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婷婷
(淮陰師范學院,江蘇淮安 223001)
學生黨員再教育“加減乘除”模式的現實路徑探析
管婷婷
(淮陰師范學院,江蘇淮安 223001)
學生黨員再教育是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目前高校學生黨員再教育還存在認識不足、投入不足、流于形式、缺乏有效評估等諸多問題。在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過程中,認清形勢、發現問題、理清思路、對癥下藥,在學生黨員再教育過程中加入“科學發展”的理念、減掉“蜻蜓點水”的作風、乘上“百花齊放”的效應、除去“千人一面”的模式,這種“加減乘除”的立體思維模式全面豐富了學生黨員再教育的深刻內涵,為未來高校黨建工作的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
學生黨員;再教育;加減乘除
高等學校肩負著為國家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歷史重任,是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基地。學生黨員是大學生中的骨干,是黨的新生力量。學生黨員再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它是保證高校學生黨員質量的重要環節,是當前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在新的歷史時期,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學生黨員數量不斷增多,在新情況新形勢下,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一步探索學生黨員再教育工作的現實路徑。
高校學生黨員經過層層篩選和考核后,無論學習成績還是群眾基礎等綜合素質表現良好。但也有一部分同學在入黨之后的表現有了變化,思想行為懈怠,不能起到應有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存在問題分析如下:
1.1 缺乏足夠的學生黨員再教育的思想認識
高校學生黨員是優秀學生的代表,某種程度上凝聚著高校的正能量。同時,學生黨員將是我黨各行各業的中堅力量和骨干分子,對于他們的成長和培育是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必然要求。但在現實中,高校由于缺乏對于學生黨員再教育的重視,往往造成頭重腳輕、重數量輕質量等現象,對于黨員再教育的理論研究和實踐路徑的探索更加匱乏。這種局面直接導致了部分學生在進入黨組織后,思想松散,放松了對于政治理論的學習,產生了畏難情緒,不能按照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更不談起到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也影響了黨在學生中的形象。
1.2 缺失科學的學生黨員再教育的運行機制
江南大學張菁燕曾在無錫市五所高校中對學生黨員再教育進行過專項調查,調查發現,學生黨員再教育的頻率和時間不固定,每月進行一次的不足50%;黨組織政治學習的途徑中,集中學習研討等傳統教育方式占到70.8%;黨組織生活和政治學習的效果評價中,只有56.4%的學生黨員認為較有成效。[1]從這些調查數據中可以看出,高校學生黨員再教育缺乏系統性和有效性,尤其是科學的運行機制。另外,學生黨員再教育的監督評估機制也不健全。考核評估作為檢驗學生黨員再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激勵學生繼續成長進步的一種必要機制。當下一些高校黨組織對于預備黨員、正式黨員未能建立起全面系統的監督機制,致使一些同學入黨前后思想反差大,黨性觀念逐漸淡薄。
1.3 缺少完備的學生黨員再教育的管理隊伍
一方面,當前高校學生黨員教育管理隊伍構成已經固化,主要是由學校黨委部門、各個學院的黨總支黨支部的黨務工作者以及專職輔導員組成,而大量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則是由專職輔導員承擔的。盡管學生黨務工作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部分,但由于學生數量多、管理人員少、繁瑣的事務性工作,在精力、財力和人力上制約了學生黨員再教育的投入。另一方面,學生黨員再教育的管理隊伍參差不齊。從事一線工作的輔導員多是年輕教師,有的自身理論修養不足,實踐經驗欠缺。有些年級雖然自身成立了學生黨支部,有專門的學生支部書記,但是因缺乏有效的指導,都不能較好的勝任黨員再教育工作。
當前,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和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全球化、網絡化、信息化成為了這個時代的主要特征,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也不可避免的發生了變化,這些無疑為學生黨員再教育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面對新形勢新問題,我們必須以科學的態度積極應對,進一步探索改革的新思路新模式,這對于學生黨員再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1 加入“科學發展”的理念
黨的十八大理論創新最大的亮點是把“科學發展觀”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2]堅持科學發展觀就是堅持它的科學性,它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在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實踐中的運用和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成果。學生黨員再教育加入“科學發展”的理念,有助于把思想理論的科學性和組織制度的權威性結合起來,在實踐探索中更好的掌握科學發展觀,從而指導黨員再教育活動。
(1)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堅定再教育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教育是學生黨員再教育的重中之重,沒有了理想信念的指引和導航,學生黨員很容易在紛繁復雜的世界里迷失方向。所以,首先要加強學生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有問卷調查顯示,黨支部書記、輔導員、學生黨員對“理想信念教育、保持先進性教育、組織觀念教育”等教育內容高度認同,認為有必要持續加以學習。[3]所以黨員再教育應該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大力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讓他們具有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
(2)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創新再教育的學習內容。再教育的內容往往與入黨積極分子、黨建對象的培訓內容較為相似,甚至有重復和交叉,未能和之前的教育內容形成區別,也未能聯系當下社會形勢和黨員自身問題,導致再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針對90后學生的不同特點,再教育內容應該與時俱進,緊密結合時代特征,從學生關心的身邊人和身邊事入手,結合國內外形勢的變化,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用理論實踐經驗積極引導學生。
2.2 減掉“蜻蜓點水”的作風
新時期的黨員再教育有了科學發展觀做指引,還要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的精神,擯除“蜻蜓點水”的作風,認清新形勢,明確新思路,切實貫徹落實黨的行動綱領,努力使得黨員再教育工作取得新發展。
認清再教育的現狀,提高重視程度。工作態度取決于對問題的重視程度。近年來,隨著高校不斷擴招,學生數量上升,質量卻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高校一線管理人員的配比率低,有的是1:300,常是一個人身兼數職,疲于應付。這些客觀原因直接加大了黨員再教育的管理難度,現狀不容樂觀。所以,黨務工作者應該更加重視學生黨員再教育的影響和意義,認真思考再教育的運行機制,把工作做到實處。在學生入黨后要進一步督促他們嚴格遵守黨員發展章程,規范入黨程序,平時加強和學生黨員之間的思想交流,扭轉他們對入黨的錯誤概念,尤其是把入黨當成一種急功近利的手段。只有平時工作細致入微、點滴滲透,黨員再教育工作才能穩中有進。
完善再教育的機制,加大評價監督。現有的黨員發展的流程已經制定了一系列科學規范的評選機制,學生黨員再教育取得了初步成效。隨著新形勢的發展,出現的新問題越來越多,監督評選機制如果還停留在過去,不懂得變通完善,勢必會影響工作效果。所以為了避免這種“蜻蜓點水”的工作作風,一是完善科學的監督評價體系。評價方式上,堅持自我評價和民主評議的結合;評價內容上,堅持理論知識和行為修養的結合;評價方法上,堅持定性和定量的結合;在評價時間上,堅持階段評價和整體評價的結合。[4]二是要在學生黨員中加大對評價監督的宣傳力度,營造濃厚的氛圍,激發學生和黨務工作者自身的能動性和積極性,充分發揮黨員在監督評價中的主體作用。
2.3 乘上“百花齊放”的效應
黨員再教育應注重從實際出發,堅持把“特色支部、特長黨員”作為再教育的著力點和示范點,精心打造出一支素質過硬的黨員隊伍,以一個優秀帶動一批優秀,用一批先進推動支部先進,引導全體師生爭先創優的意識,在黨員再教育中迅速產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輻射效應。
(1)組織隊伍百花齊放,多重效應形成動力。現階段,再教育的關鍵在于建設一支專業化、學者型的黨務干部隊伍,這也是推動再教育成效的動力。比如優秀黨員的“傳幫帶”,用身邊人作為先鋒模范,用身邊事作為示范案例,形成“趕幫超”的動力。另外,黨務工作隊伍還要完善選拔機制、發展機制和分流機制,確保選拔出先進的優秀人員,鼓勵他們深造提高,強化業務素質,能夠針對不同情況不同特點的學生做出不同的應對措施。對于素質高、成績好的工作者給予表彰和肯定,充分調動黨務工作隊伍的內在潛質,形成工作動力,帶動整個隊伍建設,確保再教育的工作成效。
(2)組織生活百花齊放,多重效應激發活力。組織生活要“有主題、有討論、有共識”,把學生入黨后最關心、最現實、最直接的問題作為再教育的重點和難點,形成“常態化、受歡迎、有實效”的閉環效應;在定期召開支部黨員大會、支部委員會、黨小組會,按時上好黨課“三會一課”的基礎上,采用“必選動作+自選內容”的做法,積極探索黨員喜聞樂見的組織活動,形成定位準確、同頻共振的“音叉效應”;再教育一定要發揮先進模范的作用,以先進集體、先進個人作為引領,形成黨建工作點面結合、互幫互助、共同進步的“蝴蝶效應”。
2.4 除去“千篇一律”的模式
在實踐探索的基礎上,再教育工作應該推陳出新,破除以“靜”態為主的宣傳教育模式,通過動靜結合,創新開展具有時代氣息的主題教育活動,破除自上而下“千篇一律”的組織模式,將學生黨員們從“被動參與”變成“主動參加”,提高積極性。
(1)更新學生黨員黨情的教育方式。現階段,教育手段單一、教學方式枯燥造成了廣大黨員學習熱情不高,再教育的模式陳舊落后。因為各個黨員的基礎不同,成長環境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填鴨式的教育方式很難收到預想效果。這種情況下,應該多渠道多角度的開創黨情教育的新模式。通過主題演講、課外拓展訓練、報告會、辯論賽等各式各樣的特色活動,尤其借助于網絡手段,建立飛信群、QQ群、BB S論壇、微信群等,對不同層次不同學識的黨員因材施教,做到教育方式的針對化和多樣化。
(2)構建學生黨員黨性的實踐平臺。要加強學生黨員黨性教育,必須有一個強有力的實踐平臺做支撐。不僅能夠使再教育接地氣,植根于現實生活,也能夠強化學生黨員的責任意識,發揮其先鋒模范的作用。首先,加強黨支部和社團的合作。社團活動豐富多彩,參與面廣,影響大,黨建帶團建,團建促黨建,雙方共贏發展。其次,加強黨性學習和社會實踐的融合。社會實踐作為一種重要的實踐形式,要加大學生黨員參與的積極性,鼓勵他們深入社會、服務社會、回報社會。另外,發揮公寓窗口的實踐作用。學生公寓是一個重要窗口,也是一個監督平臺,公寓的精神風貌和文化氛圍對學生成長成才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機制上可以通過設置樓長、公寓支部等加強學生黨員的橋梁作用;內容上可以通過文明宿舍評選、衛生環境評比等多樣形式帶領大家營造文化氛圍。
[1][3]張菁燕.高校學生黨員再教育的調查和思考[J].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3).
[2]李君如.十八大理論創新最大亮點:科學發展觀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N].解放日報,ht tp://www.workercn.cn 2012/11/1407:09.
[4]許文蓓.創新再教育機制提升學生黨員素質[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4).
Analysis of the Practical Path of Student Party Member’s Reeducati on“Add, Subtract,Multiply and Divide”Mode
GUAN Tingting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Huaian Jiangsu 223001)
Student Party Member’s re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llege students' Party work. At present, college student Party Member’s reeducation has many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knowledge, investment, effective assessment, etc. In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learning-oriented, service-oriented, innovative Marxist ruling Party, the process of college student Party Member’s reeducation should add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subtract superficial style, multiply flourishing effect, and divide the same mode. This“Add, Subtract, Multiply and Divide”mode comprehensively enriched the connotation of college student Party Member’s reeducation, points out the direction for the futur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 Party construction work.
Student Party Member; Reeducation;Add, Subtract, Multiply and Divide
D267.6
A
1672-2094(2013)05-0071-03
責任編輯:鄧榮華
2013-08-09
本文為淮陰師范學院2013年黨建課題論文階段成果。
管婷婷(1982-),女,江蘇淮安人,淮陰師范學院文學院學工辦講師,文學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