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弟
(遼寧省湯河水庫管理局,遼寧 遼陽 111099)
湯河電廠隸屬于湯河水庫管理局,發電廠的主要職責是機組發電生產,設備檢修、試驗,庫區外線施工、維護,日常安全管理等工作。電廠職工主要完成機組發電運行的同時,還要兼顧設備檢修,外線高空作業,電氣焊,起重機操作等工作,這些都屬于高危作業,長期的工作在一定程度給職工帶來了不同程度的職業危害。為此電廠請專業檢測部門對職工職業危害進行了專業檢測。檢測結果:噪音、電磁波輻射、粉塵、化學有毒物是對電廠職工造成職業危害的主要原因。
電廠現有職工23 人(女職工9 人),目前工作在電廠的23人當中工齡最長的達31年,最短的也有9年多,其中95%以上的職工參加工作至今一直沒有離開過電廠。每當有外人來廠時都會不經意的問上一句:這噪音你們能受得了嗎?聽了都害怕,長時間的工作你們能堅持住嗎?耳膜能受得了嗎?職工的回答很簡單:習慣了。如此簡單的回答包含了太多的辛苦和無耐,為了工作需要我們只能堅持。為了做好職工們的職業防范,近幾近電廠的情況一直受到了上級領導的關注,根據電廠實際工作情況采取相應的解決和防范措施。
廠房空曠噪音明顯,小機組常年發電轉速達到1000R/S,如果兩臺機組同時運行,噪音更大,廠房內噪音吵雜極度影響職工聽力,大部分職工聽力受損,夜間受到噪音的影響大部分職工出現經常性失眠,無法恢復,對職工的身體產生了明顯的侵害。
日常工作中職工常常接觸透平油、變壓器油、機油、汽油、柴油、辛那水、油漆、鹽酸、硫酸等用品,尤其在設備維護和春、秋季檢修工作中,接觸更為頻繁,這些物品大都有刺激性氣味,有的具有強腐蝕性,甚至灼傷皮膚,在通風不暢通的情況下,短時間將造成部分工作人員暈迷。
發電廠各種電力設備長時間帶電運行不可避免的產生不同程度的電磁輻射,長時間處在電磁環境中,電磁輻射對人體危害極大,長時間的低頻輻射可能致癌,甚至有長遠影響。
在焊接作業時可產生多種有害煙霧物質,如電氣焊時使用錳焊條,除可以產生錳塵外,還可以產生錳煙、氟化物,臭氧及一氧化碳,長期吸入可導致電氣工人塵肺及慢性中毒。
高空作業屬于高危作業,容易造成工作人員瞬間血壓升高,暈迷,存在一定的危害。
針對電廠目前的職業危害現狀,電廠積極主動采取相應解決措施,建立職業防治組織機構,制定應急救援和急救措施,建立職工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制定其它相關制度13 項,為進一步完善電廠職業病危害和防治管理起到積極的促進和保障作用。
對噪音方面防范措施,由于機組常年運行在無法縮短噪音時間,值班室裝修過程中我們將應用一些吸音材料,同時要求對職工每年進行一次體檢,適當條件下給職工增補津貼。
對電氣焊作業操作人員在施工中應注意施工作業環境的通風或設置局部排煙設備,使作業場所空氣中的有害物質濃度控制在國家衛生標準之下,在難以改善通風條件的作業環境中操作時,必須佩帶有效的防毒面具和防毒口罩。
對從事高危職業危害作業的人員,工作時間應嚴格加以控制,并制定有針對性的急救措施。
電磁波輻射方面,需給職工配備防輻射服,定期調換崗位。
開展定期安全生產檢查,檢查目的明確、有計劃有、要求,建立由領導負責、有關人員參加的安全生產檢查組織,以加強領導,做好這項工作。安全生產檢查應該始終貫徹領導與群眾相結合的原則,依靠群眾,邊檢查,邊改進,并且及時地總結和推廣先進經驗。有些限于物質技術條件當時不能解決的問題,也應該定出計劃,按期解決。
為了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治職業病,保護勞動者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在職業病防治工作上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實行分類管理、綜合治理;建立、健全職業病防治責任制,加強對職業病防治的管理。在有職業危害的施工作業前后,均對勞動者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建立職業健康檔案,同時加強職業病防治安全教育,采用有效的安全技術措施,提供符合職業病要求的職業防護設施和個人使用職業病防護用品,改善勞動條件,以確保勞動者的身體健康及安全。
在思想上認識職業病對職工的危害,設置職業衛生專業人員,定期對職業危害場所進行測定,重視職業病危害工作,建立健全職業病管理制度,加強職業病宣傳教育工作。根據危害的種類、性質、環境條件等,有針對性的發給作業人員有效的防護用品、用具;對從事粉塵、有毒作業人員,在工地設置淋浴設施,定期對有害作業職工進行體檢,發現有不適宜某種有害作業的疾病患者,及時調換工作崗位。針對湯河電廠以上出現的職業危害,在電廠能力范圍內盡量采取必要預防措施,有的工作還需要上級部門協助解決。
目前湯河電廠設有健全的勞動衛生與職業病管理機構和管理制度,建立有勞動者職業健康監護檔案。目前尚未發現職業病患者。在職業病防治工作上,該廠措施得力,防塵、毒、噪設施齊全,總體評價結果符合國家衛生標準,但在電磁波輻射、粉塵和噪聲污染超標情況,還需加強治理。電廠應該從根本上加強職業病防護措施,使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濃度(強度)控制在國家衛生標準限值以下,同時應加強個人防護、職業衛生培訓等措施,建立健全作業環境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監測、加強職業衛生監督與管理。
[1]GBZ 159-2004,工作場所空氣中有害物質監測的采樣規范[S]
[2]GBZ 160-2004,工作場所有毒物質測定[S]
[3]WS/T69-1996,作業場所噪聲測量規范[S].
[4]GBZ2-2002,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