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4期
刊物介紹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原《環境科學動態》)雜志1976年創刊,由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主管,中日友好環境保護中心、國家環保總局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辦,是環境科學綜合性科技期刊。《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辦刊宗旨為宣傳黨和國家的環境方針、政策、法規,介紹國內外環境科研成果、環保工作經驗;介紹各類環境污染物處理、處置技術及污染源治理經驗;介紹國內外有關環境科學的信息與動態。宏觀與微觀、環境社會科學與環境自然科學、提高與普及相結合。全面報道國內外環境科學的發展及研究動態,促進作者及讀者之間的交流。 主要欄目:政策研究,綜述報告,調查與考察,應用技術,新知識介紹。 主要內容:1.國內外環境政策、環境管理、環境法學、環境經濟學、環境醫學、環境毒理學、環境教育學等綜述及研究報告。2.國內外環境生態、農村環境保護、環保產業、清潔生產、水、氣、渣、噪聲污染防治新技術、先進工藝研究和案例分析等綜述及研究報告。3.環境規劃、環境分析與監測技術、環境質量評價、環境影響評價、綜合防治等方法研究以及典型的調查、考察報告。4.環境政策、環保科學研究、治理技術等的發展趨勢,保護環境生態、保護人體健康的居住、生活等環境科學、法律知識介紹,社會環保熱點,重要學術活動及環保產業市場的信息等。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雙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大16開,48頁,每雙月末12日出版發行 。每期定價10元,全年共計60元。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3-2347,國內統一刊號為CN11-1955/X,廣告經營許可證:京朝工商廣字第0208號。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郵發代號:82-78。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
- 環境保護的基本原則
- 關于我國落實區域大氣聯防聯控機制的深度思考
- 我國中長期PM2.5污染控制戰略及對策
- 我國大氣灰霾污染特征及污染控制建議——以2013年1月大氣灰霾污染過程為例
- 中國氣溶膠光學厚度時空演變特征分析
- 我國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項目環評對策
- 光伏產業主要政策及其與資源環境問題關聯性分析
- 認證體系助推低碳發展
- 風電場建設和運行中的環境因素識別與評價研究
- 基于文獻計量的PM2.5國內外研究情況分析
- 基于中俄鐵錳分析差異探討地表水重金屬監測樣品保存與前處理方法
- 我國進一步加強環境應急管理對策探討
- 重慶環境數據中心發展規劃與思考
- 環境NGO與公眾的關系初探
- 環境損害鑒定主體研究
- 借力從嚴從重打擊環境污染犯罪——兩高院《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思考
- 審視與重構礦業環境刑事責任
- 流域水電開發生態補償機制初探——以四川省金沙江支流碩曲河為例
- 山東省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體系建設與推進策略
- 烏魯木齊市大氣降塵中重金屬的分布特征
- 廣西木薯淀粉產業環境保護現狀及對策研究
- 黑瞎子島跨境合作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問題研究
- 低碳約束下黑瞎子島開放開發戰略產業選擇與資源環境適應性政策調整研究
- 太岳山國家森林公園生物多樣性現狀及保護對策
- 茂名濱海新區環境保護政策法制創新探析
- 眉山港生態適宜性評價
- 新疆五彩灣露天煤炭開采環境成本內部化驅動因素分析
- 北京市垃圾分類回收現狀調研及解決方案探討
- 淺議企業生態文化建設
- 畜禽養殖污染源綜合整治工藝參數確定探究
- 堅持低碳發展致力發展與環保雙贏——以四川省成都市雙流縣為例
- 從社會公益角度對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的幾點建議探討
-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簡介
-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作者服務指南
-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影響因子顯著提高名列環境保護部主管期刊第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