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海峰
師徒之情,在現代社會中已經不多了吧!但幸運的是,我有過,而且,還刻骨銘心。
現在的年輕人進入國稅局,會由單位集中統一進行正規的培訓。我們那時剛參加工作卻不是這樣,而是沿用代代相傳的“手工作業”,靠老同志“手把手”、“傳幫帶”的方法來培養稅務干部。幸運的我就遇到了一位令人崇敬的老稅干,我的師傅程兆祥。
1988年我通過招干考試進入東方紅稅務分局,那年我20歲,被分在了企業檢查組。領導把我帶到了一位身材不高還很消瘦的50多歲的人面前說:“老程,這是新來的小閆,以后就你帶他吧。”這個人上下打量我一番,笑著說:“行,就跟著我吧。”我怯怯地叫了聲:“程叔。”這師傅就算是拜下了。在此后的一年里,我的工作就是每天拿著裝有各種票表的公文包跟在師傅的屁股后面,他走到哪兒,我就跟到哪兒。
同事告訴我,師傅是局里的業務骨干,精通財會、稅收業務知識,而且經驗豐富。雖然師傅很厲害,但師傅會不會認真教我,我能不能學得好,都是我擔心的。但是跟著師傅下了一次企業,我就知道,這些擔心是多余的。
第一次師傅帶我去的是一個小商業企業。到了企業,師傅就讓會計把所有賬簿和憑證都擺到桌子上,然后對我說:“小閆,你過來,我給你講講。”這哪里是查賬,分明是給我講課來了。一個小商店,師傅連查帶講用了一整天,結束時,師傅對我說:“你回去再看看書,結合一下今天看到的東西,這叫實踐結合理論,學起來不累。”師傅教東西的最大特點就是:問一答十。而且還總愛追著你問:“明白了嗎?還有問題嗎?我再給你講一遍?”恨不得把他會的所有東西馬上傾囊相授給你。
我的師傅年紀雖然大了,但他從不墨守成規,樂于動腦想問題,善于查“活賬”,善于從賬外發現企業的違法問題。他曾帶我從某企業生產車間入手,查出了企業大量偷逃稅款的行為。就這樣,師傅教我業務、教我查賬方法,更重要的是教會了我去主動想事琢磨事。跟著師傅不到一年,我就從不知賬簿憑證是何物的“白丁”,變成能到大企業獨立查賬的稅務檢查人員了。
師傅不但教會了我業務知識,更重要的是他對工作的那種一絲不茍和嚴謹認真的態度,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也成了我日后對待工作的標尺。
當年稅務局執法不是很規范嚴謹,無論是什么稅種、是補稅退稅還是違章處理,一張檢查表全部搞定。但師傅對我說:“咱到企業查賬,既要對稅務局負責也要對企業負責,查完賬一定要有一個完整的交待。”師傅每次查賬,都會記下詳細的稽查底稿,對有問題的企業,會讓我抄錄一份詳細的檢查說明交給企業,還要指導企業進行調賬處理,絕不留尾巴。那時,單位的許多報表,都是由師傅匯總上報,他戴著老花鏡指點著我填制報表,告訴我要細心耐心,要對每一個數字負責。我們上報的各種報表,總是全縣完成得最好的。從師傅這里,我學會了細心、規范和責任,學會了認真地做好每一項工作。
在師傅那個年代,大家還都很窮,但是,很多人都有著一種非常強烈的正義感,沒有私心雜念。我的師傅就是這樣一個人。跟著師傅學習,我不知道有人情稅、關系稅一說,只知道師傅一落筆,就是鐵案,任何人都無法改變。師傅每頂住一次說情的人后,都會跟我說,咱們執法一定要講一個公平,現在查的都是企業,只有人情一個方面的壓力,以后你獨立工作后,可能還會遇到威脅和暴力,還有金錢的誘惑,我們都要頂得住。一次,我們去查一戶企業,師傅下了處罰通知書。第二天一上班,師傅對我說:“昨天晚上,企業經理到我家去了,要送給我2000塊錢,讓我給轟出去了。”在師傅看似隨意的話語中,卻從骨子里透出了一種正氣,那種不能被權錢折服的凜然正氣。
師傅教我做事做人,讓我一生難忘。師傅在生活中對我的關心和厚愛,那種長輩對晚輩如同親人般的關愛,更讓我刻骨銘心。我那時還小,師傅對我就像對孩子一樣噓寒問暖,關心我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即使在師傅退休后,他對我的關愛還是一如繼往。
那是1992年秋天,我準備結婚。一天,我正在給新房門窗刷油漆,有人敲門,開門一看,竟是師傅來了。我很吃驚地問:“程叔,你怎么來了,怎么找到家門口的?”師傅說:“我到單位領工資,聽說你在家收拾新房很忙,我就打聽好你的地址找來了。”師傅說著,像變魔術似的從兜里掏出一把小刷子,笑呵呵地在臉前晃著:“看,工具我都帶來了。”我說:“程叔,你……”除了感動,我什么話都說不出來了。
近些年來,師傅年歲大了,還做了兩次手術。可是無論什么時候見到師傅,他總是樂呵呵的,那種對待生活的樂觀態度,也正是我這樣的中年人所缺少的。前幾天回區局,想去師傅家里坐坐。師傅接了我的電話,80歲的老人了,從五樓下來,到路上接我,他當時滿臉都是開心的笑容。
我慶幸在邁入社會的第一步時,能遇上這樣的好師傅。師傅這種強烈的敬業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徹底影響了我的一生,始終如一地支配著我去自尊、自覺、自信、自愛地工作、生活和做人。
師傅,我衷心祝您老身體健康、平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