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 絡
1836年 電報誕生,通訊拉到遠程,標志著第四次傳播革命時代的到來。
第一次傳播革命:語言。
第二次傳播革命:文字。
第三次傳播革命:印刷。
1858年—1866年 跨海電纜誕生,美國大西洋兩岸之間實現直接快速的通訊,通訊跨越大洋和大洲。沿用至今。
2006年12月26日,臺灣南部海域發生了7.2級地震,經過附近海域的9條海底光纜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中斷,對內地1.2億互聯網用戶造成影響,用戶無法登陸境外域名的網站,雅虎、MSN等站點登陸困難。
調查顯示:超過97%的網絡用戶訪問國際網站出現故障,超過60%的網絡用戶認為這一事件嚴重影響了自己的生活。
1957年 蘇聯發射了一顆人造衛星,將通訊領域擴展到整個地球。
1962年—1968年 包交換網絡誕生,互聯網用包交換來傳輸信息,數據被分割成了包,這正是美國軍方的本意,如同將物體分割成不同部分進行運輸一樣,利于運輸過程中的信息的安全。
1969年 互聯網誕生。
1971年 人們開始通過互聯網交流。
第一封電子郵件發出,今天,電子郵件依然是互聯網上人與人溝通的主要方式。
雷·湯姆林森發送了世界上第一封電子郵件,他后來回憶發送的內容,“或許是QWERTYUIOP(鍵盤上第一排字母鍵)之類的東西。” 截至2012年,全球電子郵件用戶數量22億,全球每天電子郵件總流量1440億。
1972年 計算機可以更加簡便地接入互聯網,共接入了40臺主機。
1976年 網絡開始向全球用戶開放,英國伊麗莎白女王進行了發送電子郵件的嘗試。
1978年5月3日 互聯網的前身ARPANET發送了第一封垃圾郵件,該郵件被群發給了393個用戶。
1979年 第一個多人交互操作站點建立,這個站點包含了各種冒險游戲、棋類游戲和豐富詳盡的數據庫。交換無線電網開始試驗。
1982年 歐洲互聯網實現了最初的荷蘭、丹麥、瑞典和英國之間的互聯。
1983年 互聯網開發出了域名服務系統,采用了人們習慣中易于記憶的名稱。
1984年—1990年 互聯網主機數量由1000臺增至30萬臺。網絡中繼聊天服務被開發出來。
1991年 世界上第一個網站上線,現代互聯網模式開始形成,大量知識在網絡中出現:電子郵件信息、文本信息、電子書籍、各種帖子、代碼、圖片、聲音甚至數據庫。
檢索,這種強有力的檢索技術被逐步完善。
WWW界面開始出現。
1992年 多媒體改變了互聯網的模樣,3月實現了網上的音頻多播,11月實現了視頻多播。聯網主機數突破100萬。
2012年美國大選期間,YouTube上打有“奧巴馬”或“羅姆尼”標簽的視頻觀看27億次,《江南Style》成為首個觀看次數達到10億次的在線視頻。
1993年 聯網主機數200萬,WWW站點達到600個。白宮和聯邦政府開始在互聯網上安家。
1993年1月6日,特德·萊昂西斯向妻子發送了第一條即時消息。該消息的內容是:“別害怕……是我。愛你,想你。”他的妻子回復道:“哇哦,真酷!”
今天,QQ、MSN、微信、微博私信等及時消息,成為網絡最主要交流方式。2012年倫敦夏季奧運會開幕式期間的Twitter消息發送量966萬,截至2012年,Twitter自創辦以來的用戶消息發送總數1630億,全球123個國家和地區領導人開設了Twitter賬戶。
1994年 商業化運作正式開始,聯網主機數達到300萬,建立了10000個WWW站點。超市、銀行開始步入互聯網。
美國人可以在線訂購必勝客Pizza餅。
第一家虛擬數字銀行開始運營,網銀出現了。交通銀行董事長牛錫明:互聯網金融將顛覆傳統銀行的經營模式、贏利模式和服務模式。
喬·麥克坎貝爾在HotWired.com網站發布了第一條橫幅廣告。該廣告由AT&T贊助,宣傳內容為7家藝術博物館。
1994年4月20日中國教育科研網(NCFC)與美國NCFnet直接聯網,這一天是中國被國際承認為開始有網際網路的時間。
1995年 聯網主機超過650萬,10萬WWW站點。電話撥號入網系統開始提供網絡接入服務。許多網絡相關公司在公開上市。域名注冊服務不再免費,搜索引擎等技術出現→谷歌、百度的形態和技術確立。網購的出現。
1996年 微軟進入互聯網產業 ,1200萬主機接入互聯網,50萬WWW站點建立。
中國50萬互聯網用戶,中國第一家網站誕生,IBM投入了第一條網絡廣告。截至2012年,全球互聯網用戶數24億,中國互聯網用戶數,5.65億,居世界之首。
1997年 1950萬主機聯網,100萬WWW站點。
1998年9月7日 谷歌公司(Google)成立,目前被公認為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搜索引擎,它提供了簡單易用的免費服務。
2012年5月,谷歌以125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移動。2012年12月12日,谷歌關閉在中國大陸市場購物搜索服務。2012年谷歌網站全年搜索次數1.2萬億。2013年,谷歌市值已3000億美元。
2012年4月,谷歌發布一個名字“Project Glass”的未來眼鏡概念設計。這款眼鏡將集智能手機、GPS、相機于一身,在用戶眼前展現實時信息,只要眨眨眼就能拍照上傳、收發短信、查詢天氣路況等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