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林
隨著稅收征管形勢的變化,國家對一些稅收法規作了相應的調整,有的進行了失效處理;有的進行了部分失效處理;有的作了補充說明。但這些調整文件不夠規范,給基層稅收執法人員及納稅人帶來了許多不便,主要表現為:
部分失效文件有點“亂”。有的文件經過幾次失效條款的處理,僅剩下了一部分,以致一些人認為該文件全部失效,而沒有執行。如《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加強增值稅征收管理若干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5]192號,以下簡稱國稅發[1995]192號),2003年,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取得防偽稅控系統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進項稅額抵扣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3]17號),就對該文件的第一條(二)、(四)、(五)進行了失效處理;2009年,《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已失效或廢止有關增值稅規范性文件清單的通知》(國稅發[2009]7號),就該文件的第一條第(一)項第一款的“(固定資產除外)”進行了失效處理;2012年,《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納稅人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征補稅款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33號),又對該文件的第二條進行失效處理。
經過三次失效處理,國稅發[1995]192號文件可以說是極不規范,給稅收征管帶來了挑戰。如該文件第一條第三項應該說是終結代墊運費的規定。事實上,目前一些納稅人還在利用代墊運費大肆偷逃國家稅收,原因就是因為國稅發[1995]192號文件經過幾次條款的失效處理,有些人誤以為該文件失效了,導致開具發票單位與付款對象不一致的代墊運費的問題仍然存在。
補丁文件有點“散”。如《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資源綜合利用及其他產品增值稅政策的補充的通知》(財稅[2009]163號),就是對《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資源綜合利用及其他產品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8]156號)的有關條款打的補丁。由于打了補丁,導致相關人員要對兩個文件進行對照學習,這樣就增加了學習和理解的困難。
常識性問題不應作規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折扣額抵減增值稅應稅銷售額問題通知》(國稅函[2010]56號)規定,折扣寫在備注欄內不得抵減增值稅應稅銷售額,常識告訴我們,發票的金額應以大寫金額為準,將一個在備注欄內注明且不算數的折扣額作為稅法規定實在不妥。
下位法修訂上位法于法無依。《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有關事項的規定》規定,原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自用的應征消費稅的摩托車、汽車、游艇,其進項稅額準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這就是下位法對上位法進行的修訂,這種修訂于法無依,影響稅收法規的執行效果。
筆者認為,應將部分失效的文件進行失效處理,將未失效部分重新對外發布,下位法修訂上位法應改為上位法直接修訂,從而增強稅收執法的嚴肅性,對被補充文件也應進行失效處理,將補充規定融入后以新文件對外發布,從而增強稅法的規范性和稅法執行的順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