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柯偉中專畢業后,跟隨老鄉從江西來到廣州找工作。學電子營銷的他,因為沒有工作經驗,求職屢屢碰壁。后來,經老鄉介紹,他進入一家化妝品公司的電子商務部做了一名電話銷售員。
開始的時候,他滿懷熱情地給自己的職業做了規劃:踏實地在這家公司干滿三年,等積累了經驗并攢一筆錢之后,再去找更好的工作。
但干著干著,他就失去了耐心。國內的化妝品品牌多得數不勝數,無數的大賣場不斷擴張,化妝品專營店也不斷地向連鎖發展,而且大品牌都不斷地做細市場,作為本土的不知名的化妝品品牌,要想生存實在是很難。
正巧,他打電話結識的一個客戶向他伸出了橄欖枝——邀請他到他所在的正大商城工作,底薪1500元,銷售提成另計!
比現在的工作月薪高300元,正好可以交付他在城中村的房租!他以家中有事為由,提出辭職。第二天,他就進入了正大商城的開拓部。
正大商城規模很大,辦公區域有400多平方米,嶄新的辦公桌椅,現代化的語音視頻設備,裝修一新的寫字樓,讓柯偉有了做白領的喜悅感。
但是,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同樣也沒有白拿的高薪!柯偉入職后才知道,1500元是責任底薪,每個月要完成30000元銷售業績才有1500元底薪的,完不成任務,底薪只有900元,柯偉的心又冷了。但新老板的話說得也很有道理,他說:“做銷售的,每個人都要明白,不是靠底薪吃飯的,如果靠底薪吃飯,這樣的銷售人員根本不稱職!我們這么大的辦公場地,這么好的裝修,這么冷的空調,這么先進的工作設備,每一分投入都來自你們的業績,沒有好做的市場,也沒有撿來的客戶,希望你們每一個人,從入職的時候起,就有為銷售事業努力奮斗的心理準備!我這里不養閑人,也不虧待‘雷鋒’,你們的汗水和努力,必將得到應有的回報!”
當前,電子商務已經成為大小品牌商競爭的第二戰場, 應運而生的各類供貨商城如雨后春筍般遍地開花,沒有任何企業文化底蘊和資源沉淀的正大商城,猶如空中樓閣,很快在競爭中失去優勢,在柯偉入職的第二個月,便倒閉了!
好在有了近三個月的電話銷售經驗,柯偉又進入了另一家家居用品公司做網絡銷售,底薪1200元。他了解過了,在廣州,做一般的銷售員,底薪大致如此。
這一次,他總結了上兩份工作的經驗,決定在這里安穩下來,沉下心來為長遠發展做足準備。
他開始用不多的積蓄購買家居類雜志,為了更好地了解時尚元素和市場行情,每個休息日,他都會去廣州最時尚的家居商城,了解那里的最新款商品和流行趨勢。對市場的深入了解,讓他在打電話或者是在網上向客戶推薦商品時信心百倍,不時蹦出幾個專業又深奧的行業術語,他也因此獲得了消費者的認可,入職僅一個月,銷售業績就遙遙領先于一同入職的幾名同事。
柯偉的出色表現,很快獲得了銷售總監的認可。銷售總監把他帶到老板面前,重點向老板推薦了他這個人才。老板在家居行業深耕多年,聽了柯偉對家居市場的見地,非常高興,當場告訴銷售總監,給柯偉提前辦理轉正手續,同時,底薪加500元。
短短幾個月的職場生涯,柯偉第一次領略到了成功的喜悅。
21世紀最缺什么?人才!在任何領域,只要稍微做得出色一點的人,就會被獵頭盯上,特別是在廣州這樣一個極需人才的城市。柯偉不俗的銷售業績,很快引起了競爭對手的興趣,對方許諾月薪5000元請柯偉過去帶銷售團隊。也就是說,柯偉要升職了,要帶領一個團隊了,他可以不用每天幾百個電話打到嗓子疼了,更重要的是,5000元月薪,這是柯偉想都不敢想的高薪。
很快,柯偉不顧老板和銷售總監的極力挽留,很堅決地辭了職。他相信,是金子,在哪里都可以發光,他這塊金子,在新的工作崗位上一定能更加耀眼。
在辦理入職手續的時候,他的年齡令新老板大跌眼鏡,新老板根本不敢把一個十幾人的銷售團隊交給一個只有23歲的大男孩管理。在新老板看來,柯偉固然是一個好的銷售人員,刻苦,用心,口才也好,可他未必能勝任帶一個團隊的工作啊!
但為了兌現承諾,新老板還是給了柯偉機會,讓他試帶一個月。可讓人沒想到的是,短短一周后,就有3名工作半年以上的銷售員提出辭職,理由都是壓抑、郁悶、不開心。帶領團隊,需要的不只是熱情和口才,更需要有凝聚集體力量的信念,還要有令團隊人員不斷提升信心的能力,柯偉連鼓勵都不懂,又怎么能穩固團隊?
半個月后,新老板找柯偉談話,說以前對他了解不夠,從目前的情況看,他根本無法勝任帶領團隊的工作,給他兩個選擇:一是解除合約,二是做銷售員,月薪1200元。
結果,柯偉又失業了。
其實,在我們身邊,有很多人一直在路上,在騎驢找馬的路上。但如果不能不斷地完善和提高自己,讓自己具備騎馬的能力和本領,就是有一天真的找到了馬,也只能望馬興嘆!
〔編輯:潘金瑞〕