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年前,她遭遇電擊失去雙臂,家庭因她變得一貧如洗。為了實現自立自強夢,她懷揣幾個涼饅頭混上南下的列車。在陌生的城市,她賣報紙、替人看攤,還當過馬路歌手,可謂歷盡艱辛。后來,她迷上了十字繡,用腳繡出了一幅幅近乎完美的作品。她夢想著將來有一天,能在繁華的上海灘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十字繡店鋪,這個在常人看來有些奢望的夢想,還真的被她實現了……
為自食其力獨自南下謀生
2004年10月6日下午5點,從陜西漢中開往長沙的K769次列車停靠在安康站,一位失去雙臂的少女在擁擠的人流中艱難地上了車。車上早已沒有了座位,過道里擠滿了人,無臂少女看來是第一次坐火車,眼里充滿了好奇和不安。她在靠近廁所的角落找個位置安頓了下來。
這個長相甜美的無臂少女名叫楊佩,剛過完16歲生日,這次遠行她是背著媽媽偷跑出來的,她身上沒帶錢,包里僅有幾個涼饅頭。對于自己的目的地和未來可能遇到的情況,她一概不知,她滿腦子想的都是離開家鄉,到外地自食其力,減輕父母的負擔。
1988年10月,楊佩出生于陜西省平利縣興隆鎮蒙溪街村。她從小乖巧聽話,深得父母喜愛。7歲那年,楊佩被父母送進了學校,她勤奮刻苦,聰明好學,是同學中的佼佼者。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使她的人生來了個急轉彎。
1996年3月的一天,楊佩去找在田里干活的媽媽,她一路蹦蹦跳跳,突然,一根橫在麥田里的電線桿擋住了去路,她用手輕輕一拉電線,只聽“砰”的一聲巨響,閃著火光的高壓線將她擊倒在地……
“不好,有個女娃觸電了!”附近干活的鄉親們聽到響聲,紛紛圍攏過來。楊佩的媽媽陳敬春聽到喊聲,趕緊跑了過來,看到燒成焦炭一樣的女兒,她發瘋似的撲了上去。隨后,鄉親們把楊佩送到鎮上的醫院,經過簡單的消炎處理后,又將她轉到安康衛校附屬醫院。醫生發現,楊佩雙臂被燒成了焦炭狀,兩只腳板均有一處被電擊的黑洞,處于昏迷狀態。
醫生迅速對楊佩進行了心肺復蘇、胸外按壓、心臟電除顫等急救措施,楊佩才漸漸蘇醒過來。經過11天的打針消炎,醫生為楊佩進行了高位截肢手術。在外打工的父親趕回來,看到女兒這種情況,幾近崩潰。
兩個月后,楊佩的傷口還沒愈合,家里借來的3萬元錢已經花光。無奈,父母只好帶著楊佩出院回家。第二年春天,在母親的精心照顧下,楊佩的傷口奇跡般地愈合了。楊佩致殘后,家里值錢的東西都被賣光了,還欠下3萬多元外債,楊佩的父親只好再赴山西煤礦挖煤掙錢,母親在家里照顧她和弟弟,還要下地干活。因為操勞過度,母親患上了神經衰弱和腰椎間盤突出等多種疾病,懂事的楊佩心疼不已。
失去雙臂后,楊佩變得自卑而孤獨。白天,她成了母親的“小尾巴”,母親到哪兒她到哪兒。晚上,她蜷縮在母親的身邊,經常仰望著窗外的星空默默流淚。13歲那年,她到河邊玩,被一群孩子譏笑,難過至極的她,頭腦一熱,就往河里跳,幸虧被及時趕來的母親拉住了。母親將她摟在懷里哭著說:“你是娘的命啊,你走了,娘也不活了!”母親的話深深烙在了楊佩的心上,她終于明白了自己和母親的命是連在一起的。她哭著向母親保證:“媽,我聽你的話,再苦再難我都會活下去!”
從那以后,楊佩像變了一個人。為了減輕母親的負擔,她嘗試著用腳吃飯、穿衣、做家務。一次,她在往保溫瓶灌開水時,不小心燙傷了裸露在外的左腳,怕被媽媽發現,她咬著牙挑破了水泡,穿上襪子,躲過了媽媽的眼睛。第一次穿衣,她先用牙把紐扣一顆一顆扣好,將腦袋鉆進去從領口露出,然后不斷彈跳,一件衣服穿好,累得她汗流浹背。第一次吃飯,她用腳趾夾起筷子,一會兒筷子掉了,一會兒碗倒了,飯菜灑了一身,一頓飯吃了近40分鐘。母親實在看不下去了,就躲到一邊偷偷流淚。為了學知識,楊佩跟著小自己兩歲的弟弟識文斷字,家里的14吋黑白電視機也成了她的老師,她每天都跟著屏幕上的字幕識字。憑著堅韌和執著,三年后,她具備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楊佩致殘后,家里一直被陰霾籠罩,貧窮與愁苦如影隨形。為了養家,父親整天在不見天日的井下挖煤,母親每天都在擔心父親的安全。楊佩為此常常感到愧疚,覺得是自己將家人拉進了貧苦的泥沼。她夢想著有一天能自食其力,為家庭帶來陽光和幸福。
過完16歲生日,楊佩覺得再也不能這樣生活下去了,她要出去闖蕩。母親覺得她自己都需要照顧,想掙錢太難了,堅決不讓她外出。可楊佩外出闖蕩的決心已定,在一個秋雨綿綿的早上,她簡單收拾了幾件衣服,悄悄離開了家……
九年獨闖十座城追逐自強夢
經過20多個小時的顛簸,楊佩乘坐的火車第二天下午到達長沙站。走出火車站,楊佩帶的干糧已經吃完了,饑腸轆轆的她急需填飽肚子。看到車站廣場幾個報販大聲叫賣著,她到一個報攤前,央求老板能賒給她一些報紙賣??粗鴹钆蹇湛盏男涔埽习鍎恿藧烹[之心,爽快地拿給她一沓報紙。楊佩謝過老板,用挎包裝上報紙斜挎在肩上四處叫賣。她聲音甜美,笑容燦爛,打動了不少來往的旅客,大家紛紛買她的報紙。兩個小時下來,楊佩賣掉了幾十份報紙,賺了近6元錢。用這些錢,她美美地吃了一頓飽飯。
此后半個月,楊佩靠在火車站賣報維持生活,晚上就露宿在火車站廣場的花壇里。天氣一天天變冷,她只好在車站附近租了一間五六平方米的房子。白天,她不僅賣報紙,還批發長沙市地圖來賣,一份報紙能賺5分錢,一張地圖能賺1角錢,靠著腿快嘴甜,她每天能賺二三十元錢。
春節一天天臨近,就在楊佩憧憬著回家與親人團聚時,她患了闌尾炎,花光了自己掙來的近600元錢也未能治好,她只好帶病回了家??吹脚畠耗樕烖S地回來了,母親大驚失色,趕快把她送進了縣中醫院。醫生檢查后對楊佩的母親說:“再耽擱一天人就沒救了!”
手術后,楊佩在母親身邊過了個溫馨的春節。陳敬春本以為女兒經歷了這場病,會對外面的世界產生恐懼。沒想到,楊佩反而更加向往到外面闖世界。趁母親走親戚不在家,她留了張字條,又走了。這次楊佩走得更遠,一下子跑到了廣州。
在人潮涌動的廣州,楊佩見識了大都市的繁華,也體會到了謀生的艱難。為了多賺錢,賣報之余,她還幫冷飲店看攤。雖然掙的錢不多,但她獲得了生活的自信和尊嚴。讓楊佩感動的是,無論她到哪里,都能得到好心人的關愛和幫助。一次,她賣了一個多小時的報紙,天氣酷熱難耐,就坐在臺階上喝口水。她用兩只腳夾著礦泉水瓶喝了一通水,又用腳趾夾著毛巾擦了擦臉上的汗,然后站起來繼續賣報。她嫻熟自如的動作,打動了一位過路的中年婦女。想到自己的女兒過著優越的生活,這個和自己女兒年齡相仿的女孩卻如此艱辛,中年婦女跟楊佩買了一份報紙,然后悄悄將1000元錢塞進了楊佩的包里。到家后,楊佩才發現這筆錢,好心人的幫助感動得她淚水四溢。
沐浴著愛的陽光,楊佩也嘗試著幫助別人。一次,楊佩在火車站遇到一個女孩在花壇邊哭泣,就走過去詢問。原來,那個女孩是一名打工妹,在火車站被人騙光了錢,身無分文的她不知該怎么辦。女孩的境況讓楊佩想到了剛到長沙時的自己,就決定幫她一把。她先帶那個女孩吃了飯,然后又把女孩帶回自己的出租屋。孰料,次日凌晨,那個女孩不辭而別,還拿走了楊佩包里的300元錢??蓷钆鍥]有太多怨言,她覺得人總有落難的時候,那個女孩這樣做肯定有她的難處,她覺得只要女孩能平安到家就行了。
轉眼,楊佩走過了國內多座城市,她覺得光靠賣報紙、替別人看攤,只能維持最基本的生活,對家里的幫助不大,自己必須學一樣能傍身的技能才行。學些什么好呢?平時,楊佩經??吹揭恍┝骼烁枋衷诘叵峦ǖ莱瑁瑏硗娜私o小費的特別多。楊佩從小喜歡唱歌跳舞,她想,自己也可以學唱歌然后賣唱。業余時間,她就跟著卡拉OK學唱歌,一年時間便學會了30多首民歌和流行歌曲。時機成熟后,她買了音箱、麥克風等工具,在地下通道賣唱。她甜美的聲音,打動了很多人。
2009年9月,楊佩的弟弟考上了一所醫科大學,昂貴的學費對家里來說是個不小的負擔。為了多掙些錢,楊佩又來到了北京。她早上賣報,上午替別人看冷飲攤,下午到地下通道賣唱,日子雖然辛苦,但錢賺得也比以前多了。她不但能夠自食其力,還能將大部分收入寄回家,使家里的經濟狀況得到了改善。
楊佩懂得知識才能改變命運的道理。打工之余,看書學習成了她生活中的重要內容。隨著視野的開闊,閑暇時,她還參加了拉丁舞和唱歌等專業培訓。學舞蹈時,為了訓練腳功,楊佩從勾腳、繃腳等基本功開始練起,吃盡了苦頭。經過艱苦訓練,她終于練成了無臂舞蹈。
用堅韌和執著實現創業夢
2012年2月,楊佩來到向往已久的大都市上海,在這里,她結識了一個繡十字繡的女孩,一件件做工精美、圖案別致的繡品讓她眼界大開。楊佩懇請對方能傳授她技藝,那個女孩看著她空空的袖管,頭搖得像撥浪鼓。
楊佩不甘心,第二天,她帶著繡花針、十字繡和彩線來找那個女孩,懇請她能教自己。楊佩一遍遍地練習用腳穿針、理線,腳趾被針扎得鮮血直流也不叫疼。那個女孩感動了,答應收她為徒。
經過兩個月的潛心練習,楊佩成功繡出一幅“五福臨門”十字繡作品,晚上在青浦路擺攤時,被一個顧客以600元的價格買走。那一刻,楊佩所有的苦和累都一掃而光。
此后,楊佩更加刻苦地練習十字繡,并在創作中顯露出過人的靈氣,她用腳繡出的繡品針腳勻稱、細密,品相極佳。她帶著自己的繡品在青浦路天橋上擺賣,她還當場用腳刺繡,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然而,擺攤久了,楊佩也遇到了難題,就是擺攤受天氣的影響,晴天可以出攤,遇到刮風下雨只能待在家里。
2012年9月,母親來上??赐麠钆?,陪著她出了幾天攤。一天下午,大雨突降,楊佩趕緊收攤,看她用腳吃力地往袋中裝繡品,一個路過的中年男子動了惻隱之心,放下200元錢就走了??吹竭@一幕,母親流出了酸楚的淚水,她知道好心人把她和女兒當成了乞丐,她傷心地對楊佩說:“佩佩,咱們回家吧,媽養活你,再窮咱們也不能沒了志氣!” 媽媽傷心的樣子,讓楊佩心中升騰起一個夢想:如果能在青浦路上擁有一間自己的店面就好了!然而,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即便是一間狹小的店鋪,租金之高也足以讓楊佩望而卻步。為了攢夠開店的錢,楊佩不停地繡啊繡,一心要為自己的人生繡出個奇跡。
一次,楊佩在天橋擺攤時,一個戴著棒球帽的男子拿著她的十字繡端詳了一會兒,然后和她聊天。了解到楊佩自強不息的人生經歷后,那個男子遞給她一張名片,說:“我是江蘇衛視的導演,如果你愿意的話,可以參加我們電視臺的《都來愛夢》欄目,這個欄目鼓勵有夢想的人參與!”聽說自己有上電視的機會,楊佩高興極了。隨后,她參加了江蘇衛視《都來愛夢》節目,又受邀參加了山東衛視《完美告白》和遼寧衛視《復合天使》等節目的錄制。楊佩不平凡的人生經歷,感動了很多觀眾。
2013年5月中旬,為了實現開一家十字繡店的夢想,楊佩向浙江衛視《中國夢想秀》欄目提出參加節目的申請,欄目編導了解她的人生經歷后,邀請她到杭州錄制節目。
6月3日,在第五期《中國夢想秀》節目中,楊佩閃亮登場,空空的袖管、燦爛的笑容,讓現場觀眾為之動容。楊佩現場用腳表演了精湛的十字繡技藝,征服了現場288名夢想觀察團成員,夢想大使周立波動情地說:“災難在給你帶來痛苦的時候,也帶給你常人所沒有的執著,你讓命運的不幸變成了精神的維納斯,所有的贊美給你都不為過!”楊佩節目現場的精彩表現,讓一位企業家當場拍板,幫助她實現在上海開一家十字繡店的夢想。
節目播出一個月后,楊佩終于在上海青浦路擁有了一間十多平方米的店鋪,店面雖小,卻承載著她人生的夢想與希望。店鋪開張后,生意之好,出乎楊佩的意料。顧客們感動于她笑對人生的勇氣,紛紛購買她的繡品,往往一幅作品還沒有成型,就被人預定了。
一天,楊佩在店里接待了一對來自西安的母子,母親50歲左右,兒子大學畢業后求職屢屢受挫,一直萎靡不振,母親很是著急。在《中國夢想秀》節目看到楊佩的事跡后,這位母親一直關注著楊佩的信息,得知楊佩在上海的十字繡店開張的消息后,她就帶著兒子來拜訪她。她的兒子聽了楊佩的人生經歷,又看了她現場用腳繡十字繡的情景,內心頗受觸動,表示回去就找工作。
如今,楊佩已成為同齡人中自強不息的勵志偶像,面對贊美和掌聲,她動情地說:“我是一個愛做夢的女孩,有夢才有希望,有夢才有明天,有夢才能獲得成功,以后我還會擠出時間學古箏,唱歌跳舞也不會放下,力爭做一個多才多藝的快樂女孩!”
〔編輯: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