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東慶 夏志杰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管理學院,上海 201620)
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交叉學科,它綜合了管理科學、信息科學、系統科學、行為科學、計算機科學和通信技術等學科內容。近二十年來,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在環境、概念、內容、技術路線以及管理方法上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對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課程的知識體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挑戰。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主流教材的知識框架,并就知識體系的建設與完善提出一些探索思路。
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作為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目前國內應用最為普遍的教材大多會介紹以下內容:系統思想、信息系統、信息系統建設概論、系統規劃、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系統實施、系統維護與管理、面向對象的分析與設計、數據庫技術、網絡環境下的信息系統設計、系統開發環境和工具、辦公自動化系統、信息系統應用等等。
縱觀目前的教學內容,其知識體系可以概括為以下三點:
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的定義和概念,主要從人機系統的角度進行定義,區別于單純的軟件和硬件。要求學生了解什么是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了解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產生的背景、發展方向,知道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有哪些方面的應用,明確為什么要學習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在哪些領域使用什么類型的信息系統。
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的基礎方面,可以分為理論基礎和技術基礎,要求學生學習管理、組織、信息、數據、信息技術、系統、軟硬件技術等基礎概念。并深入了解數據庫、數據倉庫、數據挖掘、商務智能、專家系統、神經網絡等技術。
目前介紹的主要是結構化開發方法和面向對象開發方法。
以結構化開發為例,在系統規劃階段,要介紹戰略規劃和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戰略規劃、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的總體規劃、信息系統建設概論等內容;在結構化分析階段,理解結構化分析方法的思想,掌握通過對現行系統詳細調查的結果進行分析和研究、使用數據流圖、數據字典和加工說明設計新系統邏輯方案的方法,掌握編寫系統分析報告的方法;在系統設計階段,掌握總體結構設計和系統詳細設計的方法,掌握編寫系統設計說明書的方法;在系統實施階段,要求學生了解系統實施的內容和要求,理解進行程序設計與系統測試的重要性,掌握模塊調試、子系統調試、總調試和系統調試的方法,掌握系統轉換的方法;而在系統維護與系統評價階段,主要介紹系統維護、系統評價的內容,了解系統維護的內容、步驟、組織,理解系統運行中管理的重要性,掌握系統評價的方法。
在應用領域方面,主要介紹電子商務、電子政務、決策支持系統、供應鏈管理、客戶關系管理、企業資源管理(ERP)等內容。當然,有些教材還會結合介紹目前主流的應用軟件和系統,以及商業案例知識。
而在企業實踐或工程領域,不論是管理思想還是系統開發方法都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這些最新趨勢可以為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的課程知識體系建設提供一定的參與和借鑒意義。概況地說,可以分為以下幾部分內容。
企業架構、IT治理等內容對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的建設有著全局性指導意義。隨著我國企業信息化進程的不斷深入,信息技術和信息系統在企業運營過程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其地位也從支持企業業務活動的附屬角色向主導業務、創新業務的決策性角色轉變。TOGAF(The Open Group Architecture Framework)是國際上最為主流的企業架構構建設方法,它是基于一個迭代的過程模型,支持最佳實踐和一套可重用的現有架構資產。IT治理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受到廣泛關注的,它部分繼承了公司治理的思想,發展至今已經逐漸形成了相對完整的體系。COBIT是比較流行的IT治理方法。
目前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的開發與建設,都是側重系統的開發與設計等建設階段,而針對系統實施后的在線運行維護階段卻介紹不多。基于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庫(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Library,ITIL)的信息技術服務管理(IT Service Management,ITSM)在國外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整合全球的IT管理最佳實踐,形成了一套規范的事實標準,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服務質量。
敏捷開發是軟件工程領域中新興的一種軟件開發模式,作為一種流行趨勢的新興技術,不少公司都在嘗試實施敏捷開發轉型,包括微軟、華為、諾西等。但目前的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教材鮮有涉及。在軟件開發過程中,敏捷開發具有開發精確、高質量、高速度、高投資回報、高效率等優點,因此敏捷開發方法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青睞。
隨著各種新技術的發展,企業的關鍵信息以幾何級速度增長,更多的數據需要保存更長的時間。伴隨著云計算技術的發展,云計算已經成為一種全新的互聯網應用模式。物聯網是繼計算機、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網之后的世界信息產業第三次浪潮。隨著云時代的來臨,大數據(Big data)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大量化(Volume)、多樣化(Variety)和快速化(Velocity)”是“大數據”的顯著特征。相對于傳統的數據倉庫應用,大數據分析具有數據量大、查詢分析復雜等特點。
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的知識體系建設是一個動態的復雜的過程,任重而道遠。希望通過我們這一階段的探索,能夠提供一些思路,供大家參考,更好的為國家培養和輸送能滿足現代信息社會所需要的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