與溝通”、“監督”等幾方面進行檢查。參加招投標監督28項、涉及金額4157萬元,作業區組織現場驗收檢查節約金額3.3萬元。通過對工程建設項目重點部位和關鍵環節進行監督檢查,保證了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任務的落實,促使管理人員依法、合規、高效、廉潔地履行職責,促進工程建設項目優質、高效、綠色、安全、廉潔地運行。
三是堅持提前介入,把握重點環節。事前、事中監察的顯著特點是提前介入,全程監控。所謂“提前介入,全程監控”,是指在企業的重要決策出臺之前和重大經營活動立項之初就及早介入,提前就位,從源頭上把關,把效能監察活動貫穿于全過程,以達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效能監察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提前介入,可以大大增強企業內部控制的嚴密性,強化企業對管理過程和管理人員的監督控制,有效預防經營風險和違紀違規問題的發生。陸梁油田作業區紀委進行效能監察從事后監察向事前、事中全過程跟蹤監察轉變,在工程項目效能監察中試驗行了“系統監督法”, 重點抓五個環節,把好四個關口。即抓好工程招標、物資采購、合同管理、施工管理和項目預決算環節。把好工程項目設計、監理和施工隊伍選擇關,把好施工過程監督關,把好設備材料采購驗收使用關,把好規章制度建設關。效能監察在企業管理中的綜合監督作用,得到作業區領導的充分認可。
總之,效能監察作為企業管理過程監控環節上具有綜合監督性質的一項工作,建立起“事前、事中監察為主,事后監察為輔”的監察體系,同時,要加大查處力度,保證制度的完善性。
(作者單位:新疆油田公司陸梁油田作業區紀委監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