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廣,王 倩
(1.濟南市臥虎山水庫管理處,山東 濟南 250115;2.濟南市清源水務有限責任公司,山東 濟南 250014)
臥虎山水庫規范化管理探討
劉 廣1,王 倩2
(1.濟南市臥虎山水庫管理處,山東 濟南 250115;2.濟南市清源水務有限責任公司,山東 濟南 250014)
隨著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的轉變,水庫管理也由傳統管理向現代管理轉變。按照水利工程規范化管理的要求,從水庫功能、水庫管理特點、現代管理理念入手,探討濟南市臥虎山水庫規范化管理的思路和手段,為提升水庫管理水平,發揮綜合效益提供可行的措施和建議。
濟南市;臥虎山水庫;建設管理
臥虎山水庫位于濟南市南部山區,距市區25km,在錦繡川、錦陽川、錦云川三川匯流的玉符河河口,屬黃河水系。始建于1958年,經過之后的改建、擴建、挖庫增容和除險加固工程達到現狀規模。水庫流域面積557km2,是濟南市唯一的大型水庫,主要承擔著防汛保安全、生態補源、農業灌溉、城市供水的重要任務。特別是自去年濟南市被水利部列為全國水生態文明市建設試點市以來,作為全市水生態文明市創建工程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節點,臥虎山水庫的作用愈加凸顯。
1.1 水庫建設情況
近年來,臥虎山水庫建設與發展得到省、市、區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先后實施了防汛調度中心改造、現代化管理技術設備更新、除險加固、清淤防護等工程,水庫整體功能得到了明顯改善和提高。水庫樞紐工程由大壩、溢洪道、放水洞3部分組成,大壩長985m,最大壩高37m、壩頂寬13.5m、壩頂高程139.5m;溢洪道總長463m、閘室總凈寬65m,設有5孔13m×12.2m鋼結構弧形閘門,最大泄量為7030m3/s;放水洞管道內徑凈尺寸為2m,設計最大流量為10m3/s,洞身全長479m,取水塔采用分層取水設計,共設置3個取水口,分別位于水位108m、115m和122m,主要目的是根據水庫不同深度水質的不同進行合理取水。水庫設計總庫容1.195億m3,相應水位137.51m,設計興利庫容6599萬m3,相應水位130.5m。
1.2 水庫管理情況
2005年水庫由區級管理升為市級管理,2008年由自收自支事業單位改為差額預算事業單位,內部機構設置科室6個。現有在職人員87人,其中管理人員21人,專業技術人員28人,技術工人38人,主要肩負著管好水庫、用好水庫的責任。隨著管理理念的轉變、管理設施的補充完善、管理技術的應用提高,水庫管理工作有了較大的提升,庫區由敞開式管理變為封閉式管理,工程由人工管理為主變為人、技、物綜合管理,綜合治理由單一的部門管理變為多部門聯動管理,特別是水庫被列入全國重要水源地后,劃分了一、二級保護區,給水庫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
目前水庫管理局以規范化管理創建工作為契機,建章立制、定員定崗、管養分離,逐步形成了先進的管理模式和良好的運行機制。
2.1 重要性
1)水庫防汛、度汛意義重大。水庫一般坐落在河流匯集處,上游流域覆蓋范圍廣,匯水面積大,極易造成短時來水量大。通過水庫調節,削減洪峰,確保水庫下游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臥虎山水庫,坐落在錦繡川、錦陽川、錦云川3條河流匯集點,主要承接上游流域的降雨匯流,多年平均徑流量為0.678億m3,歷史最大來水量為3.76億m3,下游有沿玉符河村莊、農田、居民、京滬高速公路、高速鐵路、104國道以及市中區、槐蔭區、長清區部分城區、鄉鎮,一旦出現安全事故,大量來水集中到下游勢必造成嚴重后果。建庫前玉符河兩岸洪災頻繁,人民疾苦不斷。建庫后,通過攔洪削峰,確保了下游安全行洪,給人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安定。
2)水庫調蓄水量,緩解水資源緊缺意義重大。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供水用水矛盾日益突出,很多水庫除向農業灌溉供水外,還承擔了城市供水任務。臥虎山水庫除擔負著1333.33hm2農田灌溉,還擔負著每年向城市供水1600萬m3,以解決市區南部高位區30萬居民生產生活用水任務,一旦出現水質安全事故,勢必會影響到城市用水,造成城市居民用水困難和不必要的社會、經濟損失。
另外,臥虎山水庫肩負著回灌補源保泉的重要任務,每年需向泉域補給1500萬m3左右的水,在濟南市政府提出加快科學發展,建設美麗泉城,確保泉水持續噴涌的今天顯得更為重要。同時在濟南市創建水生態文明市的建設中,臥虎山水庫作為南部生態保護區的調、蓄、控、供水的重要節點,優化配置水資源將是未來的一項重要任務。因此,臥虎山水庫肩負的任務不再是單一的,而是集防汛減災、城鄉用水、水環境改善、水生態補源、旅游觀光等為一體的綜合性水庫。所以說管好、用好水庫是一項非常重要和有意義的工作。
2.2 艱巨性
1)水庫工程自身缺陷需不斷完善。臥虎山水庫工程建設初期大部分是在時間緊、任務重、施工技術落后的情況下建成投入使用的,雖經歷了若干階段的維修加固整改,特別是近幾年的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的實施,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工程建設初期的缺陷和不足,提高了工程的安全性和防洪標準,但工程還未經過高標準蓄水的檢驗和運行,且工程在未來的歷史長河中功能不斷增加、標準不斷提高,還需不斷完善和運行,所以加強工程管理,確保工程安全是需要認真研究和解決的持久問題。
2)水庫綜合功能提升,解決各功能之間的矛盾是面臨的新課題。如城市供水水質要求和旅游觀光之間的矛盾;水源地保護和當地居民生產經濟活動之間的矛盾;防汛減災和蓄水利用之間的矛盾等,都需要在不斷實踐、總結、研究的基礎上找到破解難題的方法。
3)水庫流域面積大,涉及范圍廣,管理部門多,職責難統一,某種程度上增加了水庫管理難度,制約著水庫的發展。高素質的管理隊伍,先進的管理手段、方法,現代化的管理模式以及靈活高效的運行機制都需長期的探索、實踐和總結。所以,水庫管理工作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
現代水利的建設和發展對水庫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按照《水利工程管理考核辦法》,水庫管理必須從組織管理、安全管理、運行管理、經濟管理4大類共30項內容入手,加快水庫管理規范化、法制化、現代化建設,全面提高水庫管理水平。
3.1 強化制度建設,規范水庫管理
制度建設是長期以來通過工作實踐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加以概括總結形成的一系列具有約束力和執行力的規定、規章,可以說,制度建設是一個制度制約、執行制度并在實踐中檢驗和完善制度,理論上沒有終點的動態過程。作為水庫管理單位既要建立健全相應的組織機構,明確責任分工,又要認真制定各項規章制度,除正常的工作管理制度外,特別要制定《水庫工程檢查制度》、《水庫大事報告制度》、《水庫大壩巡護制度》等,并規范上墻,要制定《水庫崗位考核細則》,將工作任務的完成情況與年終考核和業績掛鉤。加強工程檔案的建立和管理,特別要重視技術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保持資料的延續性和完整性,以備日后進行工程運行情況分析。
3.2 建設高素質隊伍,提高管理能力
目前,水庫管理隊伍普遍存在專業技術力量薄弱,學歷教育結構不合理,隊伍文化水平低,高素質綜合型人才缺乏等現象,制約了水庫的管理和發展。為此,一要轉變觀念,加強領導,提高人才隊伍整體素質,大力提倡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把人才教育工作納入工作考核目標,把建設專業技術人才隊伍作為管理工作的重要措施,形成有序的人才隊伍建設規劃;二要建立激勵機制,引進專業人才,壯大人才隊伍,鼓勵職工參加各類形式的專業知識培訓學習,對取得優異成績者給予一定獎勵,實行個人繼續教育情況與年度考核結果掛鉤,對特殊人才要不拘一格的提拔任用,為“真正的人才創造一個寬松的工作環境”;三要創造學習型環境,形成一種氛圍,通過開展“崗位競賽、技術比武”等活動,形成人人參與,機會均等,量才用人,人盡其才的良好局面。
3.3 加快水庫現代化進程,提高水庫管理水平
水庫管理現代化是水利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積極推進水庫管理設施等硬件現代化的同時,要努力推進水庫管理理念,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等軟件現代化,從而促進水庫現代化管理長期有效的發展。
水庫管理要信息化。水庫信息化是由若干系統組成,即計算機網絡系統、水情測報系統、水庫大壩安全監測系統、閘門控制系統、視頻監視系統、水庫大壩安全分析評價系統、洪水預報系統、水庫調度決策支持系統、會商系統、供水管理系統、水質管理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數據傳輸系統、信息發布系統。
建立健全信息系統,為科學調度提供及時、全面、準確的水庫信息,是科學調度的支撐體,是水庫管理的先進技術平臺,是水庫現代化管理的發展趨勢。
總之,新時期的治水思路充分體現了水資源的重要性,水庫則是充分利用水資源的一個重要工具。在優化水資源調度,緩解供需水矛盾,減災興利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用現代管理理論,加強水庫管理工作,確保水庫安全運行,全面發揮水庫綜合功能是水庫管理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
(責任編輯趙其芬)
TV697.1
B
1009-6159(2013)-11-0022-02
劉廣(1965—),男,高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