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娜,魏瓏菲
(河北工業大學社會科學部,天津 300401)
試論高校生命觀教育校本教材的編寫
孫麗娜,魏瓏菲
(河北工業大學社會科學部,天津 300401)
“3W”研究模式是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進行設計,回答了三個問題:“研究什么(What)?為什么進行研究(Why)?和怎么研究(How)”。以此研究方法來看高校生命觀教育校本教材的編寫,思路就很快展現出來即要研究此課題,首先要了解校本教材是什么,結合高校生命觀教育的特色,為達到教育目的,輔助校本教程,編寫出屬于本校的生命觀教育校本教材;了解概念后,為什么要編寫生命觀教育校本教材及如何編寫其中的具體內容也是研究的重點。
生命觀教育;高校;校本教材;編寫;“3w”研究模式
“3W”研究模式是由國外引入的,這個研究模式因研究思路清晰,研究內容全面,在國內接受程度越來越高,筆者也很欣賞這種研究方法。這種研究方法是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進行設計,回答了三個問題:“研究什么(W hat)?為什么進行研究(W hy)?和怎么研究(How)”。以此研究方法來看高校生命觀教育校本教材的編寫,思路就很快展現出來,即要研究此課題,首先要了解校本教材是什么,結合高校生命觀教育的特色,為達到教育目的,輔助校本教程,編寫出屬于本校的生命觀教育校本教材;了解概念后,為什么要編寫生命觀教育校本教材及如何編寫其中的具體內容也是研究的重點。
校本教材一般是指以學校的校長和教師為主體,為了有效地實現校本課程目標,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對教學內容進行研究,并共同開發和制定一些基本的教與學素材,作為校本課程實施的媒介,這些素材構成了校本教材。它是與校本課程相對應的教材,是學校根據學校情況以及所處地方的特色而制定的。
所以高校生命觀教育校本教材,其實就是一些已開設或擬開設大學生生命觀教育校本課程的高校,結合本校當前生命觀教育的現狀,及對所做的一些調查結果的總結和對學生生命觀教育接受程度興趣愛好的了解,在本校特色校本教程開設時為達到生命觀教育目標,為本校學生專門制定的試用于本校的教材。
從對概念的解析中,我們不難發現,高校生命觀教育校本教材的編寫,有以下幾個明顯的特點:
其一,是專屬性。生命觀教育的校本教材是專門針對本校生命觀教育課程教學需要,嚴密結合本校具體校情所編寫的,它的使用范圍可能比較局限于生命觀教育的課程和某一個學校,校本教材中必不可少的是對本校具體情況的對癥下藥,以河北工業大學為例,如果能開設生命觀教育的課程,我們在進行教材編寫時,就會先進行本校學生各年級的生命觀教育現狀調查,從中了解到本校學生最需要最缺乏最感興趣的內容,有針對性的進行教材編寫,還會結合到本校專屬的校園文化、校規校訓等希望能對本校學生良好的生命觀樹立進一份綿薄之力。
其二,是靈活性。高校校本教材的實用性一般局限于特定的某一高校,屬于學校內部使用的教程輔助資料,它的編寫可以不用理論性太強太深奧只要是符合邏輯、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又能有效清楚地傳達出教育者所要表達的東西即可。章節多少,內容選取都可以根據本校的具體情況而定,不用拘泥于某種或某幾種教材編寫的特定要求。還能緊跟時事,以事實說話,與時俱進,用最新最權威最有影響力的示例幫助學生了解生命觀教育。這樣不僅能夠增加教材的可讀性,還能綜合學校的師資力量,結合教育者自身的知識基礎和對生命觀的理解,去感染學生。
從宏觀角度看,當今大學生面臨著諸多危機,生存環境的破壞、精神家園的失落、資源的迅速消耗、工作生活壓力的持續增長,貧困與疾病、道德價值偏轉與社會腐敗現象的蔓延等,都消蝕著當代大學生的生命感,威脅著人的生命存在。全球化、網絡化、信息化的快速推進,也加重了當代大學生的生存危機感。一個人如果不能找到心安之路,其生命無所皈依,就可能懷疑生命的意義與價值,甚至輕視生命。大學生雖在年齡上達到了成年,但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都還沒有完全形成,對于是非善惡的分辨能力仍然相對脆弱,這期間,就需要學校做好他們人生的導師,在他們最迷茫最容易接受知識的時候,給予最及時最正確的引導。教師的教學離不開教材,教材的編寫更能補充學生課堂學習的空白,一本好的生命觀教育教材會是他們生命最燦爛時最寶貴的財富,也是他們人生路上最好的導師。
從微觀角度看,現代的學生,尤其是工科學生,在科技的推動下,十分推崇“人定勝天”,造成了對大自然的輕視,而這種態度也就形成了對生命的不尊重。當生物學發展到遺傳學進化到基因改良,當生命的秘密袒露在人面前,生命似乎也能像工業產品一般可以任意設計并從流水線上大批量生產時,生命的神圣性便逐漸解魅,人類對生命的敬畏感也隨之瓦解。學生們需要的教育不僅僅是技能教育和科技教育,首先應該的就是了解生命、珍惜生命、無悔地度過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天天沉浸在考試競爭等各種技能要求的壓力下,學生也需要及時緩解心里的壓力,多一些對生命的感性認知,多一些人情味。生命觀教育教材的編寫就是要在這種情況下,為被淹沒在知識學習中的大學生送來一份人文的關懷。
校本,強調的是“以學校為本”,即以學校的具體目標為從事教育活動的根本。學校的校本教材主要是學校在落實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標準的前提下,為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根據科學的教育評估,利用本學校、本地域的優勢教育資源開發出具有鮮明特色的課程或教材體系。生命觀教育的校本教材編寫也不例外,針對生命觀教育的學科屬性,如何恰到好處的組織整合并理順教學資源,使之濃縮精華為一本教材,需要學校任課老師結合本校學生實際授課情況,共同努力。
首先,校本教材的編寫可以不拘泥于形式,它屬于實用性的教學教材,可以不必非要按照概念解釋、背景介紹等一般教材所包含的那么全面系統的內容設計,但不刻板并不代表無主題,生命觀教育的每一個教育目標都應以各種各樣不同的吸引學生的方式出現于教材中,可以是顯性的文字教育也可以是隱形的啟發教育。我們可以以母親孕育生命的圖片來讓大家了解什么是生命,還可以以不同人不同的社會貢獻來讓學生自己認識到生命的價值,選擇自己想要度過生命的方式,還可以以各種反面案例來警示學生,生命只有一次,它寶貴且不可挽回,所以不僅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珍惜一些生命。
其次,是生命觀教育校本教材想要表達的內容。生命觀教育主要是想教會學生三個維度的內容:第一,是如何認識對待自己的生命。認識生命敬畏生命,是形成正確生命觀的第一步,每一個生命的誕生都凝聚著孕育者的艱辛,也延續著生命的傳承和新的希望。遵循生命的血脈相承、代代相傳的生存規律,大自然因此豐富綿延,生命教育校本教材要引領學生在各式生命體驗中認識生命的誕生、神奇與脆弱、多樣性和唯一性,了解生命發展的歷程,欣賞生命的豐富多彩,尊重不同生命的生存權利,尊重蘊藏在生命本質中的獨特載體的個性珍惜生命的擁有與寶貴;尊重生命,熱愛生命,是校本教材希望學生達到的教學目的,學生個體身心發展的互補性告訴我們:不管生存環境如何惡劣,只要生命存在,發展的可能也就存在。懂得珍惜,不放棄希望與夢想,我們的生命就會煥發出屬于自己的光彩。同時,尊重自己的生命,并不意味著可以“自私”地活著,漠視、侮辱、踐踏他人的生命也是對自己生命的不尊重;第二,是如何處理與其他生命體之間的關系,即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的各種關系,每個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生命教育首先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個人與他人、與社會密不可分、相互依存、共同進步的必然結果,形成和諧有序的人際社會關系,另外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界中其他生命個體的存在也是需要加入教材內容的;第三是對自己生命價值實現的追求,即要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理想,確定實現自己的生命價值及如何度過自己的一生。人生命總不僅有物質追求,還應有獨特的精神追求。在一個高度物質化的社會,生命教育就是引導學生既要享受生命的物質滋潤,正確理解人類為提高物質生活水平而作的努力,又要清醒地認識到,無論是金錢、財富,還是權力、地位、美色,都是易于失去和消解的。生命不僅包括物質的肉體生命,也包括精神的智慧生命、價值生命和社會生命。精神是人不同于動物的本質所在,精神的缺失就是人性的缺失,人的生命就是在支配自己、超越自己的精神境界中實現。
[1][德]雅斯貝雅斯.什么是教育[M].鄒進譯.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1.
[2]馬克思主義哲學編寫組.馬克思主義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35.
[3]馮建軍.生命與教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 168-169.
[4]潘美姬.當代大學生生命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08.
[5]馮建軍.生命道德教育的提出及其內涵[J].現代教育論叢,2003,(6):8-11.
On the Compilation of Life Educ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in col legesand universties
S UNLina,W EILongfei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 j in 300401)
"3W"model isdesignedbasedon the k nowledgeandabi l ity,processandmethod,emotio at titude and values the three dimensions,toanswer three questions:"what shal l we study(W hat) W hy study(W hy)?A nd how to study(How)".To study the compi lation of l i fe education teachin material by thismethod,ideas soon emerged,namely to study this problem,wemust f irst understan what is the school-based teachingmaterials,combinedwith the featureof l i feeducation,inorder t achieve the aims of education,to compi le li fe education teachingmaterials;Thenwhy to compi le l i f education,and how tocompi le its specif ic contents are themain points of the study.
Li fe Education;University;Teaching M aterials;Compi lation;"3W"M odel
G64
A
1672-2094(2013)03-0092-0
責任編輯:鄧榮華
2013-03-18
2011年度東北省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項目編號:201103199)階段性成果。
孫麗娜,(1970-),女,天津人,河北工業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大學生德育。
魏瓏菲,(1988-),女,河北石家莊人,河北工業大學2011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學生生命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