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華 張軍花 姚艷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手術室,廣東 廣州510515)
頸動脈體瘤 (carotid body tumor,CBT)是一種比較少見的頸部化學感受器腫瘤,它位于頸總動脈的分支部,與頸總動脈尤其是頸內動脈緊密粘連,生長緩慢,少數可發生惡變。手術切除是首選的治療方法,但頸動脈體瘤具有極其豐富的血供,而且與頸動脈、靜脈及神經緊密相鄰,手術難度較大。2012年1月~2012年9月我院血管外科共收治頸動脈體瘤患者5例,均行手術治療,經手術室護士與醫生默契配合,手術順利完成,效果滿意。現將手術配合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CBT患者5例,其中女性3例,男性2例;年齡35~58歲;均為單側,左側3例,右側2例,術前常規行頸部B超、MRA、CT等檢查,了解腫塊的血運及其與頸總動脈、頸內動脈、頸外動脈的毗鄰關系.本組病人均在全麻下切除病灶,病理檢查均證實為頸動脈體瘤,術后恢復良好,無感染、出血、腦梗塞等并發癥發生。
1.2 手術方法 本組患者均采用經胸鎖乳突肌前入路,首先游離頸總動脈,沿頸總動脈向上分離頸內外動脈,游離過程中避免損傷迷走神經、舌下神經和喉上神經,注意保持瘤體薄膜的完整性,靠近瘤體側,避免損傷頸內、頸外動脈。本組患者均采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方式下進行。按Shamblin分型標準進行分型[1],本組5例患者中,Ⅱ型3例,Ⅲ型2例,腫瘤最大為5cm×4cm×7cm,最小為2.3cm×2cm×2.5cm。其中4例行頸動脈體瘤切除,1例行頸內動脈結扎后切除瘤體,行人工血管重建術,本組術后恢復良好,康復出院。
2.1 術前準備
2.1.1 術前訪視 術前1天訪視患者,了解患者病情及手術前準備情況,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由于CBT部位特殊及血管神經豐富,手術難度及風險較大,故應充分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針對患者不同的心理狀態、文化層次、性格特征采取不同的交談方式安慰患者,對他們提出的問題耐心解釋,并介紹成功的病例,解除其對手術的恐懼與顧慮,以最佳的心理狀態接受手術。
2.1.2 器械和物品的準備 除常規頸部手術器械外:血管移植器械1套、不同顏色血管吊帶4條、電刀筆及其保護套、超聲刀、沖洗針筒(將20ml注射器針頭換成18號套管針軟管外套)、人工血管及頸動脈轉流管、肝素鹽水沖洗液(肝素鈉12 500U加入500ml生理鹽水)并做好標記、(5-0、6-0)普理靈血管縫線、止血紗布、明膠海綿、冰袋、硅膠頭圈。檢查術中所有儀器設備的性能使其處于完整備用狀態。
2.2 術中配合
2.2.1 巡回護士配合 (1)建立靜脈通道:術日晨提前30min開啟凈化系統,調節好室溫,一般控制在22~24℃,待患者進入手術間前核對患者科室、姓名、性別、床號、ID號、手腕帶、手術名稱、手術部位、術前用藥、所帶物品及藥物過敏史。進入手術間后再與麻醉師、手術醫生三方查對確認。選擇18號套管針連接好三通于下肢靜脈建立靜脈通道,配合麻醉師實施麻醉后,放置導尿管、深靜脈管、足背動脈管,妥善固定每條管道,并用不同顏色的標簽做好標識;(2)安置體位:患者眼部涂金霉素眼膏或3M輸液貼保護角膜,擺放正確體位,取上半身斜坡位200頭部后仰150,采用患者兩肩墊軟枕,頭部墊硅膠頭圈,面部偏向健側頸部不可懸空[2]。頭部放置一硅膠頭圈,雙腿屈曲,膝下墊一軟枕,保持體位舒適便于長時間耐受手術,根據患者身體狀況及皮膚情況酌情使用啫喱墊防止皮膚壓傷;(3)術中監護與觀察:保障所需物品,連接負壓吸引,調節好電刀功率,隨時調整無影燈,嚴格控制人員流動,管理好手術間臺上、臺下人員的無菌操作,與洗手護士認真清點器械、敷料并如實填寫手術核對單及術中護理記錄單,及時補充供應術中所需物品。
2.2.2 器械護士配合
2.2.2.1 常規配合 (1)術前30min洗手核對檢查所需器械敷料是否齊全到位,消毒是否合格,所有器械性能良好處于完好備用狀態,整理手術器械并保持手術臺清潔、干燥、整齊;協助醫生消毒皮膚,鋪無菌手術單,妥善固定電刀、吸引器,與巡回護士仔細清點手術物品,熟悉手術步驟及手術醫生操作習慣;(2)密切關注手術步驟,手術中準備好血管吊帶,區分頸內外動脈和頸總動脈,并繞以血管吊帶便于需要時控制出血。在游離和暴露CBT周圍的血管時,準備好鹽水小紗及血管吻合器械和血管縫線,如游離過程中出血可立即止血。在分離有整體薄膜的腫瘤時,準備好神經剝離子或"花生米",蚊式鉗及血管鉗帶線,隨時準備結扎止血;(3)如需進行血管吻合,應遞給助手事先備好的肝素水不斷沖洗吻合口,以保證術野清晰,同時沖出管腔內可能造成腦梗的血塊。如血管吻合后出現漏血或滲血,應迅速準備好熱鹽水紗壓迫止血,明膠海綿或止血紗填充止血,或遞上血管夾或小血管阻斷鉗夾住出血處,重新阻斷血流快速修補出血處;(4)人工血管打開后必須用肝素鹽水沖洗管腔,任何時候均不能用裸手持拿,以免人工血管被手上的污染物污染,避免銳利的器械損傷,單獨放置小碗中保存;將其合格證待術畢貼附于手術同意書背面,以備術后隨訪查證使用。在使用頸動脈轉流管前,管道內需充滿肝素鹽水,并排凈空氣,防止腦梗。
3.1 注重血管阻斷期的配合 血管阻斷前,巡回護士及時給予患者冰袋頭部降溫,保護腦組織;遵醫囑給予患者靜脈全身肝素化,預防血栓形成。記錄阻斷時間,密切關注頸動脈阻斷期間各項指標變化,預防、避免血壓波動過大,保證手術順利進行。洗手護士在血管吻合時用18G靜脈留置針外套連接20ml注射器抽好肝素鈉液,沖洗血管腔及裸露的血管,防止因血管暴露發生干燥或腔內血栓形成[3]。同時用注射器抽取肝素鈉鹽水沾濕術者雙手,以減輕對血管的損傷并利于血管縫線打結[4]。
3.2 及時調節電刀功率 在分離瘤體與動脈之間時,盡量使用超聲刀進行瘤體分離,止血,如使用電刀應及時調小電刀功率,防止電刀使用過多,功率過大引起術側溫度上升及動脈破裂出血,大腦需要量會隨之增多,易引發術側腦梗塞,故低功率電灼應用甚為重要。
3.3 做好管道標識 病人管道較多,對各靜脈、動脈、深靜脈等管道在輸液管道茂菲氏滴管上緣用不同顏色的標簽做好各個管道標識,防止混亂,保證病人輸液安全。
3.4 重視術前準備 因CBT臨床少見,配合經驗少,故術前準備十分重要。CBT與頸部大血管關系密切,除準備好常規器械外,我們還應該準備好各種血管器械及血管縫線。器械護士應熟悉手術步驟、手術方法、醫生習慣,做到嫻熟配合,能預見性的進行器械傳遞,保持手術野干凈,清楚。面對突發情況能冷靜處理,術中反應敏捷準確無誤,密切配合手術醫生,使病人安全度過手術期。
[1]Tewari M,Dixit A,Mongha R,et al,Control of intra-operative hemorrhage during excision of carotid body tumor[J].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2004,85(1):55-57.
[2]顧徐翠,沈惠青,馬琳琳,等.頸動脈體瘤切除不同術式的配合[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4):366-367.
[3]付秀蓉.修復四肢血管損傷手術的配合與體會[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02,33(1):65.
[4]趙淑梅,甘志洪,劉永玲,等.手術室護理人員手冊[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