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習
(河北省大名縣畜牧水產局,河北 大名 056900)
817雜交肉雞源于山東魯西地區,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型肉用雞種。
1.1 雞舍應建在地勢高燥、通風良好、陽光充沛、水源清潔充足的地段,其與鐵路、公路、居民區、飲用水源的距離應符合農業部的相關規定。
1.2 雞場應有糞便、污水、病死雞、病害雞產品的無害化處理設施、設備及清洗消毒設施、設備,建筑設計方案和養殖流程應符合防疫要求。
1.3 雞舍高度應在2.5 m以上,跨度在4m左右,并有通風設施、設備,雞網應離地1.2m以上,雞架之間的過道寬度應在1 m以上,雞場要設專用的飼料存放間。
2.1 進雛前雞網、雞架、水槽、料槽、墻壁、地面、屋頂及環境應清掃干凈并用水沖洗,廢物應做無害化處理。
2.2 雞舍沖洗晾干后再用百毒殺噴霧消毒雞網、雞架、墻壁、地面、屋頂及周圍環境,同時用百毒殺浸泡消毒水槽、料槽等用具12 h以上。
2.3 進雛前,將雞架、雞網、火爐等安裝到位,水槽、料槽等用具放入雞舍,隨后密閉雞舍,于25℃、50%~70%濕度條件下,用甲醛(濃度為40%)30mL/m3、高錳酸鉀15 g/m3和水10 mL/m3混合熏蒸消毒40min。
2.4 熏蒸消毒后進行通風,同時生火升溫,通風至少進行2d,待雞舍內的空氣新鮮、無異味,濕度控制在60%~70%,溫度達到35℃時再進雛雞。
2.5 雞場應有為其服務的執業獸醫師或鄉村獸醫,同時雞場應制訂嚴格的管理制度和防疫制度。
3.1 應從規模大、信譽好,符合農業部相關防疫規定的孵化場引進雛雞。
3.2 雛雞體重應在40g左右,其羽毛應干凈、均勻、豐滿,無畸形和生理缺陷,眼亮、活潑,喙、腿和腳應光亮,臍部應無炎癥。
3.3 運輸途中應使雛雞免受炎熱、寒冷、噪音等不良刺激,不能缺水、脫水,更不能使其感染病原。
4.1 育雛密度 1~7日齡,40只/m2;8~14 日齡,35 只/m2;15~21 日齡,30 只/m2;22~28 日齡,25 只/m2。
4.2 溫、濕度管理 1~7日齡溫度控制在33~35℃,以后每周下降2~3℃,到28日齡時溫度控制在24~26℃,育雛舍的濕度保持在60%~70%。
4.3 光照管理 1~2日齡供24光照,3~28日齡供16h光照。光照強度:1~7日齡15~20Lx,8~28 日齡10Lx左右。
4.4 飲水管理 雛雞進舍即可飲水,飲水溫度保持在30℃左右,可在飲水中加入適量多種維生素和氟哌酸。水槽數:1個/60只每天喂4次。
4.5 飼喂管理 雞出殼后24即可開食,飼料營養要全面、豐富、平衡。1~7日齡,每隔2h飼喂1次,8~28 日齡用料槽飼喂,料槽數:1個/40只,每天喂4次。
4.6 防疫管理 7日齡用新城疫Ⅳ系苗2頭份滴鼻、點眼各1滴12~14日齡用傳染性法氏囊中等毒力弱毒疫苗2頭份滴口;18 20日齡用傳染性法氏囊中等毒力弱毒疫苗3頭份滴口;26~2日齡用新城疫Ⅳ系苗2頭份滴鼻、點眼各1滴。
4.7 預防用藥 0~3日齡飲用氟哌酸溶液;8~10日齡飲用恩諾沙星溶液;15~17日齡飲用氨丙啉溶液;23~25日齡飲用新霉素溶液。
4.8 斷喙 7~10日齡用斷喙機或烙嘴器除去雛雞喙前的1/3,注意從斷喙前2 d開始在飲水中加入適量VK和VC可溶性粉,連用4 d。
5.1 育雛密度 29~35日齡,20只/m2;36~52 日齡,15 只/m2。
5.2 溫、濕度管理 29~35日齡溫度控制在22~24℃,36~52日齡溫度控制20~21℃,育成舍濕度保持在50%~60%。
5.3 光照管理 36~52日齡供16h光照,光照強度:10Lx左右。
5.4 飲水管理 供給清潔飲水,水槽數:1個/30只,每天喂3次。
5.5 飼喂管理 29~52日齡用料喂,料槽數:1個/25只,每天喂3次。
5.6 防疫管理 36~38日齡用新城疫Ⅳ系苗3頭份滴鼻、點眼各1滴。
5.7 預防用藥 29~32日齡飲磺胺喹惡啉溶液,飼料中拌入桿菌特預防大腸桿菌病。39~4日齡飲用泰樂菌素溶液。46~4日齡飲用新霉素溶液。
817肉雞一般52~55d出欄具體可根據肉雞體重、雞的吃料量、肉雞價格、天氣情況等因素擇機出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