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
(遂寧市船山區順南街小學,四川遂寧 629000)
淺析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趙明
(遂寧市船山區順南街小學,四川遂寧 629000)
學生能夠最直接接觸的、最熟悉的情境是他們每天的生活,所以情境教學對于低年級小學生是非常有效的。文章分析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生活情境的重要意義;揭示了教師在運用生活情境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時應注意的問題;最后提出了將生活情境用于小學數學教學的方法。
生活情境;小學數學;生活化
一般的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比較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而乏味,從而使他們厭惡學習數學,甚至放棄學習數學。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只有將它放到生活中,通過生活實踐,這樣才能發揮它的真實作用。《小學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運用生活情境進行小學數學教學,能夠引導學生把抽象的數學知識還原于他們的實際生活中,讓他們在生活情境中找數學,他們能夠體驗到開心、快樂,從而使他們提高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喜歡學習數學。
1.1 能夠比較直觀地告訴學生數學與生活的緊密相連性,啟發學生們學習數學的必要性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到:“數學能夠幫助人們處理數據、從而進行計算、證明和推理。”數學的抽象思維很強,但是目前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小學生的抽象思維水平很低,他們大多不明白教師純理性的說教。因此,數學教師在課堂中列舉生活中一些運用數學的事例,將會使小學生們理解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從而啟發他們學習數學的必要性。
1.2 能夠將抽象的數字形象化,使學生更易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
作為當代教師,對心理學都有一定的了解,目前小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還處于一個較低階段,理解力也不是很強,而數學本身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如何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形象起來,讓學生更易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這是擺在數學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的課題。學生作為一個現實生活中的人,他在現實生活中肯定會遇到許多需要利用數學知識來加以解決的問題,此時,教師若在數學教學中引用一些相關的現實生活情境,學生自然會對抽象的數學產生一種較為形象的熟悉感。
1.3 能夠培養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
新一輪課程改革已經進行了幾年,教育工作者在教法、學法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不少有效的成果。相比之下,過去傳統的教學非常注重教師的說教灌輸,在課堂上學生處于一種壓抑和被動狀態,這樣長期下去不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更不要說培養他們的實踐探究能力了。在課堂中,教師運用生活情境會給學生創設身臨其境的感受來學習數學,并讓學生在這些情境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分配一定的任務讓學生自己完成,這樣能很好地提高他的主人翁和團隊意識,能夠較好地培養學生們的實踐探究能力和與人合作的能力。
2.1 運用生活情境要注意學生的生活性
無容置疑,數學來源于生活,與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同時數學又高于生活。數學是一門嚴謹性很強的學科,以高度的抽象性與現實生活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小學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生活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知識,掌握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但是,教師在運用生活情境時,還要注意所創設的生活情境是否符合學生的生活性、真實性。如,在上“幾和第幾”這節課時,一位老師創設了一幅動物賽跑的畫面,結果是小鴨第一,小貓第二,小雞第三,小狗第四,很多學生當場持不同意見,大都認為小狗跑得最快,小狗應該第一,這樣的情境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問題實質的把握。所以,教師在創設生活情境時應符合現實生活,不應該為教學的需要去“假造”一個情境。
2.2 運用生活情境要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特征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生活情境,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要考慮到不同年齡階段的特征和認知基礎。如在小學一年級“認識物體”的教學中,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數一數的方式,讓學生們初步了解長方體、正方體的簡單的特點,這符合低年級階段學生的思維能力水平。但是如果對于五、六年級的學生,還是用這種簡單的方法,將會抑制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在小學高年級教授空間與圖形時,要逐漸培養學生面前無實物,心中想實物的思維習慣。
2.3 運用生活情境要注意生活情境的純潔健康性
從事教育事業的人們都知道,德育在學校教育中居于首要位置。但是德育并不是傳統地一味地對學生進行說教或者訓斥。德育最有效的方式應是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自覺地凈化自己的心靈,在活動中不斷地接受熏陶。一些教師認為學生的德育應是文科教師的職責,與理科無關。這種觀點是不科學的,對學生進行德育離不開各個學科教師的努力,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程。在數學教學中運用生活情境時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很強的可行性。
2.4 運用生活情境要把握教學的重點
部分教師對生活環境創設的理解還僅僅停留在表面上,認為課堂中如果沒有創設生活環境就不符合當今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就是“老土”的傳統式教學。基于此,教師所上每節課都有生活情境的再現,切實做到了課堂中處處有情境,時時有情境,但是同時把傳統的新課之前的復習、用舊知識導入新知識等教學方式拋到了九霄云外,淡化了數學教學的重點,不利于學生的發展。
3.1 讓情境源于生活,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
新課程十分強調低年級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相關研究表明,低年級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當學習材料與其生活經驗相關聯時,學習數學活動就會成為一個豐富多彩的過程,此時,學生們對學習數學最感興趣、最易理解和接受新知識。因此,數學教師多設計一些生活情境,會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趣味和作用。
如在教授“用人民幣解決實際問題”這節課時筆者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老師:孩子們,你們去超市買過東西沒有啊?學生:去過。老師:那你們自己付過錢嗎?生:一部分回答付過,一部分回答沒有付過。老師:那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一下如何付錢好不好?學生:好!假設你去超市買了3元的蘋果斤,付給收銀員10元,孩子們,收銀員阿姨應該找你多少錢啊?學生們大多舉起小手等待老師點名回答,有的小朋友還在下面說,這個問題太簡單了“買東西”這個場景在生活中再普遍不過了,對于低年級的學生們來說極具誘惑力。筆者運用“買東西這一生活情境,激活了學生們已有的生活經驗,讓他們體會到數學原來是如此的簡單而有趣,這樣學生們學習數學的熱情就會更加高漲。
3.2 讓情境高于生活,提高學生數學化水平
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數學具有較大的邏輯性和系統性。確切地說,數學是對現實生活的提煉和升華,對于學生特別是剛接觸數學的低年級學生來說,學習數學就變成了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因此在生活情境的創設中,在學生們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創設一些高于現實生活的情境,能夠挖掘學生們的潛能,幫助學生越過鴻溝,提高他們的數學化水平。
如在教授像“159+99、157-99”這樣的題目的簡便計算時,學生們很難掌握,主要的困難在于:在“159+99=159+100-1”中,原來是加法計算,現在為什么要減1呢?同樣地,在“157-99=157-100+1”中原先是減法計算,現在為什么要加1呢?教師在講授這類題目的簡便計算方法時可以創設一個非常適合的生活情境---現實生活中收付錢時經常發生的“付整找零”現象。這樣一個高于生活的情境逐步將生活問題抽象成為一個數學模式,讓學生們在生活情境中解決問題,順利完成了對學生知識從具體到抽象,從簡單到復雜的理解過程。
3.3 讓情境回歸生活,提升學生在生活中應用數學的能力
數學用于生活,服務于生活。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運用于生活中去解決實際問題,這是數學教學的出發點與歸宿。學以致用,學生們利用所學知識解決了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就會體驗到數學的無窮魅力,同時也是對他們學習數學的最好肯定,更是讓他們努力學習數學的不竭動力。
如在教學“平均數”這一課時,一位老師創設了如下生活化的問題情境:四年級的同學去郊游,前面有一池塘,告示牌上面寫著“平均水深1.8米”,老師問,同學們去游泳,有沒有危險啊?于是,學生們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對“平均數”的概念的理解不僅清楚而且特別深刻。了解了平均數的概念,這位老師又提供了豐富多彩的信息“某地區人平均年收入3萬元”、“一位小學生平均每月生活費用600元”等。學生的學習充滿了現實意義,拉近了學生與數學的距離,有效地啟迪了學生的思維,同時也提升了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
要讓小學生真正地體會到數學就在他們的身邊,讓他們感受到數學的無窮魅力,教師就必須做到將小學數學教學與學生們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在課堂中適當地創設相關生活情境。要讓學生從生活中走進數學,再把所學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解決實際問題,這樣就會調動學生們的數學思維學生們的思考力就會越來越強,從而就會越來越喜歡學習數學。
[1]婁阿鳳.如何在低段數學中運用生活情境教學[J].當代教育論壇,2011,(5).
[2]王勇.淺談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J].現代閱讀,2012,(8)
[3]梁紹玲.淺談小學數學的生活化教學[J].觀察與思考2010,(1).
[4]柯惠泓.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2,(1).
[5]王德林.淺談如何創建生活化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09,(2).
TheApplicationof LivingSituation in thePrimary School M athematics Teaching
ZH A O M ing
(The Primary S chool of S hunnan S t reet in Chuanshan D ist rict,S uining S ichuan 629000)
The most direct,and themost fami l iar situation for the students is their dai ly li fe so the si tuation teaching for lower grades students of pr imary school is very ef fect ive.This pape analy z es the signi f icance of l iving situation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reveals th problems teachers should pay at tention to apply the l i fe situation to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 teaching;f inal ly,put forward themethods toapply the living situation to primaryschool teaching.
Living S i tuat ion;Pr imary S chool M athemat ics;Li fe-or iented
G623.5
A
1672-2094(2013)03-0110-03
責任編輯:張隆輝
2013-04-20
趙明(1967-),女,四川遂寧人,遂寧市船山區順南街小學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