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日娜,劉亞娟,李 峰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農牧科學研究院,內蒙古 赤峰 024031)
當養殖場的飼養管理不當時,乏情母豬的數量會增多。后備母豬達9月齡,體重達100~110kg以上而不發情及母豬斷奶超過10d仍不發情就可視為乏情。
1.1 營養因素 營養元素的缺乏可造成母豬生殖系統發育不良、機能失調及內分泌紊亂。與母豬繁殖性能密切相關的營養元素有:能量物質、氨基酸、VA、VE、VB2、泛酸、鋅、硒等。
飼喂不科學,營養不足或過剩可導致母豬過肥或過瘦,并抑制卵巢機能,影響其正常發情,尤其是泌乳期母豬(特別是初產母豬)體重減輕過多時,易發生斷奶后長期不發情。
1.2 疾病因素
1.2.1 繁殖障礙疾病,如細小病毒病、偽狂犬病、藍耳病等,除可引起典型的繁殖病狀(如產仔率低、流產、產死胎等)外,還可導致母豬發情不規律或不發情。
1.2.2 泌尿生殖道感染,如子宮炎、子宮內膜炎等可導致母豬子宮機能減退,子宮分泌前列腺不足,卵巢黃體不能消退,形成持久黃體而不發情。
1.2.3 下丘腦-垂體-卵巢軸機能紊亂,造成生殖激素分泌不規律或激素水平低下時可導致母豬不發情。
卵巢發育不全,卵巢靜止、萎縮可致母豬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卵泡不發育、雌激素水平低下而無法發情。黃體囊腫亦可造成母豬不發情。卵泡囊腫時母豬表現為經常發情或發情期長而屢配不孕,較大的囊腫則會造成母豬不發情。
2.1 選擇優種母豬 選擇種母豬,在同一品系中不要單純追求臀部特別大和突出的,這種種豬往往有基因突變的現象存在,有的甚至雄性化,其在自然交配情況下配種困難,這種變異豬存在發情不明顯或不正常,產仔很少的現象。腹部大小適中的仔豬成熟后產仔較多,而且所產仔豬初生重較大,過小的夏季初產豬最易流產。優良的種母豬陰部應發育正常,陰部稍大而不松弛,陰尖部不上豎,力求線條平直。
2.2 加強營養 在商業化生產中,母豬淘汰率約為30%~50%,故母豬生產性能的改善對整個豬群的繁殖率有重要影響。繁殖用的后備母豬應具有較低的背膘厚和較好的生長率,要達到這些要求,需要特別注意日糧的營養搭配,應充分供給其繁殖需要的營養。肥育期(20~200kg)豬的營養狀況影響著后期的體重和背膘厚,也影響著初情的年齡。限制青年生長母豬的采食量將延遲初情期,為保證初情期不延遲,交配期間的后備母豬應自由采食,并保證每天至少獲得35 MJ的消化能。嚴重的蛋白質不足和氨基酸不平衡也會明顯延遲后備母豬的初情期,飼喂含15%粗蛋白和0.7%賴氨酸的日糧即可防止這一現象出現。
母豬泌乳期看膘給料,防止過肥、過瘦,后備母豬發情前2~周、經產母豬斷奶后進行優飼,種豬除喂給優質、無霉變的飼料外定期在料中添加適量的VA、VD3VE粉,魚肝油粉或采用針劑注射并飼喂適量的優質青綠飼料可促進發情。飼料內添加VC后,種公豬精液品質明顯提高。VC具有調節鈣的代謝,促進鈣的吸收和利用,提高母豬受精率、產仔率和確保仔豬質量的作用。
2.3 疾病防治 要及時按規程對繁殖類疾病進行預防接種,對產前、產后母豬作好保健,特別要及時預防母豬產后感染及其泌尿生殖系統感染,治療無效的母豬應及時淘汰。對一般的,因代謝水平差、營養不良造成的不發情及因卵巢機能減退造成的不發情可注射促性腺激素進行治療,此外還可結合注射前列腺素類或大劑量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