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州房價慘跌
“溫州房價暴跌!兩年內縮水近半!”
2012年11月,就在全國70座城市房價7成環比上漲時,浙江省溫州房價卻傳來這樣的聲音。繼2011年發生民間借貸危機后,2012年溫州經濟的負面新聞可謂層出不窮,如今樓市又怎么了?
溫州,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名揚海內外,除了溫州民營經濟活躍、“溫商”遍布天下外,房地產的發展對拉動溫州GDP(國內生產總值)也功不可沒,溫州炒房團可謂獨具特色。在二、三線城市中,溫州是房價最高的城市之一。
然而,自2011年國家實施最嚴格房地產調控政策以來,溫州樓市迅速走向另一個完全不同的軌跡。近期國土資源部公布的城市地價監測數據顯示,2012年第三季度,溫州住宅地價同比下降18.03%,是全國樓盤降價幅度最大的城市。
豪宅價格現腰斬
溫州市這些年房價猶如坐過山車一樣,直逼“天價”,其中轟動一時的樓盤當屬綠城的鹿城廣場。2006年末,綠城集團以33億元一舉摘取溫州“天盛地塊”,在甌江畔開始了“世界級都市綜合體”的造夢之旅。2010年,當“綠城”鹿城廣場錦玉園一期呈現時,價格從2008年首次開盤時的4.38萬元/平方米一路攀升到7萬~10萬元/平方米,將溫州房價推向高潮。
然而,時過境遷,自房地產調控以來,鹿城廣場的房價一路走低。
記者在幾家房產中介了解到,自2012年年初,溫州房價就開始下跌,其中綠城的錦玉園跌幅最大,目前超過50%。“21世紀不動產”的經紀人告訴記者,現在錦玉園中面積超過400平方米的房子,售價在4.5萬元/平方米,小面積如145平方米的房子,價格在4.2萬元/平方米,因業主需要現金,如有意購買價格還可以面談。
不止綠城集團,溫州最大的房地產商“中梁置業”,其開發的眾多項目,如:中央公館、首府、棕櫚灣、國賓1號等也開始降價。其中,曾在2012年2月份開盤時吸引8000余人來參觀的國賓1號,原均價2.7萬元/平方米,目前在搜房網上的報價為19315元/平方米。
中央公館位于學院路上,小區面積很大,內部景觀設置優越,有立體雕塑、景觀走廊和園亭小橋等。中央公館開盤時間為2007年,開盤后最高價格是7.5萬元/平方米。目前這個小區的房價降至6萬元/平方米左右,還算是比較堅挺。
華府天地在中央公館對面,中間隔著一條馬路,華府天地由浙江華豐房地產開發,定位是生態、高尚、尊貴的稀世宅邸,也是一個高檔小區。總占地面積是1.9萬多平方米,由8幢18+1層高層組成(一層為架空層),均為全躍層340平方米套型,開盤時價格為6.5萬元/平方米,目前降至5萬元/平方米左右。
市區堅挺但交易量少
據溫州大學房地產研究所的“市場監測數據”顯示,2006~2011年,溫州市區商品房銷售均價從8045元/平方米一路上漲到34674元/平方米,6年中上漲4.2倍。
1997年,首屆“房交會”開幕時,溫州新城住宅價格僅1200元~2000元/平方米,從2001年下半年開始,
溫州市區房價出現第一次較大幅度上升。2005年初,大南門區域房價率先突破萬元,之后便一發不可收拾。2008年,雖然受國際金融危機以及全國其他城市房價大幅下跌影響,溫州市區房價改變連續多年上漲的趨勢,普遍出現下降,甚至每平方米下降4000元左右。但到了2009年,樓市就開始回暖,市區房價均價達2.6萬元/平方米。2010年,市區房價均價已沖破3萬元/平方米大關。
溫州平安易居房產營銷有限公司經理陳逸表示:“溫州房價這10多年以來上漲確實很快,均價從四五千到四五萬,再到最頂峰的10萬元/平方米。不過,樓市調控政策遏制了這種上漲勢頭,調控總體來講分兩部分,一是限購,一是限貸,其中限購政策是非常嚴厲的,就像在人身上插了兩把刀,如果把刀拔下來,傷口會很痛。”
據介紹,溫州有3個區,其中,龍灣區和甌海區的房價縮水比較厲害,鹿城區作為主城區房價還比較堅挺。“雖然鹿城區房價穩住了,但成交量并不理想。根據我們公司5~11月份的統計,二手房基本上平均每月成交量維持在1000套左右,比調控之前回落70%~80%,原來每月成交量有1200~1500套。”陳逸說,房價跟頂峰時期比是縮水了,但比調控最嚴厲的2011年要好一些,2011年每月成交量才400套。
關于綠城區房價2012年1月份就開始回落,且跌幅超過50%的說法,陳逸認為,10萬元/平方米只是掛牌價,并不是成交價格,實際成交價是6.5萬元/平方米。“從我們成交的實際情況來看,11月綠城區成交了10多套,均價在5.5萬元/平方米左右。綠城區不能代表溫州樓市,這只是個別現象。”
信貸危機或成致命傷
每年年底都是溫州市民購房和房產投資熱情集中釋放的時期,不過,在“2012溫州冬季房展會”上,記者發現展會規模比往年小很多。不但參展商數量稀少,來自溫州本地、杭州、嘉興和江西九江等地項目亮相后乏人問津,就連“總價26萬元起”等廣告語也遭受冷遇。前園山莊更是宣稱每平方米僅售4000元,但由于參觀人數太少而沒掀起什么波瀾。
“除了樓市調控,信貸危機和金融危機對溫州樓市影響也非常大。”陳逸告訴記者,2012年銀行的不良資產增加,房產是其中重要一部分。打個比方,房子原市場價是400萬元,在銀行貸款為300萬元,房價下降后房子資不抵債,銀行收回后,如果通過法院拍賣,法院要征收3%的傭金,購買人要支付1.5%~3%的拍賣費,而傭金要銀行自己承擔。因此,在通過法院拍賣之前,銀行希望通過中介公司推向市場,如果沒有賣掉,再通過法院拍賣。據悉,2012年鹿城區法院已不再受理信貸危機給銀行造成的不良資產案件。
房價下跌還有什么原因呢?陳逸認為和溫州經濟模式有關。溫州經濟的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最開始是小家庭作坊模式,后到創中國馳名商標階段,再到用房產包括廠房做抵押去外地投資房產,近年溫州人又開始運作私募基金,事實證明做得不是很成功。另外,企業擴張需要資金,很多老板用自己的企業設備去銀行抵押貸款,但在生產上沒有收益,于是把自己名下的房產拿來出售。“現在市場上掛牌出售的房子70%~80%都是要套現的,有些每平方米降價1000元,比市場價至少縮水10%。一方面是因為銀行貸款到期,另一方面自發生信貸危機后,人的誠信度降低,即使有錢也不敢外借了,很多人前期投資多套房產,短期內可以承受還貸,長期承受不住壓力就會拋售房子。”
房價何時回歸理性
2012年11月20日,溫州市住建委黨委書記、主任周守權做客《溫網議事廳》與網民在線交流時,有網友提問:“十八大住建部提出樓市調控政策不放松,溫州房價在全國又位居高位,在目前實行最嚴格限購調控政策下,溫州房地產業運行情況如何?”周守權回答說:“目前,溫州政府對房價總體目標有3個層次要求,第一個層次,高檔商品房價格2.5萬;第二個層次,中等商品房價格2萬;第三個層次,普通商品房價格回落到1.5萬。”
根據周守權的解釋,以70平米普通商品房為例,價格設定為105萬元,一家三口,人均收入3.5萬元,全家人就是10.5萬元,10年就能買到房子,讓整個房價與人均收入比回落到10倍。“十八大提出居民人均收入倍增計劃,若每年按10%來算,過不了幾年溫州房價收入比就可達到7∶1或8∶1左右,對老百姓來講,是能夠買得起的房價收入比。”
周守權的話似乎給溫州未來房價指明了方向。然而,陳逸認為,2013年房價即使下降幅度亦不會太大,因為剛性需求仍然存在。
“另外,省市政府對溫州經濟有了充分考慮,最近提出打造溫州為東南亞太地區的金融副中心,雖然和上海、寧波還有差距,但這對溫州是一個利好的消息。”陳逸進一步分析說,“萬科”和“萬達”等大型房企已經進入溫州,“萬通”也對溫州投資了100多億元,這表明它們對溫州的經濟有信心。
“溫州城市建設的框架拉得很大,原來是一條甌江,現在提出跨海發展。”在陳逸看來,溫州每年春節都會舉行全球溫州人大會,且溫州在外華僑有70萬人左右,在全國各地的商會有60多個,政府如能把這些在外的“溫商”引進來,對溫州經濟的貢獻將是不可估量的。“2012年上半年舉辦過兩三次招商會,溫州已經吸引了超過3000多億元的資金,這對房地產的發展將起到帶動作用。”
最后,陳逸表示,很多客戶在接受他的回訪時明確表示不準備降房價,因為溫州是一個地少人多的城市,雖然短期內房價下跌使投資者喪失信心,但從中長期來看,房價還會有上升的趨勢。
溫州房價究竟何時能夠理性回歸到周守權主任所說的范圍呢?我們拭目以待。
(摘自《中國經貿聚焦》 作者:泓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