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宏
中牟縣引黃灌區管理中心(451450)
為認真貫徹落實2011年中央1號文件精神:“健全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建立健全職能明確、布局合理、隊伍精干、服務到位的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全面提高基層水利服務能力。以鄉鎮或小流域為單元,健全基層水利服務機構,強化水資源管理、防汛抗旱、農田水利建設、水利科技推廣等公益性職能,按規定核定人員編制,經費納入縣級財政預算。大力發展農民用水合作組織。”2011年7月,中牟縣機構編制委員會以牟編 【2011】13號批復成立了中牟縣農村水務服務總站,核定為事業單位,隸屬于中牟縣水務局,規格相當于股級,核定事業編制160名,經費形式實行縣財政差額預算管理。下設各鄉(鎮)水務服務站。
中牟縣農村水務服務站成立后,主要職能職責包括:負責宣傳、貫徹、落實國家和上級有關水利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實行依法治水、依法管水、依法用水;配合縣水行政主管部門擬定和實施水利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配合水利行政主管部門實施重大水利工程的論證及建設工作;積極采取有效措施保護水資源,做好計劃和節約用水工作;承擔轄區內防汛、抗旱的日常工作,編制防汛、抗旱應急預案,并上報縣防汛抗旱指揮部審批后,組織實施;負責轄區內水利設施、水域及其堤防的管理和保護,防止水土流失,健全水利檔案工作;負責轄區內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維護和供水管理工作;承擔轄區內水利科技示范推廣工作;指導轄區內農民用水戶協會業務工作;承辦上級部門和縣水行政主管部門交辦的其他事項。
為適應中牟縣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新格局,農村水務服務站工作人員全面承擔起轄區內水務設施管理和服務的職能。每天,管水員要對水廠各類水務設施進行巡查,詳細記錄管水日志,檢查供排水設施運行情況,抄錄運行數據;巡查供排水管線,發現跑、冒、滴、漏及時上報處理;對用水情況進行統計,統計每眼井供水量再加以匯總,以便掌握總用水量;承擔設施運行維護工作,負責轄區內水利設施的簡單維修,解決群眾反映的用水問題,確保轄區內農村飲水安全,服務千家萬戶;結合轄區實際情況,在上級水務部門正確的領導下,做好轄區的防汛抗旱工作,確保有汛防汛,有旱抗旱。
為進一步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運行管理,水務服務總站多次向縣政府提議出臺相關的運行管理意見。2010年4月19日,以縣政府的名義分別出臺了牟政【2011】11號、12號文《中牟縣人民政府關于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的意見》和《中牟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中牟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維修基金管理使用暫行辦法的通知》,進一步健全了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體系,落實了工程管理責任。通知中明確規定:從縣財政中每年撥款60萬元作為供水工程的維修基金,從根本上解決了工程運行維護問題。
1)專業技術人才缺乏。當前農村水務服務站仍缺乏專業技術人員,部分新增供水設施、設備處在運行磨合期,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對其進行維護,且水廠供水管道隨著運行時間不斷增長,損壞部件也會隨之增加,維修技術面要求也會不斷增大。當務之急,引進吸收水利專業技術人員以提高駕馭水利工程設施、設備的能力,確保工程發揮長效機制。
2)部門職能、制度執行力度不夠,影響和制約了整體工作的推進。
3)部分村級管水人員工作的主動性和責任心不強,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1)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加強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建設的有關政策,加強對村級水管員和農民用水戶協會的指導和扶持,建立健全以鄉鎮水利站為中心,以農民用水合作組織和村級水管員為補充的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在水資源管理、防汛抗旱、農田水利建設、水利科技推廣等工作中逐步發揮應有的作用,從根本上解決長期以來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政府管不到,集體管不好,農民管不了”的問題。
2)加強教育培訓,提高基層人員,特別是村級水管員的綜合素質。根據水利基層單位的業務特點,開展針對技術工人、技術人才的培訓。
3)加強基層水管單位服務能力建設。采取切實措施穩定基層水利服務隊伍,優化水利人員結構,提高專業服務能力。引進吸收水利專業技術人員和專業對口的大學畢業生,充實專業技術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