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生
(五大連池風景區畜牧水產局 黑龍江 五大連池 164155)
五大連池風景名勝區位于黑龍江省北部、黑河市境內,是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風景區、中國礦泉水之鄉。隨著五大連池知名度的日益提升,國內外游人的不斷增多,市場對綠色無公害營養食品、特別是名、特、優水產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人們追求品質優良、安全、營養的食品,對水產品質量提出更高的需求。針對上述情況,發展五大連池風景區“名特優”特色漁業和“無公害”生態漁業已勢在必行。我們經邀請有關專家對我區的資源反復論證,最后選定適合五大連池湖泊水域生長環境條件的興凱湖“大白魚”,做為移植、增殖品種的首選。
五大連池是火山爆發堵塞河道,形成的珍珠狀五個相連的湖泊,總面積2133.3ha,蓄水量1.57億m3,是典型的火山堰塞湖。湖泊水位相對穩定,平均水深4-12m,湖泊底部均為熔巖和沙泥底,是一個沒有源頭的湖泊,水源補給大部分來自湖底地下冷礦泉涌泉。湖水中含多種礦物質和有機質,硅酸鹽、磷酸鹽、無機態氮、過錳酸鉀等含量都恰到好處。沿湖周邊無任何污染,水質清澈、優良,水域水質符合CB11067—1989標準。環境空氣符合CB3095—1996標準,湖水含氧充足,PH7.1—8.2,水的透明度較高。湖泊水溫較低,其水溫5月中旬上升至10℃以上,9月下旬降至10℃以下,最高水溫在7月達到20℃—26℃,非常適合魚類生長。湖泊在每年的11月末湖面結冰,冰厚達1.2—1.5m,底層水溫保持在3—4℃之間,魚類得以在此安全越冬,在春季4月中旬冰化湖開。湖泊生物資源豐富,浮游動物餌料的生物量為6.6mg/L,小型魚蝦餌料資源豐富,是其他水域無法比擬的,因此是移植興凱湖大白魚,發展無公害礦泉水產品的最佳場所。
興凱湖大白魚,學名翹嘴鲌(Culteralburnus Basilewsky),鯉形目,鯉科,鲌屬。又名翹嘴紅鲌,地方名大白魚。
興凱湖大白魚是鲌屬中唯一的大型魚類,常見個體10-20kg,最大個體可達50kg。在自然條件下生活于流水及大型水體中,喜集群在敞水區中上層活動。捕撈時性情同花鰱,不跳躍。抗逆性強,其適溫范圍0—38℃,攝食溫度5—35℃,最適生長溫度22—30℃,溶氧在5mg/l以上生長較快,2mg/L以上可安全越冬,適應pH:6.5—8.5。大白魚食性廣,先以浮游植物以及適口的浮游動物為主,5—20cm開始吞食大型浮游動物、水生昆蟲及其他幼魚苗,20cm后則以長條型小型成魚和蝦為主,也吞食水陸生高等植物種子。大中型水面進行大白魚的人工增養殖,不影響其它經濟魚類的產量,不同其它經濟魚類爭奪餌料,反而相對擴大了其他經濟魚類的生存空間。投放在大中型水面中10cm左右的幼苗2—3年最大個體可達1.8kg以上。
根據大白魚對移植水域的條件需求,我們經過分析論證,確定三池子為移植水域,面積866.7ha。
經研究確定移植方法和技術路線。方法:分期移植,三年完成866.7ha水域、10萬尾苗種移殖任務,平均畝移殖達到8尾,規格7-12cm。技術要求:湖泊進出水口處加設攔魚柵,魚柵目為2.5—3cm。
2010年6 月4 日,首次移植大白魚魚苗2.8萬尾,規格9—12cm。
2011年7 月24 日,二期移植大白魚魚苗5萬尾,規格8—10cm。
2012年5月28日,三期移植大白魚魚苗2.6萬尾,規格8—12cm。
移植方法。根據運輸苗種的數量、規格和運輸的里程等情況,我們采用密封箱充氧汽車運輸,即根據運輸數量,將魚苗、水置于不同規格的密封箱體容器中,并充入純氧。為保證苗種運輸成活率,在魚箱的內部四周設置苯板,以降低外部氣溫的沖擊,并防止魚體碰傷。在箱內四周設置納米管與氧氣瓶相接,通過納米管在運輸水體中排出氣泡,增加溶氧量。此運輸方法優點是裝運密度大,運輸體積小,成活率高,不需要中途換水。
做好魚苗運輸前的苗種選擇,把好質量關。選擇規格整齊、身體健壯、體色鮮明、個體無損傷、游動活潑的魚苗進行裝箱。為了保證大白魚苗種適溫運輸,提高成活率,運輸時間采取夜間運輸,來降低溫度。在運輸途中,按時停車檢查苗種的活動情況。魚苗運輸到目的地后,例行消毒,消毒的方法與其他常規苗種相同。投放地點選擇背風向陽、水面開闊、無水草、無水鳥、水體穩定、水深1-1.5m、底部平緩的湖灣區岸邊投放。
移植后的資源管理尤為重要,關系到移植是否成功的關鍵。首先,加強移植水域的管理,強化漁政管理秩序,嚴禁炸魚、電魚等違章生產。其次,限制捕撈漁具的使用,禁止使用小眼網作業,以免誤捕魚苗。第三,減少該水面的捕撈生產,控制捕撈小型成魚作業,保證大白魚充足的餌料。第四,根據大白魚活動的區域,在放流水域部分區域劃定禁漁區,嚴禁冬季大拉網作業,第五,定期對大白魚采樣監測。
為了解大白魚在移植水域的生長情況,我們定期進行捕撈監測。
2010年11 月18 日,捕獲到當年投放的大白魚苗種,其規格為;體長37cm、體寬10cm、體重達430g。2011年10月6日,捕獲到了2010年投放的大白魚苗種,其規格為;體長51cm,體寬13cm,體重達1.13kg。2012年10月21日,捕撈到2010年投放的大白魚,體長64cm、體寬16cm、重達到1.87kg。這標志著大白魚非常適應五大連池水域環境,也標志著大白魚移植獲得成功。
經濟效益:866.7ha水域移植10萬尾項目完成后,依據大白魚的生長量,預計回捕期每年可達3-6kg/667m2產量,40/kg元,可增收120—240元/667m2,其成本只是采購苗種成本及其他費用支出,一般在25—50元/667m2,其利潤 95—190元/667m2,866.7ha養殖水域可增收 156—312萬元,利潤 123.5—247萬元,經濟效益將十分可觀。
社會效益:大白魚成功移植和產量增加,可滿足市場的需求,給消費者帶來美味,同時也會帶動風景區水產品加工業、休閑漁業及相關產業的發展,可促進風景區礦泉品牌漁業發展整體水平的提高,以及對于恢復和保持自然漁業資源和生態平衡都有不可估量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