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婧
(平昌縣人才交流中心,四川 巴中 636400)
建筑美學是藝術美學和建筑學的重要分支,是建立在建筑學和美學的基礎上,研究建筑領域里有關審美問題的一門新興學科。建筑美學具有價值獨特的科學與人文兩重性,這是其藝術所不具備的。建筑設計中體現美學思想,就是要做到建筑構思與人文環境、地理環境、生態環境、生活環境的合乎某種規律或定義的和諧,達到設計成果與環境的綜合協調美。本文以四川省巴中市經濟開放區城市主干道設計為例,闡述建筑設計中體現美學思想的一些策略。
建筑設計的構思必須要從基地周圍的特定環境、區域和城市傳統的文脈中得到啟示,尋找蘊涵的秩序和靈感,形成富有文化底蘊的城市新建筑,在建筑體量、造型、質感、色彩以及開放空間、圍合空間的具體設計要與周邊建筑及城市道路相協調,同時體現出自己的特色。
巴中市經濟開發區主干道東與巴中市城區相連,經黃家溝、排梁椏隧道、穿新區中心,西與興文鎮巴達高速公路出口相接,整個主干道工程共有隧道2個(左右洞各1個)、橋梁7座、涵洞11個,全長約12 公里。主干道的功能不僅是解決行人車輛的通行,而且還有一個重要功能,就是美化城市。主干道是新區城市的骨架,就好比一個人,如果他的骨架挺拔有力,線條優美,則他就顯得英姿煥發。從建筑美學的觀點看,新區主干道既是通行的主干道,又是城區的景觀大道,體現人文美基本是成功的。
巴中人民高瞻遠矚、奮發向上、不屈不撓的精神面貌;巴中這個在紅色中成長的革命老區,面對一次次自然的挑戰,全市人民始終積極發揚“智勇堅定、排難創新、團結奮斗、不勝不休”的偉大紅軍精神,戰勝了一次又一次困難和挑戰。站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設計者看著眼前欣欣向榮的巴中,深深感受到紅軍精神的力量。這些在景觀大道的規劃、設計中得到了有力體現。筆直的大道“勇往直前”,挺拔的橋梁矗立山間,敞亮的隧洞破山而出,寬闊的大道橫穿市區……透過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施工藍圖,反映出設計觀念中滲透了巴中人不甘落后、追趕跨越、與時俱進、克難攻堅的精神文化,凸顯出一種地域性明顯的人文精神。
人和環境的交互作用主宰了設計的全過程,這就是建筑設計。長久以來一直困惑大家一個問題就是人和環境之間的關系究竟是怎樣的,到底是人主宰環境還是環境影響了人?其實人在空間之中,人和環境的交互作用表現為刺激和效應,效應必須滿足人的需要。需要反映為人在刺激后的心理活動的外在表現和活動空間狀態的推移,也就是人的行為。這二者之間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相互制約的。建筑設計是解決室內空間的使用、美觀的要求,同時在外部形體上,具有一定特性風格的前提下與周圍環境、城市文脈及城市控制性規劃相協調的結果。
巴中市經濟開發區主干道中的控制性工程——楊家溝特大橋,作為景觀大道重要組成部分,就結構本身并沒有特別之處,如果建在平原地區就顯得單調些,而建在楊家溝就不一樣了。
楊家溝兩岸青山疊嶂,河水出色,雖然沒有想象中爛漫,卻有幾份莊重素雅。每逢雨過天晴,山水從幾處山澗中潺潺流出,跌宕于巖石之間、翠柏之中,形成精巧的瀑布,奔向楊家溝。請你閉目靜思:青山綠水中,大橋上車水馬龍,山坡上幾處瀑布歡騰閃耀,青松中隱隱若現的幾處建筑……那不是一首花園城市的贊歌嗎!那不是一幅巧奪天工的中國水墨畫嗎!
楊家溝物大橋和排梁椏隧道之間,省道和景觀大道在此交匯,四面環山,村道由山林中蜿蜒而來,雨天有三條瀑布在這里匯聚。這里距喧鬧的商業區1 公里多。雖有車輛在這里來往穿梭而過,但可以說是一處難得的鬧中取靜的休閑場所。設計師在綠化帶及隧道口設置幾處小品,適當栽植紫薇、海棠、桂花、玉蘭、櫻花等,一年四季這里不再是單一的青色,給人一種置身于濃蔭廣復之中,賞心悅目、樂不思歸。成千枝干,萬百細梢,繁花郁香,此地此景,本來是一幅水墨千秋畫,不久就會變成一首配樂抒情詩,景觀大道名副其實。橋梁和隧道的設計充分體現了生態環境相融的和諧美。
巴中市經濟開發區主干道中,車出排梁椏隧道向東前行進入新區城市,眼前豁然開闊。景觀大道穿越濕地公園、山地公園、商業中心、文化中心。企業和居民區,由景觀大道放射出條條支線形成道路網絡,折射出巴中新區新的建筑、新的宏圖、新的精神。景觀大道雙向六車道,中間5 米的綠化帶,造型別致,由西向東,穿過青山峽谷,出隧道后突然展開新區全景,給人一種巴中前程遠大,前景廣闊的遐想。這就是景觀大道的建筑美學效應。一條大道就是一條名副其實的秀美的景觀帶。真是:車在路上行,人在畫中游;住在大道旁,樂在花園中。
建筑設計中除了建筑本身優美動人的造型外,其配套設施也是衡量生態環境的重要指標,城市綠地系統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礎設施,在保持城市生態平衡、改善城市面貌方面,具有其他設施不可替代的功效。是我們創造生態環境的一個必不可少的依托條件。只有在建筑設計中搞好城市綠化,創造優美、清新、健康、舒適的人居環境才能更好的滿足人民生活的需要。目前全球環保人士呼吁保護好我們的家園,地球是我們唯一家。作為設計師尤其是建筑設計師,營造良好的生存環境,創造宜人的生活空間是我們建筑設計者義不容辭的職責。
如何運用建筑美學的理念,也是一門學問,關鍵是如何做到建筑形式和內容的和諧,主體和環境的和諧,美就是各部分的和諧。景觀大道在這方面是有很大空間可以讓設計師們發揮的。例如溫江的鳳溪大道只是增設了幾座石拱橋、涼亭,在綠化帶內安置了一些天然塊石就獲得了市民的廣泛好評。崇州的晨曦大道只是在橋上設置了裝飾性的斜拉索,設置了幾處小品,利用取土坑改造成兩座人工湖,使晨曦大道成為崇州一景。
建筑工程設計是一門藝術。高明的規劃師和設計師通過他們獨具匠心的設計,營造出的市政道路、橋梁、隧道景觀,等等。讓人們很容易讀懂個中獨特詩情畫意,這就是他們的高明之處,這就是建筑美學。四川巴中市經濟開發區主干道基本具有預期和建筑美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