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如絨
(韓山師范學院資產管理處,廣東潮州521041)
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高等院校得到長足發展,地方院校也不例外。雖然地方院校的實驗室發展不如重點院校,但也遠遠超過以往的水平。因此如何利用現有的實驗室物質條件,加強人才培養,提高科研水平,為社會提供各種服務,是當前擺在各個地方院校的課題。顯然,加強實驗室開放,是一條有效的途徑。
以往我校的實驗室開放更多是半開放式[1],而半開放模式下,地方院校的實驗室開放時間主要集中在節假日,可以講是“節假日實驗室開放”,這給實驗室安全管理帶來難度,如何解決這個困難,是決定實驗室開放質量的關鍵。
實驗室半開放模式下,其安全管理有其難點,只要認真梳理,掌握破解難點的方法,加強防控,就可以規避很多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目前高校各種類型的實驗室繁多,實驗室功能各異;各種儀器設備不斷更新,實驗手段越來越先進;隨即帶來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實驗室水、電、氣的安全使用、化學試劑、放射源的安全使用和管理、各種類型儀器的使用,尤其是會產生射線的儀器的安全使用和管理;實驗后產生的三廢處理等等,都關系到學生及實驗人員的人身安全及環境保護等諸多問題。如何解決這些發展中的問題,提高實驗室利用率,值得大家關注。
在無法徹底解決實驗室自身存在安全隱患的情況下,節假日實驗室開放安全管理有如下難點:
(1)時間相對集中,師生人數多。節假日實驗室開放,尤以暑假為開放時間高峰;暑假參與的學生為最多,其中生物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化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兩個省級示范點就高達600人。
(2)學生素質參差不齊,管理人員短缺。通過省校兩級的大學生創新性實驗(實踐)項目立項及大學生課外科研“挑戰杯”大賽的雙重刺激,我院的學生熱衷于課外學術研究;實驗室開放,無疑是他們解決自己所設所想的最好場所;不僅大三、大四的學生主動參與,連大一、大二的學生也熱情高漲;唯恐落后;這給實驗室開放帶來了難題,學生素質參差不齊;如何進行有效、有針對性的管理;實在想破腦袋。而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管理員短缺,雖然專兼結合的方式,吸收了一定量的實驗室協管員協助管理,但仍然需要一定量的教師協助管理,如何解決管理教師的缺口,影響著實驗室開放的質量。
(3)課題題材廣,涉及的儀器設備多。大學生課外科研“挑戰杯”大賽已經舉行了八屆;省內各高校對“挑戰杯”非常重視,學生也熱衷于參加;每年的大學生創新性實驗(實踐)項目立項,學生積極踴躍申報;很多未獲得立項資助項目,都通過自籌經費的方式,繼續研究。在眾多的課題中,年年有新意,涉及的儀器設備、實驗條件也越來越先進;且呈現多學科交叉的態勢;這是我省高校教育的可喜之處;但這對實驗室的壓力也不容忽視。
近年來實驗室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就其發生類型來講,主要有藥品毒害,火災,爆炸,輻射,電力、高溫、酸堿腐蝕傷人事故、生物安全事故等類型[2-15];據近年來理工院校實驗室事故的統計表明:用電引起的事故占35.2%;由火災爆炸灼傷等引起的事故占43.4%;由機械操作失誤造成的事故占8.6%;由壓力容器引起的事故占12.8%,這給高校帶來很大的財產損失和不少的人員[16]傷亡。
除了常規的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外,尤其是針節假日實驗室開放安全管理的難點。在實驗室閑暇時間的實驗室開放,應該有相應的對策。
科學合理利用實驗室,在于加強管理,增加實驗室開放面積,按國家標準滿足申請人數的人均占有實際使用面積至少2.5m2以上;實驗室面積無法滿足的情況下,寧愿少開放,甚至不開放;按開放課題內容,分類開放各種實驗室;以免因實驗室擁擠、實驗室類型不匹配等小問題,導致大事故。
學生素質參差不齊,在實驗室開放前,一定要做好相關準備,具體有增加開放前的實驗室安全培訓、通過各種實驗室安全知識競賽,加強學生實驗室安全意識。
省教育廳舉行的大學生實驗室安全與環保知識競賽,就是一個很好的實驗室安全與環保知識培訓。大賽采用網上答題形式,考試內容為防火防爆、危險化學品的安全使用及防護、實驗室生物安全與防護,電氣安全與防護、放射性安全與防護、計算機信息安全、三廢處理、實驗室安全事故的緊急處理與救援、食品安全等。我院目前正在積極籌備首屆韓師實驗室安全與環保知識競賽,希望能形成省校系三級的實驗室安全與環保知識競賽體系,采取以賽代訓的方式,輕松的將安全知識送與學生,完成實驗室安全知識培訓的目的。
加強儀器培訓,尤其是中大型儀器,必須是在管理教師在場指導,持證才能上機。
引入指導教師值班制度,采取教師、實驗員專職,學生協管員兼職協助的形式,解決管理人員短缺的問題;指導教師也應該負起相應的責任;切實加強對學生的指導;以此滿足節假日實驗室開放下的實驗室安全管理要求。
毋庸置疑,實驗室開放能不斷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解決高校三大服務功能的重要舉措;地方院校實驗室節假日實驗室開放安全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付出長期不懈地努力,應結合實際情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切實提高實驗室安全管理和責任意識,防范于未然。
[1] 黃如絨.地方院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實驗室半開放式管理的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7):314-316.
[2] 王 斕,冀學時,李 穎,等.實驗室化學藥品中毒事故的應急處理[J].實驗室科學,2011,11(3):194-196.
[3] 林榮鋒,文惠玲,陳秀娟,等.淺談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的問題與對策[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8):429-431.
[4] 廖秀萍,劉 嶼.加拿大國家研究所實驗室安全與環保管理及啟示[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9):170-173.
[5] 張成立.從幾起案例談化學實驗室事故及對策[J].廣州化工,2011,39(9):191-192.
[6] 董金剛,杜成剛.高校實驗室安全事故原因分析與對策[J].滄州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11,27(1):314-316.
[7] 蔡雪梅.化學實驗室突發事故的處理[J].教學與管理,2001(3):76.
[8] 馬春艷,耿志宏,劉 偉.淺談生物安全實驗室安全事故的預防和有效控制[J].實驗動物科學與管理,2006,26(4):37-40.
[9] 王哲清.實驗室的空氣污染和爆炸事故[J].中國醫藥工業雜志,2002,33(3):145-146.
[10] 劉淑萍,張世銘,張新華.高校實驗室應對安全事故突發事件初探[J].中國公共安全(學術版),2006,4(1):44-46.
[11] 楊美貞,王長忠,王愛香.臨床實驗室的生物安全防護[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20):4357.
[12] 李 彥.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事故的危險因素及預防措施[J].實用醫藥雜志,2010,27(11):1023-1024.
[13] 魏 兵.化學實驗室常見事故及消除方法[J].內蒙古石油化工,2011(10):137-138.
[14] 丁珍菊,方能虎,張建平.高校實驗室安全狀況的分析與思考[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6):414-416,420.
[15] 洛斯阿拉莫斯.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發生钚輻射事故[J].核安全,2000(3):27.
[16] 李五一.高校實驗室安全概論[M].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