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新年伊始,上海正式發布《上海市質量發展規劃(2011-2020年)》。這份上海市政府文件,冠以“滬府發(2013)1號文”,可見其重要性。
立足質量求發展,確實到了“重中之重”的階段。“十八大”報告指出,要適應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化,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上海市質量發展規劃(2011-2020年)》的發布,是上海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落實國家《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促進“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
上海質量發展規劃有其自身的特點。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在指導思想中,明確寫進了“上海應持續堅定‘質量是上海的生命’的指導方針,努力把上海打造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質量高地”。
打造質量高地,是上海按照“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和科學發展先行者”的要求,加快推進“四個率先”,加快建設“四個中心”,努力建設經濟活躍、法治完善、文化繁榮、社會和諧、城市安全、生態宜居、人民幸福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重要舉措。
在打造質量高地中,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凝聚社會共識,用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城市精神,公正、包容、責任、誠信的價值取向塑造城市品格,全面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綜合素質。
在打造質量高地中,我們要持之以恒推進生態宜居城市建設。我們要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為先、管理為重,全面加強城市建設管理。我們還要堅持開放的心態,以適應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新變化。我們更要凝心聚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圍繞上海未來的發展目標,構建以現代服務業為主、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先進制造業支撐的新型產業體系,推進上海率先成為創新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