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俊
(云南專家技術園藝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224)
2004年,在全國發展森林城市、園林城市的大背景下,生態園林城市的理念應運而生,“生態城市”是城市生態化發展的結果,目的是提高城市的生態功能營造一種社會和諧、生態良好的人類居住區形式,使得居民能夠最大程度地貼近自然享受生活。這一城市概念剛一提出,就受到全球的廣泛關注,全世界都認識到走生態化城市發展發展道路是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提高人居環境質量的迫切要求。近年來,昆明作為中國面向西南開放的核心城市,一直在致力于生態園林城市的建設,昆明的綠化建設越來越具有規劃性,不斷的加強山、水、河、田、路、城鎮(村莊)綠化的統籌協調、統一規劃,不僅喬、灌木和鮮花相映成趣,而且綠量越來越大,城鄉綠地率和森林覆蓋率不斷提高,形成全覆蓋、立體式、多網絡的綠化大格局。據介紹,昆明市已計劃到2015年,進一步擴張園林綠化總量,綠地率達到40%以上,綠化覆蓋率達到45%以上,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3 平方米以上,打造成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及山水園林城市。
生態園林的建設離不開廣大市民的參與。近年來,昆明市政府廣泛的動員和開展擴大綠化空間、增加綠化總量等活動,在2010年,昆明市獲得“國家園林城市”稱號,石林縣也獲得“國家園林縣城”的稱號,這些榮譽和成績的取得與廣大市民的參與是密不可分的,今后為了進一步進行生態園林城市建設,園林部門要積極向社會進行生態理念的宣傳教育,讓大家知道園林生態城市的建設和發展不僅僅有助于美化城市環境、凈化城市空氣,而且在增加就業機會、提供大量木材資源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還要加強植物學、生態學等方面的專業科學知識教育,讓廣大市民不僅支持生態園林城市的建設,同時也要具體參與進來,形成全民參與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社會風氣。同時,也要教育廣大市民和領導摒棄過去傳統的急功近利發展經濟的思維,只有最大的限度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諧發展,才能真正進行生態園林城市的建設。
生態園林城市的建設和發展不是一蹴而就可以完成,需要有長遠的規劃,不斷的堅持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才能獲得滿意的效果。因此,需要園林規劃部門,立足城市發展實際情況,從城市長遠發展的角度考慮,積極借鑒園林綠化工作做得好的城市綠化經驗,改變過去園林綠化僅僅是城市點綴的發展思路,將生態園林的規劃納入到整個城市發展規劃中去,在具體執行生態園林規劃時要綜合考慮當地生態環境保護狀況、植被習性等諸多因素,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引進適合的外部植物品種,與當地特定的生態環境和景觀條件相適應。昆明市致力于打造區域性國際都市,昆明綠化建設的發展要與這一戰略相適應,要遵循規劃建綠、依法管綠的原則進行生態綠化建設。今年,《昆明城鎮綠化條例》完成修訂,修訂案修改了條例的適用范圍,并向全社會公布了綠地系統規劃,公開接受公眾監督的內容,細化了居住用地、行政辦公用地等城市建設用地的綠地率指標,增加了對工業園區綠地率的要求,更加體現了園林綠化的城鄉一體化,同時還借鑒省外城市先進經驗,建立“綠評”制度,對重大建設項目涉及占用綠地、砍伐移栽樹木,均要求要組織綠化環境咨詢評估等。這些措施都保證生態城市建設的有效性和規范性。
不同的城市、不同的氣候條件對植物配置的要求是不同的,過去有的城市在發展生態園林城市時,過于盲目的引入大量不適合本地環境的觀賞性植物,以增加城市園林的美觀,結果大量外來植物水土不服,相繼死去。可見,植物的配置要與當地氣候條件以及城市風格相適應,才能真正形成健康的植物群落。一直以來,昆明市對植物保護力度都在不斷加大,對中心城區的樹木砍伐、移栽、修剪的審批權限進行了劃定,提出在城市開發建設中,要保護原有樹木,特別要嚴格保護大樹、古樹,在建設中要盡可能保持原有的地形地貌特征。同時積極進行綠化建設,今年以來,全市新增城市綠地已達947 公頃,其中公園綠地209公頃,包括經開區的周山公園、春漫公園,呈貢區的濕地公園、中央公園三期和西山區的碧雞博覽公園等項目;同時,今年已栽種喬木60 萬株,攀援植物109 萬株。今后,在昆明市生態園林城市建設中還要注意采用立體的綠化模式,在具體的植物配置中要注意生物多樣性的原則,事實也證明,一些結構復雜、生物種類很多園林綠地往往也是最穩定的生態體系。而且昆明氣候宜人,四季如春,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可供綠化選擇的植物非常多,在具體植物配置時可以充分將喬、灌、藤、花、草等植物種類向結合,形成復合式的、多層次的綠化模式,既提高了生態效益,也有效了增加了城市綠地面積。
在生態城市建設發展過程中,侵占破壞植被、綠地的現象十分普遍,很多樹木被肆意砍伐等,對這些現象要大力禁止,加大執法力度,依據法律法規對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進行管理。另外,我們常說“三分種,七分管”,加大對生態園林的養護管理也十分重要,園林養護隊伍必須專業化,由專業的隊伍進行施工建設,養護是個長期過程,不能只看短期效果,花草樹木一般都需要經過一段時期的精心養護,才能逐步達到設計要求,因此應該將樹木栽后生長情況也納入工程結算中來,同時,在園林綠化的后期管養工作中,相關部門應要求專業隊伍對已完工的樹木進行專業管護,定期進行修枝、施肥、防治病蟲害,以促進樹木的健康生長。為了防止外來有害生物的入侵,在園林綠化中要加大對外來苗木的檢疫工作。要發揮市、縣森林檢疫機構的職能作用,凡外調苗木必須經過實質的檢疫,切實堵住有害生物的入口,以保護一方凈土。
總之,生態城市的發展涉及到社會、文化、生態和經濟等因素,生態園林城市的建設是一個關乎到城市經濟發展、環境改善的重大課題,也是一項長遠的系統工程,需要我們全社會不懈的努力。
[1]金小衛,淺議生態園林城市建設,商品與質量2011(6)
[2]李偉強,淺論生態園林城市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科技天地,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