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地球想象成一個人,北半球是上半身,南半球是下半身,你覺得地球的肚臍是在哪個位置呢?
有的同學會好奇地問:地球真的有肚臍嗎?
哈哈!不賣關子啦!讓我來告訴你吧!
在遙遠的南半球,有一個美麗的國家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境內,有一處神奇的景觀,被人們稱為“地球的肚臍”。想知道關于“地球的肚臍”的事嗎?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看吧!
它的名字叫“烏盧魯”
烏盧魯,這個名字真是有趣極了。可是如果你之前沒有聽說過它的話,一定猜不出,其實它是一塊大石頭。
烏盧魯是世界上最大的單體巖石,位于澳大利亞中部,巨石整體呈紅色,孤零零地兀立在廣袤的沙漠上,碩大無比,雄偉壯觀,就像一頭巨獸趴在地上。據科學家研究,這塊石頭距今已有四到六億年的歷史了。至于它到底是怎么來的,眾說紛紜,有人猜,它是從海底長出來的;也有人說,這是從外星球落到地球上來的。它太“老”了,誰也弄不清它的身世。
“地球的肚臍”?
很多同學一定嘀咕了,為什么烏盧魯會被叫做“地球的肚臍”?其實啊,“地球的肚臍”并不只是烏盧魯特有的稱呼,它是一系列自然景觀的共同名字——
“在地理學上,地球的肚臍可能是高于或低于附近地區,而附近較為平坦,或者是地球表面最低的地方。”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查一下,世界上還有哪些自然景觀被稱作“地球的肚臍”呢?
石頭里的“變色龍”
是的,你沒看錯!烏盧魯是石頭里的“變色龍”!在一天里,隨著日光照射程度的變化,它的顏色也會千變萬化:拂曉時它顯出旭日的橙黃色,像一個笑容明亮的孩子;晨曦的暗影又使它顯出赭紅,像一位穿著粉紅色長裙的羞澀新娘;中午時分,烈日將巨石曬得發燙,就像一頭即將爆發的金黃色的雄獅;到夕陽西下,巨石又變成一片非常壯麗的緋紅色,像一位異族少女,迷人而又充滿了神秘感;天降陣雨時,巨石又會變成銀灰色或黑色,雨水順著巖壁的縫隙間向下流淌,像一位滿臉皺紋的老人,飽含滄桑。
有的同學一定會覺得很驚奇,為什么烏盧魯會在一天里呈現出這么多的色彩變化呢?其實,這種奇特的現象是化學反應的結果:烏盧魯的巖石中所含的鐵在一定的空氣濕度中發生了氧化反應,所以烏盧魯才會不停地“變色”。
頭即將爆發的金黃色的雄獅;到夕陽西下,巨石又變成一片非常壯麗的緋紅色,像一位異族少女,迷人而又充滿了神秘感;天降陣雨時,巨石又會變成銀灰色或黑色,雨水順著巖壁的縫隙向下流淌,像一位滿臉皺紋的老人,飽含滄桑。
有的同學一定會覺得很驚奇,為什么烏盧魯會在一天里呈現出這么多的色彩變化呢?其實,這種奇特的現象是化學反應的結果:烏盧魯的巖石中所含的鐵在一定的空氣濕度中發生了氧化反應,所以烏盧魯才會不停地“變色”。
石頭洞中藏巖畫
烏盧魯的石基周圍,由于風化,形成了許多巖洞。巖洞里保存有古代土著的巖畫,最古老的巖畫距今已有約一萬年歷史。
烏盧魯觀光的最大亮點是攀登烏盧魯。可是對于當地的土著——安納庫人來說,烏盧魯是圣地,他們自己是絕對不會登上去的。一位在這里一直守護著祖先土地的土著這樣說:“即使你登上了烏盧魯,你也看不清它的真面目,還是請離開巖石一些,然后用你的心來凝視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