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香玲
(山東省淮河流域水利管理局,山東 濟南 250100)
在國家治淮重點工程——沂沭泗河洪水東調南下續建沂河治理工程建設中,項目法人立足工程建設和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積極探索工程建設代建制,圍繞地方政府城市建設規劃,推行沂河治理工程委托當地政府結合濱河路建設的代建新機制,促進了沂河治理工程的順利實施,提高了水利工程的綜合效益。
沂河治理工程是國家治淮19項重點工程沂沭泗河洪水東調南下續建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工程全部位于山東省臨沂市境內。在工程初步設計批復期間,臨沂市開展了以現代化生態城市建設為目標,集防洪、交通、生態建設于一體,以沂河濱河路建設為重點的河道治理開發工程。為了切實加強與濱河路結合工程的建設管理,確保沂河、沭河治理工程質量和標準,臨沂市沂沭河洪水東調工程建設管理局分別與上述各縣(區)政府簽訂了代建工程建設管理協議,實行“代建制”管理。目前,各縣(區)的代建結合工程均已完成。
臨沂市東調局立足實際,對濱河路工程與沂河治理相重疊的工程實行代建制,明確各縣(區)政府為代建單位,并簽訂代建協議,委托其在滿足沂河治理工程標準和質量的前提下,結合縣(區)沂河路工程進行建設。
為確保各縣(區)保質保量完成沂河治理代建工程任務,臨沂市東調局對各縣(區)代建工程治理標準和要求以協議形式進行了明確。
為規范工程建設管理,促進各縣(區)又好又快搞好代建工程建設,實行了目標責任制,明確了各縣(區)代建職責:一是工程建設過程中,嚴格執行基本建設程序和國家的有關規定,按照批復的設計標準具體負責實施,對項目建設的內容、工期、質量、規模、資金、安全及廉政建設負責;二是負責做好征地、拆遷和移民等工作;三是按照國家招投標的有關規定,做好工程的招投標工作;四是積極配合委托方及上級有關部門的監督檢查工作,定期向委托方提供工程進展、工程質量及財務統計等情況;五是工程建設過程中如遇重大變更,及時報委托方審查,并按照規定辦理有關報批手續;六是嚴格按照招投標文件和有關財務規定控制工程投資,辦理工期結算,負責編制竣工結算;七是負責有關工程建設資料的收集、整理和歸檔工作;八是組織工程的分部工程、隱蔽工程及單位工程驗收、配合做好工程其他驗收工作。
臨沂市東調局組成督導組加強對各縣(區)代建工程建設的檢查指導。一是監督檢查執行基本建設程序和國家有關規定情況,嚴格按工程設計標準實施。二是監督檢查各縣(區)代建工程的建設管理情況。三是監督各縣(區)建設單位招投標工作以及合同簽訂和履行情況。四是對各縣(區)負責實施的代建工程施工質量、安全、進度等方面實行現場跟蹤檢查、監督。
臨沂市東調局在代建工程完工驗收上確定了完工原則。一是各縣(區)所建工程,完成代建工程協議規定的工程內容或滿足治理標準。二是全面進行質量監測。為確保工程標準質量,臨沂市東調局委托山東省水利工程建設質量與安全檢測中心站,對各縣(區)沂河路工程進行第三方質量檢測。三是加強資料審查,要求檔案資料齊全、真實、可靠、有效。四是召集有關單位領導和專家組成驗收組,召開完工驗收會議,形成“代建工程完工驗收鑒定書”。
沂河治理工程實行代建后,各縣(區)按三級公路標準進行建設,路面結構由泥結碎石變為水泥墊層瀝青路面,質量大為提高。其他工程內容和規模均有較大幅度增加。
沂河治理工程涉及臨沂市5個縣(區),各項工程建設投資多、任務重、戰線長、工作量大。沂河治理工程實行各縣(區)政府代建后,近90%的沂河治理工程建設任務由各縣(區)分別承擔,一方面,緩解了項目法人的工作壓力,有利于集中力量開展其他工程建設。
另一方面,由于各縣(區)政府在建設中調集各有關部門參與工程建設,對協調施工環境、協調征地與移民工作以及資金籌措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有效地保障了工程的順利實施,進一步加快了工程建設進度,按時完成了上級確定的任務目標。
沂河治理結合工程實行代建制,使國家工程和地方工程、水利工程和其他公益工程有機結合起來,整合了中央和地方項目投資,進一步提升了各級工程建設投資效益,避免了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提高了沂河治理工程的整體標準。
沂河治理結合工程雖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實踐經驗不足,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從工程實施情況看,代建單位的法律地位不明確,在辦理各種工程建設手續的過程中,其身份難以被有關行政管理部門認可,主要表現在質量管理過程中代建單位在所有的驗收表格中無簽字之處,造成工作被動。
沂河結合工程為臨沂建管局直接委托相應縣(區)政府代建,不存在競爭,不利于提高該項目的管理水平。
臨沂市東調局分別與沿線5縣(區)政府簽訂委托建設代建協議,明確建設標準,由縣(區)政府負責組織實施,將各縣(區)境內沂河治理工程的建設資金和移民占遷資金以及預備費,全部分配給各縣(區),由各縣(區)結合濱河道路建設包干使用,資金不易控制。
積極加強政府投資項目建設代建制的立法工作,盡快出臺比較完善的代建制管理辦法。通過立法明確代建單位的法律地位,理順代建單位與委托人、使用單位的關系,合理清晰劃分各自的責權利,進一步規范政府投資項目的代建過程。
對代建單位的資格條件和市場準入制定明確的規定,同時,對代建單位的資質認定、等級劃分制定明確的標準和依據,促進代建市場盡快形成良性的市場競爭。
首先,要打破行業壟斷,掃除一切人為設置的代建進入壁壘。其次,要盡快建立和完善全面市場化的代建單位選擇機制,具備條件的項目應采用公開招標機制來選擇代建單位,讓真正合格的代建主體來代建政府投資項目。
建議有關部門盡快出臺代建工作的內容、標準和對應的取費,以此規范代建行業,保證投資人和代建人利益,提高代建單位從事代建制項目的積極性,有利于代建管理整體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同時由目前的按建設單位管理費收費模式向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轉變,研究投資節余獎勵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