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波
(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化工系,廣東佛山528300)
經過近14年的建設,歷經國家示范培育院校和國家骨干校建設,建成了一批具有較高水準的校內實驗實訓室,校內分析檢測儀器設備已初具規模,設備價值已近1.5億元,擁有了一批具有先進水平的大型分析測試儀器和中試設備,檢測范圍逐年擴大,檢測能力逐步增強,在分析檢測人才的培養、檢測技術開發和分析技術培訓等方面都已在順德及周邊地區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
學院于2009年9月組建了分析測試中心,目的是使這些大型精密儀器設備能得到專管公用,資源共享,以提高儀器設備的利用率和管理維護水平,使有限的投資能獲得最大的效益。這些儀器設備的投入為我校的學科發展注入了活力,為提高我校的教學、科研水平,以及充分展示我校的專業特色與優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并在家電材料有害物質含量測試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盡管如此,在中心的運作管理和對外服務等方面仍存在諸多弊端,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儀器管理分散。難以實現在學院層面的專管共享;②缺乏專職的實驗儀器管理和維護人員,設備故障率高;③缺乏有效的對外服務措施和激勵機制,缺乏市場開拓人員,市場的知名度不高,市場切入度低,服務能力不強;④以科研為主的高精尖儀器設備的校內教學利用率低,教師從事科研人數少,用于科研開發的使用率也不高,科研成果較少。分析測試中心經過多年的建設和完善,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驗,可以為高職分析測試中心的建設和管理提供借鑒[1-3]。
高職院校通常是基于地方產業而建,為地方產業服務是其根本點和出發點[4-7]。國內知名職教專家認為,高等職業學校要想體現出經濟性和社會性,學校就要建在有“氣場”的地方,要有人氣、企業氣。這樣一來,學校才能方便直接提供服務,企業、居民也方便接受服務、享受服務[8]。高職院校專業的建設必須有地方產業支撐,人才培養也是以地方產業需求為目標。因此,高職院校的儀器設備大多都和地方支柱產業具有高度的關聯性,具備更多為地方產業服務的特質。服務地方產業也是高職分析測試中心的中心任務之一。這一點和普通高校分析測試中心有著較大的區別。高職教育的定位決定了其分析測試中心相對于普通本科分析測試中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作為人才培養的基地,從功能上來說,高職分析測試中心同普通高校分析測試中心一樣首先擔負著服務學校的教學科研任務,但高職分析測試中心服務社會的要求更加迫切。通過服務社會,可以提高高職院校在企業和行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通過服務社會,進一步加強校企的緊密接觸和合作,提高企業和行業參與高職育人的積極性,提高人才培育質量;通過服務社會,加強教師和企業的緊密聯系,提高教師雙師素質;通過服務社會,可以實現分析測試中心的良性運轉。
高職院校在教師從事科研的數量和能力上都和本科高校有一定的距離,同時,高精尖儀器在高職學生的教學及實踐實訓中也不可能擔負過多的任務,因此高職分析測試中心依靠校內的教學和科研的需求來提高設備使用效率比普通本科高校更加困難。為企業和社會服務是提高設備利用率重要途徑。
要實現高職分析測試中心服務社會功能的充分發揮,必須制訂一套切實可行的體制機制,建設一套完善的服務體系[9-11]。① 分析測試中心要更好服務社會和企業,體制上必須要相對獨立,并有一整套方便市場運作的運作機制。可以作為校級二級部門獨立運作,并配備一批專職的管理和業務隊伍,在保證校內正常的教學科研的基礎上,充分運用市場機制創新、搞活。②分析測試中心要實現服務社會功能必須具備檢測資質[12-14]。目前,國內部分普通高校分析測試中心具有計量認證資質,少數具有國家實驗室認可資質,很少數高職分析測試中心具備資質條件。只有具備檢測資質,中心出具的報告才具有法律效力。我校分析測試中心于2012年獲得計量認證,并正繼續申請國家實驗室認可,不僅規范了實驗室的管理,提升了檢測技術水平,也為分析測試中心更快地融入市場創造了更為有利的條件。③高職分析測試中心服務社會必須建設對外服務隊伍。包括業務開拓隊伍和售后服務隊伍等,部分普通高校分析測試中心已經在這方面做了有益的嘗試,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15]。服務于市場就必須按照市場規律辦事。市場功能的開發不足是高職分析測試中心亟待解決的難題。多所高職院校的分析測試中心嘗試了一些融入市場的方法,包括學院分析測試中心的企業承包模式、企業共建共享模式等。這些運作模式部分解決了學校分析測試中心市場開拓能力不足的問題,但同時也帶來了與校內教育教學和科研之間的矛盾,不能達到通過服務帶動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和師資能力的提高等目標。
分析測試中心的市場運作有其得天獨厚的條件。作為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和促進產業升級換代的企業服務部門,是聯結政府、科研機構和企業的橋梁和紐帶,通過整合各類資源,作為學院服務企業的窗口,已經成為企業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的助推器。將分析測試中心的檢測和開發功能與生產力促進中心的企業服務窗口功能有效對接,達到資源共享、互補和互惠互利的雙重效果。
最后,高職分析測試中心與第三方檢測機構應有區別,除了具備有資質的檢測能力,同時還要充分利用其先進設備和人才資源優勢,開展校企合作,進行技術研發和中試生產服務,利用高職在產業基地的橋頭堡優勢,將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實驗技術成果轉化為產品,帶動產業技術升級和產品的更新換代。
國內眾多高校的分析測試中心在硬件和技術力量上都已經具備較高水平,但長期以來都處于象牙塔中,與社會和市場處于分割狀態,缺少必要的體制和機制,不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社會服務功能,導致分析測試中心儀器維護維修等運作經費不足,設備的利用率不高。高職院校的特殊定位促使其分析測試中心的社會服務功能理應處于更為重要的地位。
[1] 劉徽平.議高校分析測試中心管理的幾個問題[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12):180-182.
[2] 許慶陵,劉浩懷,王紅娟,等.高校分析測試中心運行模式發展思考[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8):414-416.
[3] 徐 杰,薛長湖,林 洪,等.高校院級分析測試中心管理模式與運行機制[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10):158-160.
[4] 楊 光.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專業建設市場性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04.
[5] 馬樹超,瓦格納(Hans-GunterWagner).面向未來的職業技術教育[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6] 樊秀娣.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基本建設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3.
[7] 周 濟.“產學研結合”是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J].衛生職業教育,2003,21(2):5-5.
[8] 馬樹超,王伯慶.2012中國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年度報告[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2.
[9] 張 晶.我國高校儀器設備資源內部共享激勵機制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2.
[10] 吳守輝,聞星火,薛 為,等.大型設備共享服務校級平臺建設探索和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28(4):182-185.
[11] 楊 敏.高等學校貴重儀器設備開放共享機制的思考[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1(7):45-47.
[12] 俞琛捷.全面建設面向21世紀的分析測試中心[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5,22(10):137-140.
[13] 陸琴雯,藤向榮.搞好計量認證提高測試中心的管理水平[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1996(1):134-135.
[14] 劉國根,白 蘭,黃柱成,等.通過國家計量認證全面提高實驗室水平[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6,25(1):116-118.
[15] 楊伯苗.聯合共建是高校分析測試中心發展的成功之路[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1998(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