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 文
上海市人民政府于2013年1月1日發出“關于印發上海市質量發展規劃(2011-2020年)的通知”,要求“認真貫徹執行”。
《上海市質量發展規劃(2011-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是本市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創新驅動、轉型發展”,提高上海總體質量水平,根據國務院印發的《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國發〔2012〕9號)要求,結合本市實際進行編制的。
《規劃》通篇以“建設質量強國”為戰略目標,以“質量是上海的生命”為指導方針,圍繞“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主線,著力于全面推進質量發展、建設質量高地、加強質量文化建設,推進民生改善,將上海打造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質量高地”。
《規劃》分“質量發展現狀”“質量發展指導思想、主要任務和發展目標”“強化企業質量主體作用”“加強質量安全監管”“提升質量發展能力”“完善質量發展制度”“實施質量發展工程”“做好組織實施和配套”八個部分。
在“質量發展指導思想、主要任務和發展目標”部分中,《規劃》明確了上海應持續堅定“質量是上海的生命”的指導方針,并提出了涉及產品、工程、服務、人居的四大發展目標,并按2015年、2020年兩個時間段,分別設立了具體預期目標。
在產品質量上:到2015年,工業產品的質量競爭力指數、國家監督抽查合格率穩定在全國前列,質量損失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強制性產品認證實現全覆蓋,重點行業、重點產品采標率達到95%以上。食用農產品和食品的農業標準化生產普及率超過80%,主要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抽檢合格率穩定在96%以上。50%以上食品生產企業達到HACCP認證要求,食品質量抽檢合格率達到95%以上,重點食品質量安全狀況保持穩定良好。
在工程質量上:到2015年,對建設工程實行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監管,大力推進工程質量安全標準化建設,質量水平穩中有升,工程質量通病治理取得明顯成效。確保重大工程項目一次驗收合格率100%,獲魯班獎、白玉蘭獎、市優質結構、市優質工程等獎項的項目數量穩中有升。無重大工程質量事故發生,工程質量投訴率穩步下降,結構性建筑材料監督抽查合格率穩步上升。
在服務質量上:到2015年,金融服務、航運物流、現代商貿、文化創意、信息服務、旅游會展等支柱服務業的服務質量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服務標準覆蓋率達到90%,品牌價值和國際競爭力大幅提升,顧客滿意度達到80以上。科技服務、設計、電子商務、數字出版、專業服務、節能環保服務等新興服務業的服務質量水平顯著提升,標準體系逐步建立健全,創新能力不斷提高,顧客滿意度達到75以上。教育培訓、醫療保健、體育產業、家庭服務等社會服務業的服務質量保持全國領先水平,標準體系逐步建立健全,先進質量管理方法不斷推廣應用,顧客滿意度達75以上。
在人居質量上:到2015年,在交通運輸方面,要實現市民“45、60、90”出行效率目標,即中心城內出行平均時間不超過45分鐘,郊區新城60分鐘可達市中心區(崇明縣除外),長三角核心區主要城市(泰州、舟山、臺州等城市除外)90分鐘可達上海等。在生態環境方面,空氣質量優良率保持在90%左右,地表水環境功能區達標率達到80%以上,森林覆蓋率達到15%等。
《規劃》在“強化企業質量主體作用”部分中,提出了“嚴格企業質量主體責任”“提高企業質量管理水平”“加快企業技術創新”“推動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等四個方面的要求,包括:建立健全企業質量責任制和關鍵崗位責任制,進一步明確企業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對質量安全負首要責任,進一步落實企業質量主管人員的職權和責任,落實設計、生產、檢驗、倉儲、售后服務等各環節相關人員的質量工作責任。嚴格實施企業崗位質量規范與質量考核制度,實行質量安全“一票否決”。嚴格執行重大質量事故報告及應急處理制度。建立健全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切實履行質量擔保及缺陷產品召回等法定義務,依法承擔質量損害賠償責任等。
《規劃》還對“加強質量安全監管”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包括:對在重大質量安全事故中存在失責行為的監管部門,追究其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相應的監管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