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從交通運輸部長江航道局2013 年工作會獲悉,長江航道部門將按照綠色低碳、生態發展的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到長江航道現代化建設中,將長江黃金水道打造成為生態文明航道。據介紹,該局將通過對長江通過能力以及航道生態承受能力的研究,統籌考慮沿江經濟社會的發展需求,在航道建設發展與生態保護之間找到平衡點,科學合理地開發航道通航潛力;通過數字化、信息化建設轉變航道發展方式,利用電子航道圖等現代科學技術使航行船舶科學配載,合理選擇航線,減少單位貨運量的燃料消耗;同時提高長江航道服務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減少管理消耗,合理利用自然水深,保護長江生態環境。在航道整治工程建設中,該局將堅持"在設計上最大限度地保護生態環境,在施工中最小程度地影響和最大限度地恢復生態環境"的原則,積極推行生態爆破、環保驅魚、生態護坡等環保新技術,統籌考慮建設成本和維護成本,在保證施工質量與效果的同時,盡量減小航道整治建設對長江生態的影響。此外,為更好地保護長江生態環境,長江航道局將加強航標新能源、新材料、新結構的研究,推廣應用太陽能一體化航標燈,開展環保疏浚技術、環保節能型船舶研究和推廣應用,加大對航道維護和工程疏浚船舶的節能減排技術改造,減小航道疏浚施工對生態的影響;并通過建立共建機制,與水電管理等單位積極溝通,盡量減少水利工程調蓄水對河勢發展和航道演變的不利影響,促使水利工程兼顧防洪、發電、環保和航運效益,積極促進水資源綜合利用,實現長江黃金水道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