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莉,馬學玉
(1.中石化天然氣榆濟管道分公司,山東 濟南 250101;2.勝利油田油氣集輸總廠,山東 東營 257000)
新形勢下開展幫扶工作的思考
王莉莉1,馬學玉2
(1.中石化天然氣榆濟管道分公司,山東 濟南 250101;2.勝利油田油氣集輸總廠,山東 東營 257000)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和市場經濟的發展,職工隊伍的整體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仍有部分職工的生活遇到暫時困難。工會組織必須擔負起應有的職責,堅持以人為本,創新幫扶理念、幫扶機制和幫扶手段,構建科學的幫扶體系、幫扶平臺和運作方式,以確保幫扶工作更加扎實有效的開展。
企業工會;幫扶工作;困難職工
當前,隨著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和市場經濟的發展,職工隊伍不斷發展壯大,在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仍有部分職工的生活遇到了暫時困難。工會作為職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必須擔負起應有的職責,堅持以人為本,關心群眾疾苦,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意愿,積極探索研究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完善困難職工幫扶體系,努力做好幫扶工作,切實表達和維護職工群眾的合法權益,確保工會工作得到長足的發展。
目前在社會救助體系中,由于缺乏一套相互銜接的、系統規范的、可操作的機制,致使幫扶工作有的仍停留在重大節日期間,主要以解民怨、維穩定為主的溫暖活動。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確立科學的幫扶理念,以科學的理念指導幫扶工作的開展。
一要拓展幫扶主體,引導“工會幫扶”向“社會化幫扶”轉變。各級工會組織要更新思想觀念,不斷探索為職工排憂解難的方式方法,積極尋找送溫暖工程的有效載體,把工會對困難職工幫扶工作的觸角逐步向社會延伸。要把工會幫扶工作定位成是整個社會救助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采取群眾性、公益性、互助性救助措施,為困難群體解除后顧之憂和遇到的暫時性生活困難,構筑起一道抵御風險的屏障。這樣工會就能最大限度地爭取黨政的理解與支持以及社會各方面的積極配合,下大力氣推動各項制度的落實,完成與社會救助體系的對接,實現“社會化幫扶”。
二要整合幫扶資源,凝聚幫扶合力,建立各方聯動的幫扶長效機制。工會組織要切實幫助困難職工解決就業、生活、醫療、住房、子女上學等方面的實際困難和問題,自身所擁有的人力、物力、財力、信息等資源畢竟十分有限。要合理有效地利用和整合資源,通過市場化、社會化運作,多方面融資,集中資金、集中物資、集中崗位,形成幫扶困難群體工作的長效機制。因此,積極推動工會幫扶工作與社會等部門的工作銜接,建立完善集政策咨詢、法律援助和就業、醫療、教育、生活與一體的救助機制,實行分層管理、分類實施,上下聯動、共同負責,集體協商解決困難職工問題,才能形成有效敏捷通暢的幫扶通道,使社會聯動的幫扶困難職工的工作格局充滿生機和活力。
三要創新幫扶手段,提高幫扶效能,打造幫扶工作“高速通道”。隨著微機和網絡的廣泛應用,給困難幫扶工作創造了有利條件,工會組織和工會工作者,要與時俱進,充分把握機會,積極創造條件,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共享、信息共享、高效快捷的優勢,建立打造幫扶工作的幫扶平臺和“高速通道”。
四要面向基層,貼近職工,樹立以人為本的科學維權觀。要把困難群體的利益作為幫困工作的第一目標,始終堅持群眾利益高于一切。各級工會組織和工會干部一定要深入困難群體和員工當中,開展調查研究,及時掌握他們的基本情況,以人為本,通過各種渠道千方百計反映和表達職工群眾的迫切愿望,從而更好地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緊密地把他們團結在工會組織的周圍。
工會組織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全面了解職工的意愿和呼聲,把握職工思想脈搏,健全完善加大幫扶困難群體的力度,常念職工之難,常謀助人之策,常做關愛職工之事,以真情和誠信贏得職工對工會組織的信任和對企業改革發展的理解支持,不斷創新幫扶機制,實現科學發展。
一是加強幫扶制度建設,提高工作效率。通過制定《幫扶資金籌集管理辦法》、《困難職工救助辦法》等,及時與相關部門協作,嚴格資金和財務管理制度,強化審批程序,實施陽光操作,使幫扶工作職責明確、程序明晰、操作公開、運作規范,不斷提高幫扶工作效率。在管理對象上,要合理界定特困職工的范圍和數量。在管理層次上,做到統一管理、分級負責。在管理手段上,對困難職工的生活狀況全部建檔建卡,做到隨發現隨錄入、隨變化隨調整、隨脫困隨注銷的管理機制,統一進行編程,形成比較規范的動態管理網絡。
二是加大資金籌措力度,保證資金落實。穩定的資金來源是工會開展幫扶工作的基本條件,在很大程度上嚴重制約著幫扶工作的開展。工會組織應多渠道籌集困難職工幫扶資金,要千方百計拓寬和挖掘困難職工幫扶資金籌措渠道,有效地解決困難職工的迫切需要與工會幫扶資金有限的問題。
三是加速資源整合,以合力促幫扶。在實施幫扶工作中,工會首先是協調好內部關系,贏得黨政的支持,把幫扶工作當成一項長抓不懈的工作來落實,同時建立與各職能部門的聯系協作制度,相互溝通,整合資源,實現黨政工齊抓共管,合力共同做好幫扶工作。其次是發揮自身優勢,采取多種形式開辟困難職工子女就業和特困職工家庭就醫的“綠色通道”,解決好考入大專院校困難職工子女的助學基金。通過工會組織的努力和其它部門的通力協作,形成與整個企業相銜接的幫扶網絡平臺,以此來促進幫扶工作向縱深發展。
幫扶工作落實的關鍵環節在于工作方法的創新。必須對幫扶對象困難原因進行分析,量體裁衣,對癥下藥,在實踐中摸索和總結出科學的幫扶手段,并加以應用,從而使幫扶工作得心應手、游刃有余。
一是幫扶形式多樣化。對困難職工的幫扶,要從以往的生活救助向政策幫扶、就業幫扶、助學幫扶等綜合幫扶拓展。采取“輸血”與“造血”相結合,重點在“造血”上下功夫。在送錢送物解決他們的一時生活之需的同時,通過送親情、送文化、送政策、送崗位、送信息、送保險等多種形式,鼓勵和引導下崗失業人員二次創業,并從政策上、渠道上予以幫助和疏通,從觀念上、業務上予以引導和培訓,在經營管理上組織創業能手與他們結對子,以增強抵御風險的能力,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渡過難關,讓他們體面解困。要建立生產自救組織檔案,系統地予以指導,樹立典型,廣泛帶動,形成一批生產自救先進帶頭人和創業示范基地,建立和完善再就業服務體系,使更多的困難職工走上一條長遠發展之路。同時,對有自救能力且愿自主創業的,要在資金上給予適當支持。
二是幫扶信息網絡化。要建立“困難職工幫困數據庫”和動態管理檔案、特困職工臨時救助檔案、資助特困職工子女上大學檔案、職工維權檔案等,全部實行幫扶工作微機化管理,逐步實施網上辦公,形成幫扶網絡體系,實現信息共享,增強困難幫扶工作的及時性和有效性,把溫暖送到最困難的職工手中。
三是幫扶活動經常化。幫扶工作既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工作,又是一項經常性的工作。因此,幫扶工作既要以重大節日的送溫暖為重點,形成聲勢,樹立影響,又要注重平時對職工特別是困難職工的關心和幫助,從而使幫扶工作實現活動慰問型轉向長效機制型、局部幫扶型轉向全面覆蓋型、單純辦實事轉向源頭參與、監督保障與辦實事相結合的模式。對困難時間長、困難原因特殊、困難嚴重的職工要定期幫扶,對職工家庭出現的突發性事件要實施日常救助。切實通過各級工會組織細致的工作,隨時隨地掌握他們的生活狀況,常看望、常分析、常研究,根據所掌握的第一手資料,建立定期回訪制度,督辦落實制度,使幫扶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四是幫扶能力要專業化。幫扶工作是一項系統而復雜的工程,對工作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有一定的法律知識,又要有一定的經濟分析和社會協調能力。因此,幫扶工作人員必須做到勤于學習、注重思考,要認真學習有關的法律、法規,做到依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幫助困難職工分析經濟發展動態,協助創業職工搞好經營管理。要對來訪或求助的職工主動熱情,做到以情感人,真心實意為職工服務,真抓實干為職工辦事。
(責任編輯:王友才)
D412.6
A
1008—6153(2013)06—0027—02
2013-07-17
王莉莉(1977-),女,山東肥城人,大學學歷,中石化天然氣榆濟管道分公司工會干部,政工師。馬學玉(1956-),男,山東肥城人,大學學歷,勝利油田油氣集輸總廠工會干部,高級政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