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電視臺曾播出一部紀錄片叫《公司的力量》,讓我們了解到,在過去的幾個世紀中,公司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影響著國與國之間的關系。而成功的公司,必然離不開成功的企業家,一個卓越的企業家甚至可以挽救一個衰敗的公司。這些企業家的成功有什么秘訣嗎?如果有,又是什么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幾位,相信你一定能有所發現。
“差學生”的成就
淘寶網、天貓、聚劃算、支付寶……多么火爆的字眼啊,雖然馬云已經卸任,但我們不會忘記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這些公司創造的輝煌業績。可要論學習成績,馬云真的不是一個“好學生”。小時候,他的成績不好,尤其是數學。
1982年,18歲的馬云第一次參加高考。他填報的是北京大學。但是他的數學,只考了1分。
第一次高考落榜后,馬云十分灰心喪氣,他認為自己根本不是考大學那塊料,于是他開始四處打零工謀生計。他每天踩著一輛笨重的裝滿貨物的三輪車,在崎嶇不平的路上吃力地行駛。18歲的馬云常常望著前方,茫然不知所措,難道自己這一輩子就只能當這樣一個踩三輪車的人?他不甘心,他當然不甘心!
有一次,馬云踩著三輪車去給一家文化單位運書時,無意間讀了一本書——作家路遙的《人生》。他從此明白了一個道理:人生之路,不僅是漫長的,更是充滿坎坷和曲折的,若要有所成就,必將經歷一番磨煉。
在經過一番深思之后,他決定再次參加高考,開始勤奮地學習。這一次,他滿懷信心,但老天偏偏喜歡跟他開玩笑——再次慘敗,數學只考了19分。
成績出來之后,父母對他都不再抱什么希望,認為這孩子注定不是考大學的料。但是馬云仍不甘心,他明白只有考大學才能改變他的命運。由于父母不再支持他考大學,所以他只有邊打工邊復習。他那時常常對著天空一遍遍肆無忌憚地振臂高呼:“我一定要考上大學,我一定會出人頭地!”
1984年,20歲的馬云第三次參加高考。馬云記得,高考前,一位姓余的數學老師對他說,馬云,如果你的數學能考及格,我的“余”字倒著寫。
馬云的表現讓余老師大跌眼鏡——79分(當時數學滿分是120分,72分及格),這個分數在馬云的數學考試史上,絕對是破天荒的偉大成就。
馬云非常幸運地考上了杭州師范學院,成為外語系的一名本科生。
多年以后,功成名就的馬云回想當年,寫下四個字——永不放棄。
從成功的推銷開始
李嘉誠,現任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總經理,1928年生于廣東潮州,他15次位居《福布斯》華人富豪榜榜首!
年輕時,李嘉誠曾在一家五金廠做推銷員。
一開始,李嘉誠就把目光盯在香港幾家大酒店,但這些用量較多的酒樓飯店不會輕易購買像李嘉誠所在的這家沒有影響的五金小廠的產品。
一次,他來到一家五星級高檔飯店。好不容易讓門童放行進入飯店后,樓上老板辦公室門外接待廳的女秘書又攔住了他。李嘉誠恭敬地遞上一張名片,女秘書馬上告訴他:“對不起,老板肯定不會接待你的,我也不敢進去通報。”
李嘉誠只好退出了接待廳。但他想至少也該與老板見上一面。于是他就蹲在廳外的走廊里,大約過了一小時,那位女秘書發現李嘉誠還守在這里,心中便有些不忍,破例向老板作了通報。老板一口回絕了。
當李嘉誠聽到女秘書反饋的信息以后,心中無奈。但他想了想,仍然感到進來一次實在不容易,于是他就坐在樓下大廳的沙發上等待時機。沒有想到,老板居然直到中午時分也沒有下樓,倒是在下午1點鐘時,女秘書又意外地發現了李嘉誠。于是她再一次進樓向老板匯報。
李嘉誠見了老板,剛提到五金廠的小鐵桶,不料老板竟不客氣地打斷了他的話,說:“年輕人,你就不必費口舌了,我們君悅大酒店是絕對不會進你們五金廠任何產品的。”
李嘉誠知道即便繼續糾纏下去,也不會再有轉機。于是他禮貌致意,然后告辭出門。可走到樓下,李嘉誠忽然又轉身上了樓梯,面對轉椅上老板那雙驚愕的眼睛,李嘉誠恭敬地上前一步,謙和地向飯店老板征求對他推銷方式的意見。
老板這次不能不對李嘉誠刮目相看了,開始與李嘉誠交談。最終,李嘉誠促成了他們五金廠與君悅大酒店的長期合作!
李嘉誠在創業的過程中始終認為:想成功不僅要訂立目標,更重要的是要堅持不懈地向目標努力。
不想放棄的“童子軍”
比爾·蓋茨,美國微軟公司的董事長,有“世界首富”“世界首善”之美名。
小時候,蓋茨經常參加童子軍的假期訓練營活動。記得有一次,在長途跋涉中,蓋茨蹦蹦跳跳地走在隊列的最前面,想象著自己成為龐大隊伍的領軍人。
就在這樣想著的時候,他感覺到自己的雙腳越來越不舒服,這樣的感覺已經伴隨他一整天了,之前他沒太在意,現在看著隊伍還有一段距離才能追上他,他趕緊脫靴檢查原因。
當蓋茨脫下高筒靴時,不由得一驚,他赫然發現自己的腳后跟磨破了皮,兩只腳的腳趾上起了很多水泡。原來學校為蓋茨配發的新鞋有些不合腳,加上每天都要進行13千米的徒步行軍,既要爬過蜿蜒的山坡,又要穿越樹木叢生的森林……這讓很多人叫苦不迭,但蓋茨一直都在堅持。
怎么辦?小蓋茨搖搖頭,他不能把這件事告訴領隊,因為領隊知道了就有可能會讓自己中止這次行軍,他不想放棄,他要堅持到最后一刻。
看著隊伍漸漸追上自己了,小蓋茨迅速穿好靴子,若無其事地隨大軍繼續前進。
第二天,蓋茨的腳開始又紅又腫,皮膚開裂,而且還流了血,但是蓋茨不顧同伴的勸說,簡單包扎并服用鎮痛片之后,他又跟著隊伍繼續上路了。雖然走得比之前慢了很多,有時候疼痛令他揪心,但他卻一直在堅持。
第三天,蓋茨仍堅持隨大家跋山涉水,一直到下午4點鐘到達中途的檢查站時,領隊發現他的腳已經嚴重發炎,傷口流出的血已經染紅了鞋襪,強行下令讓他接受醫治。蓋茨的母親聽說了這件事,立馬從家里趕來,看到兒子雙腳潰爛的樣子時,直埋怨兒子為什么不停止行軍,并企圖說服他馬上回家,但蓋茨執意不肯,他堅決要隨軍同行。無奈,母親只好隨軍照顧兒子,最終跟著大家走完了全程。
這件事成了比爾·蓋茨成長過程中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件事,這使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心,他相信不論什么事,只要自己能夠盡最大的努力去堅持,就會取得勝利。
看來,這些企業家們成功的秘訣就是——堅持不懈!親愛的小讀者,我們在羨慕別人取得的成績時,一定不要忘記成績背后的堅持與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