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正洲
(蘇州市吳江區震澤鎮農業服務中心,江蘇 蘇州 215231)
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是黨和政府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各級政府持續加大了對農機購置的財政補貼力度,在取得較好成效的同時,對農機購置補貼相關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2012年江蘇省將農機購置職權下放至鄉鎮一級農機部門,鄉鎮農機部門成為了農機購置補貼操作主體,在縣級農機部門指導下,做好農機購置補貼具體實施工作,其中就包括信息公開方面的工作。
開展農機購置補貼信息公開工作,是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重要舉措,也是保障農民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的重要舉措。開展農機購置補貼信息公開工作,有利于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的規范和透明,確保操作公開、公平、公正和農機購置補貼工作實效。
開展農機購置補貼信息公開工作,是農機部門進一步轉變職能,依法行政的需要,也是建設服務型和透明型政府的必然需求。近年的各級農機購置有關文件,也對相關信息公開作了明確要求,江蘇省財政廳和農機局在《關于印發<2012年中央和省級財政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方法>的通知》(蘇財農[2012]18號、蘇農機行[2012]8號)中,明確要求建立信息公開制度和嚴格執行公示制度。此外,隨著購機補貼政策的實施,農戶的購機熱情不斷高漲,也需要通過各種途徑,及時、全面了解農機購置補貼相關政策和信息。
鄉鎮政府信息公開和農機購置補貼工作已開展多年,但農機購置補貼信息公開方面較為滯后,鄉鎮農機部門的公開意識相對來說較為落后,不能很好的滿足農機化大發展的趨勢。鄉鎮一級農機部門是最基層的農機職能部門,是最貼近農戶的農機管理機構,直接與廣大農戶打交道。因此,鄉鎮農機部門做好農機購置補貼信息公開工作顯得尤為迫切。
信息公開雖然在政府系統開展較長時間,但對鄉鎮農機部門來說還是很陌生。目前,農機購置補貼力度大,購機農戶多,工作量大,而農機部門人手普遍較少,還要兼職其它工作和配合政府中心工作,信息公開一定程度上更加重了工作量。從實際來看,農機部門更重視技術推廣服務等工作,對信息公開重視程度不夠,主觀上公開意識不強,不主動,往往是迫于上級的行政壓力而應付了事,搞形式上的公開,作表面文章,為公開而公開,公開了也是形式大于內容,流于表面化和形式化。
按照要求,除了將核實后的購機者名單信息在鄉鎮和村公告欄中公示外,還應將補貼額一覽表、經銷商名單等補貼政策信息在鄉鎮公示欄公開,并將購機補貼資金情況作為村務公開的內容,讓本鎮農民了解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內容、操作程序、要求等。從實際情況來看,大多數鄉鎮只公開購機者名單信息,而對購機政策、補貼金額、經銷商等信息公開較少。
受經費和技術條件等影響,鄉鎮政務公開一般采用公告欄、櫥窗、宣傳單等傳統媒介形式,而鄉鎮一般沒有獨立的網站和信息人員,不能很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提高的信息需求。
按文件要求,鄉鎮農機部門應于每月11日前,將已核實的購機者清冊在鄉和村的公告欄中公示不少于7天,接受群眾和社會監督。從實際來看,有的鄉鎮公開時間不定或沒有公示足夠時間,隨意性較大,有的甚至將幾批購機名單一起公示,沒有很好地按照要求來操作。
我國長期強政府——弱社會體制造成鄉鎮政府機關對自身的功能認識不清,官本位思想一定程度上還在一些鄉鎮政府機關人員中存在甚至是根深蒂固,對公眾的知情權漠視,沒有把信息公開看成是鄉鎮政府機關向公眾提供的公共服務。具體到農機部門,除了對具體的相關政策了解不夠外,存在著怕煩、怕難和吃力不討好等消極思想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安逸思想,普遍存在著農機部門是從事技術工作的傳統思想,對信息公開工作不重視。
雖然中央和省級在農機購置補貼實施辦法中明確了信息公開的要求,但到市縣一級相關配套政策缺少,鄉鎮一級由于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滯后性,更不必說。有的地方雖也按照上級精神出臺了信息公開方面的相關要求,但原則性過強,要求較籠統,不適合實際操作。
這主要突出在3個方面:①鄉鎮農機部門人員少,工作量大。可以說,這是全國鄉鎮農機部門的普遍現狀,在此情況之下,鄉鎮農機部門往往注重更為“實際”的工作,對信息公開工作得不到應有重視,應付了事。②上級指導少。雖然文件明確規定,縣級農機部門是鄉鎮農機的指導部門,有指導義務,但在農機購置補貼工作中,縣級農機部門也要做大量的工作,鄉鎮面廣量大,實際中指導很難到位。③無經費支持。當前大多鄉鎮農機部門工資等已納入財政預算,有較好的財政保障,但對業務經費保障不足,財政申請經費手續較為繁瑣,領導不夠重視,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鄉鎮農機部門對信息公開工作的動力。
信息公開要開展好,取得實效,健全的監督保障機制必不可少。目前,鄉鎮農機購置補貼信息公開監督保障機制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缺乏有效監督。當前各級政府對農機購置的監督主要在倒賣補貼指標、套取補貼資金、亂收費及委托經銷商辦理購機補貼手續等違規行為上面,雖然對購機名單等信息公示也是監督的內容之一,實際上沒有很好得到執行。而鄉鎮政府也沒有將農機購置補貼信息公開納入鄉鎮政府信息公開內容之中,同樣缺乏本級政府的監督。
鄉鎮農機部門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要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行政管理思維模式,充分認識到農民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是其基本權利,要主動從官本位思想向民本位理念轉變,增強服務和責任意識,充分意識到政務公開是政府的一種義務,是政府向社會提供的一種公共服務。鄉鎮農機人員應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各級農機購置補貼相關文件,充分認識推進農機購置補貼信息公開工作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做好補貼改策信息公開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鄉鎮政府要把農機購置補貼信息公開納入年度工作計劃,與農業機械化其他工作統籌考慮,逐步建立和完善補貼政策信息公開的長效機制。
從目前實際操作來看,各省都有信息公開相關政策出臺,部分地級市和一小部分縣也出臺了相關配套方法。各級政府和農機部門要結合本地實際,出臺相關信息公開工作方案和操作辦法,明確工作目標,細化工作任務,規范公開程序,并逐步建立起農機購置補貼投訴和信訪管理等制度。各級政府應該加大投入,把信息公開與農機業務工作結合起來,在人員配備、經費安排等方面予以充分保障,力爭做到農機購置補貼信息公開工作有專門機構負責,有專業人員管理,有專項經費支持,推動信息公開水平和效果。
(1)要發揮上級農機部門的監督作用。縣級農委和農機部門應在指導鄉鎮農機部門做好農機購置補貼具體實施工作和業務培訓的同時,要充分發揮監督作用,如在農機購置實施期間對鄉鎮的信息公開進行定期和不定期抽查,發現問題督促鄉鎮農機部門及時整改。上級農機部門要將農機購置補貼信息公開情況作為考評各鄉鎮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落實情況和農機化工作的重要內容。
(2)要發揮鄉鎮政府對農機部門的監督作用。要注重發揮鄉鎮人大、紀委、財政等部門對農機購置補貼工作的監督和檢查力度,把它納入鄉鎮政府信息公開的內容之中,加強對農機購置補貼信息公開工作考核和監督力度。鄉鎮政府的監督是最直接和有效的監督方式,實際中可采取檢查農機購置補貼工作和聽取農民反饋意見等方法。
目前鄉鎮農機購置補貼信息公開還是以傳統的公示欄等為主要載體,隨著信息化水平的提高,這種傳統方式不能滿足信息公開需求。鄉鎮政府應把農機購置補貼納入政府信息公開范疇,把推行信息公開同政府網頁建設和電子政務建設結合起來,要應該高度重視電子政務平臺的開發建設,以網絡信息技術為手段,鄉鎮網站為載體,建設網上公開平臺,逐步實現網上公開和監督形式多樣性,提高群眾的參與度和方便度。此外,條件較好的鄉鎮政府要逐步建立起一站式服務的行政服務中心,進行政府信息集中公開,應該說這是一種較受群眾歡迎的公開方式,既方便群眾接收政府信息,又有利于加強政府和群眾的溝通。
[1]永吉縣農業局.永吉縣農機管理站認真做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信息公開工作[J].吉林農業,2011,(14).
[2]沈正洲.我國鄉鎮政務公開現實問題的成因分析及對策研究[J].西安社會科學,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