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審視與重構礦業環境刑事責任

2013-04-12 11:32:16康紀田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 2013年4期
關鍵詞:環境

康紀田

(湖南婁底行政學院,湖南婁底 417000)

礦業環境,是指礦山企業在其開發利用過程中的所能影響的、與礦業社區居民互相使用的一定區域范圍內生態資源要素。與其他行業利用環境相比較而言,礦業開發對環境的破壞與污染程度要超過其他任何行業,影響方式與后果等具有特殊性。礦業環境犯罪,是礦山企業以及其他人在對礦藏進行勘探和開采時,導致一定區域內環境資源的破壞和污染而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的行為,是環境犯罪中最典型、又特殊以及社會危害性最大的一類犯罪。我國礦業法律責任中關于礦業環境刑事責任的立法,沒有根據礦業環境犯罪的特殊性而構建礦業環境刑事責任體系。

1 重新審視現行礦業環境刑事責任

礦業環境,是礦山行業必須合理利用的生態資源要素。“不合理的開發對我國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可以說,我國礦山地質環境的保護和治理仍欠下沉重的歷史債務”[1]。其嚴重性還在于,礦業開發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不但沒有得到遏制而且呈持續加重趨勢,這與我國當前滯后的礦業環境刑事責任設置有直接關系。所謂礦業環境刑事責任,是不履行環境保護義務而必須承擔的法律后果。而我國現行礦業法中,關于礦業環境保護的義務設定幾乎是空白,這就明顯導致相應刑事責任設置缺乏模式和方向。審視現有礦業環境刑事責任設置,還至少存在以下重大問題。

1.1 礦業環境刑事責任的行政從屬性

直到上世紀90年代以前,我國僅在行政法中對環境違法行為作出限制性規定。直到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才開始有刑法關注,才將環境污染和破壞的制裁手段從行政法中分離出來,通過環境刑法來制裁污染和破壞環境的行為。但是,由于受計劃經濟的行政體制影響和制約,過去形成的政府強勢難以轉變管理角色。特別是在礦業領域,對于姍姍來遲的礦業環境刑事責任設置,并沒有創造具備完全獨立于行政權力的條件,“將追究環境犯罪視為依附于環境行政執法和行政管理活動”。整個礦業法帶有濃厚的計劃經濟色彩,其礦業環境刑事責任的從屬性是行政權力配置的產物。因而,立法中即使存在礦業環境犯罪的規定,也具有行政性的顯著特征:“環境犯罪能否成立,不僅取決于刑法、環境法中的相關規定,而且部分或者全部取決于行政法中的相關規定。幾乎所有被認定為環境犯罪的行為都要求行為人首先違反了環境行政法規”。

在礦業環境犯罪的立法規定及司法實踐中,刑事責任的行政從屬性,突出地表現在評價客觀事實方面的行政前置性。在立法方面, 《刑法》特別是《礦產資源法》關于現行礦業刑事法律責任設置,均把行政性的“責令停止”、“責令退回”和“責令賠償”等措施作為構成刑事責任的前置要件。在事實處置方面也同樣,大部分污染、破壞礦業環境的行為必須首先受到政府行政部門的評價和處置,只有當某一礦業違法行為明顯地超出了國家行政規制手段的限度或者明確表示無能為力時,才會想到向司法機關移交。這種行政強勢,使司法職責成為礦業環境行政管理的附屬部分。行政行為前置,相當于是把礦業刑事法律責任作為行政執法程序的補充,這就足以表明兩個基本事實:礦業環境行政執法已經成為礦業環境刑事司法不可缺少的前置程序;礦業環境刑法之所以存在,是為了維護礦業環境行政管理的秩序。這兩個基本事實,導致礦業環境行政執法者的行政權排斥司法權,如此行政權力越位而使得礦業開發中形成嚴重的行政干預現象或地方保護主義;許多應受礦業環境刑事處罰的犯罪行為卻被低違法成本的行政處罰所取代,因而弱化了礦業環境刑法的保護范圍和防控力度;礦山企業的環境行為決策中趨向行政性罰款,從而忽視刑事制裁的震懾力。行政從屬性的后果十分明顯,不僅嚴重削弱了礦業環境刑事法律責任的獨立性,更在于提高了入罪門檻的同時,加大了啟動礦業環境刑事司法程序的打擊難度和執法成本,導致許多非法采礦行為發生后刑事司法機關不能夠有效介入,使更多的礦業環境犯罪阻隔在行政前置條件之外。

1.2 礦業環境刑事責任的經濟性

我國《環境保護法》第2條規定: “本法所稱環境,是指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天然的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體,包括大氣、水、海洋、土地、礦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等。該規定說明,自然資源只是環境的構成要素。而我國《刑法》將環境犯罪歸類于第六章“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的第六節“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之下。這種歸類說明,在具體的環境刑事制度安排上將環境與資源并列,或者將資源視為環境,而不是將資源列為環境的要素。因此,學術界將環境犯罪區分為污染環境犯罪和破壞自然資源犯罪兩類。如此并列區分,在法律邏輯上明顯缺乏嚴謹性和科學性。

環境刑法主要是保護環境還是保護自然資源,關系到立法的價值取向。國有礦產資源,如果作為物權客體則具有經濟價值,而作為環境權對象則具有生態價值,其生態價值與周圍系列資源構成環境價值。設置礦業環境刑事責任時,應當取向保護其環境價值而不是物權的經濟價值。然而,現行礦業環境刑事責任立法的宗旨取向保護礦產資源的經濟價值,立足于經濟性層面的判斷。按這種取向,破壞礦產資源以及其他相關資源的犯罪行為,所侵害的客體不是環境權而是所有權。因此,在立法安排及司法實踐中,構罪并給予刑事處罰的依據均以行為結果的嚴重程度去評價。而這種結果又是以行為損害客體經濟價值的社會危害性進行判斷。《礦產資源法》第39條、第40條以及《刑法》第343條就明確現定以造成礦產資源破壞達到嚴重的程度為構罪標準。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采礦、破壞性采礦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進一步將造成礦產資源損害的經濟價值在5萬元以上者構成“非法采礦罪”,造成礦產物權損害的經濟價值達30萬元以上者屬于“嚴重破壞”而構成“破壞性采礦罪”。現行礦業環境刑事法律并非注重環境是否造成嚴重損害的后果,忽視生態效益上的刑法保護,這明顯與礦業環境立法的初衷相背離。礦業環境刑事責任的經濟性判斷,源于市場經濟增長主義的指導思想,忽視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相互依賴性。問題是,至今仍然頑固,“在現實情況下,有些環境的破壞是社會發展必須付出的代價,盡管有時這種代價是巨大的”。

1.3 礦業環境刑事責任的滯后性

關于礦業環境犯罪,不但未能建立一個罪名體系,且因罪名規制范圍較窄而存在空白現象,罪名設置與礦業環境管理法所包含的環境要素未能對應。這在刑法保護方面,無法涵蓋應當保護的礦業環境內容。盡管2011年的《刑法修正案(八)》降低了入罪門檻,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刑法修正案(八)》進行了更具體的明確。但只是針對環境污染而言,對于環境破壞方面仍然是空白。盡管環境破壞及其后果嚴重,但在現存法律中無法找到合適的罪名構成相關礦業環境犯罪。過窄甚至空白的罪名設置,致使礦業環境刑事治理與其他各項治理之間脫節,尤其是處于空白地帶內的礦業環境管理行為因缺少必要的刑罰保障而導致行政效率降低,進而造成礦業環境治理機制的功能減弱。

我國刑法關于環境犯罪的全部規定中,沒有一條適用死刑的刑法規定。學者對于這一刑法現象給予辨解,認為環境犯罪多數是為了經濟利益的追求而侵犯了環境法益,那么經濟利益的追求與人的終極價值即生命權相比,環境損害應屬于次位性的。這是典型的受經濟效率所支配,才得出環境犯罪不能適用死刑的結論。實質上,往往礦業環境破壞和污染對社會導致的后果遠大于企業的經濟收益。比如尾礦庫潰壩、山體滑坡得事件導致數百人死亡的后果,不僅應當予以破壞環境定罪而且應當處以重刑。

2 重構礦業環境刑事責任的罪名體系

在環境犯罪中,礦業環境犯罪更具特殊性,具有后果特別嚴重、隱蔽而難以被人發現、科技性強以及經濟發展的附屬性等特性。其中,關鍵是合理構建礦業環境犯罪的罪名。除了污染環境罪與普通環境犯罪相同以外,其他方面應有獨立的體系。

2.1 增設“破壞礦業環境罪”

根據礦業環境保護的需要,增設新的礦業環境犯罪的罪名,以此避免理性的礦業環境犯罪人選擇實施未設立罪名的危害環境行為。

一般的礦山開發,均將從多個層面破壞環境:開采時掏空地下而引起地表面塌陷、道路和設施斷裂、房屋開隙甚至倒塌等;開采時疏干排水,導致地下水位急劇下降而出現泉水干涸、河水斷流、居民的飲用水困難等;露天開采時導致崩塌、滑坡、泥石流以及植被破壞等災害;地面廢棄物及尾礦庫導致河道淤積、淹塞湖等。從2012年9月開始的不足4個月時間內,湖南漣源市伏口鎮易家村相繼發生地質災害,其中農田塌陷形成“天坑”20多處、房屋開裂20多戶、河流斷裂多處等,塌陷原因是溫泉煤礦的采掘破壞了地下水系。此類行為及其后果,如果不讓其承擔刑事責任而且適用嚴厲的刑罰,則不可能迫使礦山企業為避免犯罪而主動地形成保護礦業環境的動機。僅靠礦山企業承擔行政責任或民事責任,顯然是責任承擔的成本太低而不足以遏制。但是,面對普遍而嚴重存在的礦業環境破壞現象卻缺乏可適用的罪名。據此,必須增設“破壞礦業環境罪”。

專為礦業領域設立的破壞礦業環境罪,有其獨立的犯罪構成要素。一是以侵犯“公民環境權”為犯罪客體。人們逐漸認識到“公民環境權”的內涵及其意義,學術界趨向將“公民環境權”作為環境犯罪的客體。這種趨向更符合礦業環境犯罪說。礦業環境具有多功能屬性,其經濟功能屬性主要為礦山企業開發出礦產品所利用,其生態功能屬性則主要為了滿足礦業社區民眾基本生存的社會性需要,即滿足人權屬性的“公民環境權”。礦山企業濫用經濟性環境權則侵害了“公民環境權”。二是以破壞地質物理結構的違法行為視作犯罪的客觀方面。破壞礦業環境罪,是指礦山企業違反礦業法律的規定,不合理開采而破壞了地質環境的物理結構狀態,威脅礦業社區居民正常生活秩序的行為。與污染環境犯罪不同,污染環境犯罪是排放、棄置廢物導致環境資源利用的化學性質改變而損壞環境價值;而礦壞礦業環境罪,則是開采導致地陷、地裂、泥石流等地質的物理原狀改變而損壞環境價值。物理原狀改變與化學性質改變,是這兩個罪名之間的主要區別。同時,破壞礦業環境罪的必須達到嚴重的程度。其嚴重性,主要從危險狀態、危害結果以及損害后果等方面表現出來。三是犯罪主觀方面是間接故意與過失。礦業環境被破壞,無論承擔何種責任形式,對企業來說都是成本。多數情況下,是在己經或應當遇見到的前提下,懷著僥幸可以避免的逐利心理,而最終發生了礦業環境事故。但在法定條件下,應適用無過錯歸責原則。四是犯罪主體多元化。凡對環境破壞負有直接責任者,都應成為犯罪主體。

2.2 設置危險犯

我國傳統刑法入罪門檻設置較高,犯罪構成大多建立在數額、數量或情節等危害結果發生的基礎之上,明顯不利于預防犯罪。現代社會風險的普遍性存在,更需要突出刑罰的預防功能。這就要求,刑事立法階段應側重于一般預防,應當具有前瞻性,通過強化民眾的規范意識而達到預防犯罪的效果。因此,“為預防犯罪,防止潛在的危險轉化為現實,我國立法的切入點必須前移至危害行為造成的潛在危險狀態”。立法設置“危險犯”,就在于將刑法防線縱向前移而起到預防犯罪的效果。危險犯,在國外環境犯罪中己被廣泛運用。

在礦業開發方面,礦業環境被嚴重污染和破壞,一旦超過某個度就會造成不可逆轉的嚴重后果。那么立法目的在于,讓礦業開發者在環境污染和破壞達到某個度之前能主動采取措施,停止累積性的污染和破壞行為而保持礦業環境的原有狀態,或者消除污染和破壞的危險,以阻止這種危險狀態轉化為實害結果。達到立法目的的途徑是,當礦業環境被嚴重污染或破壞達到足以威脅不特定的人身安全或財產安全時,就構成礦業環境犯罪而承擔刑事責任。通過將危險狀態入刑的刑事威懾力去迫使礦山企業主動阻止或消除危險狀態,既有利于礦山企業避免承擔更為嚴重的法律后果,也為相關聯民眾的利益給予了刑法保護。

礦業環境危險犯是法益保護在時間上的縱向前移,是基于更為周延的法益保護而從結果犯轉換為一種行為犯。危險犯對具有危險性的行為進行的一般性禁止,危險是行為的屬性,在通常情況下將危險理解為行為的危險,行為狀態本身所具有的對法益造成侵害的一種可能性。“危險犯作為合理分配社會風險的刑事政策工具,其功能性價值已經得到廣泛認同,社會效果也得到普遍認可”。礦業環境犯罪屬于一種具體危險犯,是一種需要司法人員在構罪中對危險程度進行具體判斷的犯罪。“所謂具體危險犯,是指以行為本身已經對法益形成了具體的、現實的、緊迫性危險為犯罪成立條件的犯罪(不考慮犯罪預備),而抽象危險犯,是指行為和對象本身決定了實施一定的行為就具有某種抽象的、類型性危險的犯罪”。

2.3 整合現有罪名

礦業法的法定罪名只有“破壞性采礦罪”與“非法采礦罪”。這兩個罪都未明確以環境法益為犯罪客體,但又與環境保護有著直接聯系。既然時代已將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到戰略地位,那么,這些以經濟性為評價標準的刑事責任應當予以整合或改造,盡可能明確以礦業社區的“公民環境權”為客體。

必須改造“破壞性采礦罪”。破壞性采礦罪設置于上世紀90年代中期,其犯罪客體為國有礦產物權,以破壞礦產價值為入罪標準。在罪名設置以后的十多年時間里,一直沒有人適用而長期斌閑。這種尷尬局面源于破壞性采礦罪的犯罪構成包含于非法采礦罪之中,而非法采礦罪本身的適用也并不熱門。對于這種“冰涼”局面,不是撤銷破壞性采礦罪,而是將其改道后并入“破壞礦業環境罪”。當年設置破壞性采礦罪時就隱含了現代生態環境保護的動機,只是局限于當時傾向經濟增長的背景下,其立法動機不能成為現實的法律條文。這種良好動機,可以從立法時使用“破壞性”這一方式得到證實。“破壞性”方式是針對特定生態環境的而不是針對礦產物權的,如果針對前者則毫無意義。“破壞性采礦罪不應僅僅關注行為對礦產資源本身造成的損害,更重要的是必須從環境保護的角度考慮行為人所使用的開采方法是否具有破壞性”。合理的礦產開采,在于保護包裹于地的礦產對地面固有的礦體支撐功能,而采取破壞性的方法開采必然因破壞礦體支撐功能引起礦業環境的破壞。所以,改造后破壞性采礦作為破壞礦業環境罪的一種方法性犯罪。

非法采礦罪傾向牽連環境犯罪。非法采礦罪的犯罪客體是,未取得采礦許可證擅自進入礦業市場而侵犯了國家的礦產開發管理制度。未經合法許可的秘密開采,是缺乏開發計劃、缺乏地質信息、缺乏技術、缺乏設備的盲目開采,其后果是在盜取礦產資源的同時又嚴重破壞了礦業環境。因而,侵犯了國家礦業行政許可權的同時又侵犯了公民環境權,即構成破壞礦業環境罪。其犯罪形態屬一種行為觸犯多個罪名,適用牽連犯罪。事實上,非法采礦導致礦業環境的破壞后果比損失礦產資源的后果要嚴重得多,如果不按罪數理論評價非法采礦罪,則放縱了犯罪。

3 創新礦業環境犯罪的刑罰及適用原則

礦業環境刑事責任的立法設置,應跳出主要是保護國有礦產物權的經濟圈子,以保護公民環境權為重要內容,立足于犯罪成本的合理性,并與礦業環境民事責任、行政責任一起構成礦業環境法律責任體系。為此,必須在其刑事責任承擔的形式及其實現方面,突破傳統刑法的規定而進行制度創新。

3.1 創新礦業環境刑事責任的非刑罰措施

我國承擔刑事責任的非刑罰措施單調,適用范圍很窄。“非刑罰方式過于單一,難以適應環境犯罪的實際”。特別對于礦業環境犯罪來說,更加顯得不適應。所以“國外大多數國家在懲治環境犯罪的刑法中,規定了許多具有針對性的非刑罰方式”[13]。《巴西環境犯罪法》專章規定環境犯罪的非刑罰種類:包括責令社區服役、臨時終止權利、全部終止權利、賠償金以及家庭監禁等。

在我國在礦業環境犯罪方面,“必須考慮環境問題、環境犯罪的特殊性來選擇合適的處罰措施,尤其是在刑罰運用基礎上采取其他非刑罰措施或多樣化措施作為輔助手段”。一是有利于社會利益。礦業環境刑事責任承擔,不僅要對己經發生的違法行為進行責任追究,還可以通過未來發生的合法行為補償社會。比如,違法者對己損礦業環境的修復與重建,就是一個補償社會的利益創造過程,這樣就能實現礦業環境刑法的興利功能。為此,礦業環境刑罰既要重視對已然罪行的制裁,還要關注未來行為對礦業環境資源破損狀態的復墾和復綠,以便于最大限度地消除犯罪行為的持續性危害而保護礦業環境的生態安全。懲罰與補償手段相結合的刑法控制方式,有利于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利益。二是有利于雙方關系改善。礦業環境刑事責任關注礦業環境資源的修復與重建,關注礦業社區服役等,讓礦業環境犯罪人認識其行為對社會所形成的危害,通過未來行為以恢復環境、為礦業社區服務等方式,來取得礦業社區居民的諒解和認同,有利于犯罪人再次融入礦業社區。同時,礦業社區的生態環境和其他利益得到恢復,礦業社區居民能繼續享有安穩、舒適和方便生產的環境。三是更加有利于預防犯罪。尤其是臨時、部分或全部終止礦山企業的開發權利,則能完全阻斷行為人獲得利益的機會。而礦業環境犯罪又是為了獲利,如果能阻斷獲利的目的也就自然不得萌發犯罪的動機了。這就是說,傳統刑罰無能力解決的問題,通過一定的非刑罰措施可以解決并效果良好。

可以認為,合理采取非刑罰化懲治措施是礦業環境刑事責任設置的必要方式。增設礦業環境犯罪的資格刑,改變我國刑法中僅有剝奪政治權利的單一性現狀。礦山企業構成環境犯罪,可在一定期限內中止甚至永久性地剝奪犯罪者從事礦業開發活動的權利,或限制甚至禁止礦山企業在特定區域范圍進行開發,或必須使用某種方法和計劃開發等。這些都屬于非正式刑罰,但又確實貼上礦業刑法的標簽,因而與礦業行政處罰的暫停和吊銷證照有根本區別。資格刑帶給礦業環境犯罪人的預期懲罰成本較高,對長期且專用資本的礦山企業而言,一旦被司法判定中止或終止開發權,則威懾力將超過其他刑罰方法。對礦業環境犯罪適用資格刑,可以增加礦山企業犯罪的成本,降低甚至消滅犯罪的預期收益,迫使礦山企業從成本與收益方面通過權衡利益而放棄犯罪動機,矯正自己的行為而充分考量對礦業環境的影響,還能夠降低國家的刑法執行成本。同時,資格刑對于其他潛在的同行業環境犯罪人的威懾力也大,使得其他企業的決策者在進行決策時充分考慮對礦業環境的保護,從而起到從源頭具有遏制礦業環境犯罪的功效。

3.2 創新礦業環境刑事責任的刑罰適用原則

根據實證分析認為,對于礦山企業的單位犯罪難以處罰到位,主要原因是司法機關面臨證明上的系列困難,導致司法成本高:一方面,礦山企業行為的隱蔽性。通常情況下,礦山企業為了自身的生存和利益,實施礦業環境的破壞和污染行為時非常謹慎和策略,會想方設法掩飾直接行為者與企業決策之間關聯性。另一方面,信息不對稱性。其掘進計劃屬于礦山企業決策層內部形成和掌控,通常以安全為由而不外泄;事前預知違法的掘進方案還會作出內外有別的應付樣式;事故發生后,巷道垮蹋、水淹或地陷等,無法恢復現場的真實性。所有這些,礦山企業決策層清楚,但礦業社區民眾、政府及司法成員難以明白。根據礦業環境犯罪的特點,可以嘗試通過修正和創新礦業刑法制度加以解決,“若嚴格地依照傳統刑法因果關系理論去證明環境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是否存在因果關系,可能會出現困難”。應在刑罰適用原則方面創新實行嚴格責任原則,目的是讓犯罪的“預期成本”與“事實成本”接近。一是引入嚴格責任制度。國外環境犯罪尤其是英美刑法適用環境嚴格刑事責任制度。我國的礦業環境刑法應從宏觀、整體角度考慮嚴格責任的合理性,對罪責原則確定為“法律有特別規定時適用嚴格責任原則”,為礦業法的修改提供方向。二是實現責任推定原則的法定化。“應在中國刑法中明確確立環境污染犯罪的因果關系推定原則”。但是,礦業環境刑法中適用因果關系推定原則,必須有明確的法律規定才能對礦業環境犯罪采用推定原則,來確定其因果關系和追究其刑事責任。

“環境犯罪與其他犯罪類型之間的一個重要不同點在于其與單位之間具有更為緊密的聯系”。礦山企業決策機構或相關負責人在事前決定、事中默許以及事后認可等現象,形成了一種以單位直接控制為標志的單位集體行為;以礦山企業直接控制的犯罪行為,必須是單位意志支配下實施的行為,才能認為是單位犯罪而不是單位的個人犯罪。在多數情況下很難處罰單位犯罪,從而不能發揮環境保護的效果。這就要求擴大單位犯罪的適用主體范圍而防止漏洞。2013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環境犯罪適用法律問題的司法解釋,規定從嚴懲處單位犯罪,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定罪處罰,并對單位判處罰金。根據礦業環境犯罪理論和實踐,其中個人包括管理者、技術人員、提供地質資料信息的人以及當場值班員等;在相關的共同犯罪中,為礦山開采者提供爆炸物品、機械設施以及開發計劃等主體。犯罪行為主體多樣化趨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礦業環境犯罪中面臨的難以證明的問題。單位犯罪擴大適用主體范圍亦是世界趨勢,《巴西環境犯罪法》第3條規定:“本法規定的犯罪是根據法人的法定代表或契約代表或者集體的決定,并為了該法人的理由而實施時,該法人要承擔行政、民事和刑事方面的責任”。

4 結語

在環境影響的刑事處罰方面,雖然《刑法修正案(八)》對《刑法》第338條規定作了重大修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在2013年對環境犯罪適用法律問題的司法解釋進一步作出了具體的規定,但是礦業法律責任中關于礦業環境刑事責任的研究和立法不理想,既沒有根據礦業環境犯罪的特殊性而構建礦業環境刑事責任體系,也沒有跟上整體的嚴厲打擊環境犯罪的步伐。

既然經濟的收益是礦業環境犯罪的動因,就應該通過犯罪的成本去阻止犯罪的發生。以犯罪成本作為事前阻止犯罪的屏障,還能增強人們保護礦業環境的法律意識。增大違法成本以預防礦業環境犯罪,保護了礦業社區居民的權益和維護了社會可持續發展,但同時阻止了既得利益者習慣于犧牲環境而獲得最大化的預期收益。保護環境以及保護民眾利益,還面臨著經濟增長與環境權益之間的博弈。短期來看,保護環境勢必犧牲某些效率,但從長計議的話,保護環境更利于社會效率。

現行的以保護國有礦產資源物權為主旨的財產性《礦產資源法》,不可能涵蓋礦業環境的全面保護。應該迅速擺脫原蘇聯的立法模式,取向制定一部以保護社會公眾利益為主旨的社會性《礦業管理法》或《礦業法》,才能在立法中專設“礦業環境保護”為一章,以便于全面規定礦業開發者的環境保護義務。設置了法定義務,才能對違反義務的行為設置相應的法律責任。

[1]黃德林,許星偉,郭詩卉.基于利益相關者視角的礦山地質環境多元監管模式探析[J].安全與環境工程,2013(1):5-9.

[2]趙星.環境犯罪的行政從屬性之批判[J].法學評論,2012(5):129-133.

[3]李濤洪,周晉凌.環境犯罪構成要件與完善初探[J].云南大學學報2012(2):49-53.

[4]侯麗艷,張欣,任杰.中國環境刑事立法的完善[J].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2010(2):110-112.

[5]張旭,高玥.環境犯罪行為比較研究[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0(1):117-124.

[6]陳柏祥.試論環境刑事司法中的證明責任問題[J].求索,2012(2):152-155.

[7]郭國權.湖南漣源現20多處“天坑” [N].中國青年報,2013-1-14:(6).

[8]李林.風險社會背景下我國危險犯立法趨勢研究[J].東北大學學報,2012(2):153-157.

[9]王雯汀.風險社會下抽象危險犯的理論境域[J].河北法學,2013(2):177-182.

[10]杜文俊,陳洪兵.質疑“足以”系具體危險犯或危險犯標志之通說[J].中國刑事法雜志,2012(2):21-26.

猜你喜歡
環境
長期鍛煉創造體內抑癌環境
一種用于自主學習的虛擬仿真環境
孕期遠離容易致畸的環境
不能改變環境,那就改變心境
環境與保護
環境
孕期遠離容易致畸的環境
高等院校環境類公選課的實踐和探討
掌握“三個三” 兜底環境信訪百分百
我國環境會計初探
中國商論(2016年33期)2016-03-01 01:59:3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欧美日韩国产系列在线观看| 国内自拍久第一页| 亚洲AV一二三区无码AV蜜桃| 欧美日韩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网站|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 日韩区欧美国产区在线观看| 亚洲成年人网| 91娇喘视频|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欣赏网 | 综合亚洲网| 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无码国产伊人|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香蕉| 中文字幕伦视频| 日韩一级毛一欧美一国产| 成人精品亚洲| 日本成人一区| 亚洲无线视频| 亚洲区欧美区| 国产视频久久久久| 日韩成人免费网站|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综合色88| 欧美成人免费一区在线播放| 99久久99这里只有免费的精品| 国产成人毛片| 日韩av无码精品专区| 久久精品娱乐亚洲领先| 中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免费视频|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软件| 欧美一区二区啪啪|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国产免费| 国产第三区| 久久永久视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 亚洲精品无码在线播放网站|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 又大又硬又爽免费视频| 在线亚洲小视频| 国产精品毛片在线直播完整版| 亚洲浓毛av| 婷婷综合色| 久久免费精品琪琪| 欧美视频在线播放观看免费福利资源| 中文天堂在线视频| 国产大片喷水在线在线视频| 凹凸精品免费精品视频| 国产免费福利网站|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视频| 久草视频中文| 精品国产成人高清在线| 亚洲成网777777国产精品| 在线观看国产黄色|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看京| 99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国产探花在线视频| 天堂在线www网亚洲| 欧美第一页在线| 亚洲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99|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 少妇露出福利视频| 日本一本正道综合久久dvd| 国产在线自乱拍播放| 国产亚卅精品无码| 一本大道视频精品人妻| 国产精品思思热在线| 日本免费新一区视频| 尤物特级无码毛片免费| 伊人久综合| 国产精品成人第一区| 亚洲天堂免费| 日本不卡在线| 久久综合色88|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人成app| 日本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30p| 亚洲欧美国产高清va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